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新要求下的学风建设

2018-07-24钱敏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学风思政教育新时代

钱敏芳

摘要: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目标任务指引下,学风是现实要求和基本任务,体现着大学的办学方向和治理水平。辅导员作为一线思政教育者和学生工作者,在学风建设上,责无旁贷;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工作空间与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学风;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051-02

高校学风,是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是凝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它依学校固有特点而表现出一定特色和内涵,并通过全体成员的意志和行动,逐步地形成与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好校风、好学风来自师生共同努力,而其基础在于学校办学方向和治理水平。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学风,是学人德操的首要表征;学风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要求和基本任务。在学生工作视角下,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与学生交流接触多、了解学生需求,更应及时回应学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回应学生在学业上面临的困难,回应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真实困惑,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从而提升教育的现实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学风问题与辅导员工作现状

为了解辅导员在学生学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及有关现状,课题组在S和X两所同类高校进行了调研,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91份。调查发现,“学业规划指导”、“学习方法是否奏效”、“学习结果如何”等,是绝大部分学生大学期间最为关心的问题。同时,“学习困难”、“学习没劲”分别以21%、27.6%的比例,成为了学生所认为的大学现实困难中占比最高的两项。当被问到“出现学习困难时,是否知道如何求助”,有43.2%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有37.5%的学生表示“知道,且能够逐步解决”,有19.3%的学生认为“知道,但不确定是否能解决”。进一步询问“如果学习遇到困难,是否会寻求辅导员的帮助”,有17.92%的学生表示一般会考虑向辅导员寻求帮助;37.36%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找辅导员帮助;44.72%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去找辅导员。而调查“不向辅导员求助的原因”,统计归纳为:23.1%認为“辅导员不擅长学业问题”,20.7%认为“不是辅导员工作范围”,54.2%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另有13%表示“说不清楚”。在对“您认为辅导员在解决学生学业问题方面有优势吗”的回答中,认为很有优势的人占10.32%,认为有一定优势的人占51.23%,认为没有优势的人占17.37%,选择说不清的人占23.92%。这说明学生们对辅导员在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中的作用大体上是肯定的。比如,有些学生认为辅导员比他们更有经验,对专业认识比较深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解决学业上的困难和问题;辅导员具有与任课教师交流上的便利,能充分反映学生的需求和想法;辅导员的鼓励或赞扬,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辅导员善于营造氛围等。这些客观上反映了辅导员可以在促进学生学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学习问题、学风问题,是项系统工作,需要教师教学、学习评价、学习服务、校风教风等方面系统协调的作为。上述数据可以说明,在解决学生学习问题方面,辅导员工作是具有现实需求的,也是有一定优势的;但尚未切实发挥作用,也未产生足够影响。

二、基于学生需求的学风建设工作模型

大学对学生的规章制度大部分集中在学业管理,且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与任课教师密切相关:通常,一个本科学生160左右的学分,绝大部分是通过任课教师的教导和评价而获得。实际工作与日常教学中,教师层面是否严格执行教学标准、是否有效实施课堂组织与管理(包括教学互动、考勤、对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指正等)、是否对消极懒学或投机取巧者有所惩戒彰显学风正气等,都对学风影响至关重要。但实际工作中,存在少数教师出于一些现实考虑,放宽标准,少批评不惩戒,“得过且过”等现象,使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陷入一种无力感和懈怠感。因此,学校方面,应自觉建立更为适当的教师价值与利益导向机制,鼓励和保障教师投入教学,凸显“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教学课堂的制度规范和组织管理,彰显课堂能效与价值;强化教师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必要了解和对学生日常行为、学习作风的评价引导;有效执行必要的考勤制度,完善学业评价标准,严谨规范实施惩戒与激励措施。与此同时,工作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服务一线的辅导员,在“学风”这个具有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上,要按照新的形势任务要求,保持正确的宏观定位,找到具体的微观着力点;充分发挥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优势,主动作为,和学校各方教育力量协同共进,组织开展好学风建设,响应学生学业发展的核心需求。按照学习动力机制和师生互动理论,基于高校学生现状分析和学生工作特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可建构包括文化(制度)、学生、教师、管理者(辅导员)等在内的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模型(如下图)。

三、学风建设的“辅导员空间”

通过对学生学业发展问题的多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厘清辅导员在学生学业发展中肩负的责任以及可以发挥的作用,为辅导员促进与支持学生学业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通常,辅导员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学生事务服务等工作,来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营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凸显学生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提升辅导员职业内涵,促进高校教育合力的发挥,在现有工作范畴,可以积极建构、规范和彰显辅导员学风建设的“三大空间”。

1.辅导员作为日常一线教师的“学风文化空间”。所谓“学风文化空间”,即辅导员具有思政教师、干部和管理者“三者合一”的身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担,在教育、管理、服务的行动机制中,应强调“三突出”,即突出学业主题、突出学习观念、突出学风导向,给学生以明确的、正向的学风激励与引导。

2.辅导员作为教育管理中枢部位的“理念通达空间”。所谓“理念通达空间”,就是辅导员在组织评价、实施管理、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涉及思想政策、理念制度、方案措施的解读以及应用、反馈乃至“解构”“重构”。如何让“理念”上下左右通达,是辅导员重要的工作空间:一是规章制度的导览与执行。二是全员育人通道的微观构建。三是反馈需求助推教学改革。

3.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创新实践者的“特色引导空间”。以任课教师在第一课堂组织开展严谨、科学、有效的教学为基础,辅导员在第一课堂之外,做好学习拓展、学习辅助、学习服务等工作,并因地制宜,创新实践,探索展开“特色引导空间”。一是分阶段有针对地开展学风引导与创建,准确跟踪学生学业进展与需求,建好用好学生“学业预警档案”,协调家校共同做好个案教育。二是构建学风建设管理网络,用好班团组织和党员示范力量;强调辅导员综合协调能力,强化教学与学工互动协同。三是做好心理问题排查疏导,提升心理建设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四是推进学生自育自律建设,整合建立“学生发展委员会”,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形成自律互助的氛围。

猜你喜欢

学风思政教育新时代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