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转变及目标定位研究

2018-07-24温泉赵凡钟芸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目标定位新时代

温泉 赵凡 钟芸

摘要: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较高职业素养和高级技能,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转变;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053-02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新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本文将就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转变及目标定位进行研究。

一、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教育理念的转换

1.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四十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存在感不强,定位不清,缺乏自信,内涵建设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服务功能有待增强,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对高职教育的美好需求。作为与产业经济升级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如何将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技能培养融合起来,成为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随着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如何对接产业结构升级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考验着高职院校的生命力。“十九大意味中国教育开始新的征程,我们要办实的教育,实实在在的教育,为了老百姓能够有获得感的教育。”[1]这为我国高职教育更新教育理念,准确定位指明了方向和基本遵循。

2.新时代教育要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职教育应当积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①新时代教育要增进全体人民的获得感。“获得感”既是指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首先反映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在精神层面上,社会发展要让每个人有梦想、有追求,活得更有尊严、更体面。在教育方面,获得感主要是指提高人民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好、更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在量上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提高受教育机会,让全体人民接受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教育;同时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更加方便、自由地共享教育发展的成果。在质的方面,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向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②新时代教育要增进人民的幸福感。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教育的最基本功能是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构成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教育上,不忘初心就是把教育的本質定义为增进人类的幸福。新时代教育的目标只能定位为人的全面发展,定位为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

3.新时代教育要增进人民安全感。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或将来)的各种需要的感觉”[2]。安全感主要是指人们对现在和未来的信心或信任感、自在感,对国家和社会的信任感,以及对未来的乐观美好预期。而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新时代的教育应当培养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价值理念,帮助人们树立对人生、社会和国家、民族的科学的理想信念,培养人们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用每个人的梦想来支撑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二、新时代高职教育的新使命和人才培养目标新定位

1.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使命。教育的功能之一在于引领未来,为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优质人力资本。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高职教育如何适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使高职教育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相适应,推进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已经成为新时代高职教育的新使命。

2.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首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学生应在掌握特定专业必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与时俱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增进大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

三、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和目标定位

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本质上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即人的发展之间的特殊矛盾。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在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就应当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本质规定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部追求与唯一主题。”[3]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属性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出发,更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主动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超越自身的现实思想道德状况,实现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飞跃,把自己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4]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以现实的人为客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任务,具有超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转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做好“四个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这一正确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教育是单向的,在实践中只注重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略了学生作为认知和实践主体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的根本理念根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因为对大学生作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客统一体理念的歪曲理解造成的。在理念上必须承认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和实践主体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的新理念,确立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和尊重两个主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党、国家和社会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更应该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任务,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3.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任何一种教育实践都是特定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明确了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后,关键的问题在于确立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较高职业素养和高级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自成.新时代教育如何有新作为[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06/22/1155626_701490547.shtml,2017-11-7.

[2]Maslow AH.The Dynamics of 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J].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1992(10):331.

[3]张艳新,赖雪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新论[J].探索,2005,(4):127-129.

[4]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2.

猜你喜欢

目标定位新时代
关于不同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提高师资水平的思考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