APP下载

浅谈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学

2018-07-24袁春玲

关键词: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

袁春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而中学阶段作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备受重视。农村中学因师资和经济的限制,缺少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途径,尤其是在教学上有巨大优势的语文学科相结合。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中学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72-01

心理健康教育一词在我国第一次正式使用是1994年,一直到今天它仍舊被人们广泛使用。何谓心理健康?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理解。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适应社会环境(王极盛);也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个体与社会在交互作用时,既保持行为的稳定与高效,又使自己感到愉悦。

中学阶段是学生由幼稚开始向成熟转变的阶段,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青少年不仅身体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心理发展也出现明显特点,如依赖性和独立性并存,冲动性和稳定性并存。正因为青春期学生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更加需要关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王雁(1995)《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中得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是好的,正常者占大多数,但心理健康有问题和问题较严重者也占一定比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表现在自责倾向上,其次是对人的焦虑和身体状况;女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和各分量表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水平;各年级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差异;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虽不同但未达到本质上的差异。

而在农村中学,一般师资较为匮乏,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缺少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室几乎没有。因此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容易缺失。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出发探究如何将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有自身独特的发展特点,比如第二性特征的出现、情绪不稳定性较强等,极容易诱发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要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二,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而且接触信息量增多,但由于互联网是开放的,网上信息自由流通,跨国界传播使得信息庞杂多样。尤其是境外一些包装精巧、修饰华丽的色情和暴力信息,多辅以迷人的形象、刺激的画面和力气的情景,对中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不加甄别的消极信息进入中学生的视野,而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容易被一些暴力的影视和游戏所影响产生暴力行为,甚至沉迷网络游戏出现成瘾现象,不仅对学生的身体产生危害,还会使学生出现网络与现实无法平衡的状态,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

第三,传统的教育观念造成学校和家长过度关注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出现心理问题。而应试教育所产生的后果不仅使老师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也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容易产生焦虑、抗挫折能力差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抑郁等情况。

第四,家长教育的缺失,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给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物质生活,但因为忙碌缺少了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会出现金钱至上、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

二、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第一,教师资源匮乏,缺少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部分农村学校,因为教师缺少,本来就存在一个老师兼代多门课程上课的情况,比如语文老师代上历史课、思想品德课的;数学老师代物理课的等等。更不要说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职教师了。

第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安排方面,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基础科目占比例过大,而像思想品德课、生物、地理、美术等课程所占比例甚小,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咨询几乎没有。

第三,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村中学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活动教室和心理辅导室。因为地区经济条件制约,学校只能基本满足学生上课的基本需求,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就无法满足。

第四,家长受教育水平不高,关注孩子心理发展意识欠缺。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第一,语文学科课程的独特优势。在农村中学的课程安排中,语文学科的课程安排在所有学科的课程安排中所占时间比例最多,不论哪个年级的语文学科都是专职的语文教师,而语文教师大多兼代心理健康课和思想品德课,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拥有最充分的时间。

第二,语文学科有明显的人文性特征。首先,语文学科的教材内容多选用语言优美、蕴含哲理的优秀篇目,比如《在山的那边》、《敬畏自然》、《春》等;其次,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古今中外,有挫折教育、与人相处、坚持不懈等真理蕴含其中,如《岳阳楼记》、《送东阳马生序》、《我的母亲》、《斑羚飞渡》、《海燕》等等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交相呼应,学习课文后,还可以通过语文实践作业的布置,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融入实践之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效果。

第三,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存在一致性。新课程标准在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中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品德素养,更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心里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存在的一致性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具有可行性。

青少年是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后备力量。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偏颇智育的发展,应该关注其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发展。对农村中学而言,因为多方的原因,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无法开展专业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又亟待解决,那么就可以依托学校较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语文教学为依托,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乐观向上而又成绩优秀的现代化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月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5.06.

[2]李娜.寓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之中[D].鲁东大学.2012.04.

[3]屈铁华.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7.04,97-98.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