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蜕变的尴尬:地方文献研究定位与服务的再探索
——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2018-07-24湖南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论文期刊文献

王 彬(湖南图书馆)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各馆馆藏特色所在,积极研究地方文献,是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自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1957年杜定友先生发表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一文后,地方文献研究持续升温,产生了一批以地方文献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及论文,甚至提出了“地方文献学”[1]的学科概念。

地方文献研究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并进的研究课题,理论研究需要切合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实际,构建一个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文献体系。为此,中国图书馆学会地方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征文主题中多次将地方文献理论研究列为征文主题之中。如,2015年的“地方文献研究及其理论体系构建”、2017年的“加强地方文献研究,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等,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地方文献研究在深度及广度上都远不及图书馆其它领域的相关研究,特别是理论创新在总体上并不理想。由此,对我国地方文献研究领域进行重新梳理,找到地方文献研究保持稳定发展的条件,使地方文献研究在打破旧平衡的基础之上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对一个研究领域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是了解该领域研究整体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核心期刊所刊载的论文具有较好的研究质量和数据格式,更具有学科研究的代表性”,[2]更有利于分析和把握地方文献研究的发展概况和特点,因此在统计分析样本上,文章以2006年作为时间节点,选取了2006-2016年期间,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CAJD)核心期刊中所发表的地方文献研究论文作为数据源。

为了更加直观展示2006-2016年间地方文献研究的全貌,文章将文献计量与可视化的图谱展示相结合,分析地方文献研究演进过程,把握地方文献研究的发展动向。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具体方法如下:① 利用CNKI高级检索采集有效论文数据,并把数据输入到Excel中进行数据筛选和分类,最终通过图表的形式分析2006-2016年间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结构;② 将筛选过滤后的论文数据经过基础分类分析后,通过CNKI数据库所具备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分析对象为全部检索结果得到相关的可视化图谱。

2 研究现状统计分析

2.1 发文数量分析

笔者通过在CAJD中进行高级检索,将检索条件设定为:篇名=“地方文献”,时间跨度设为2006-2016年份,来源类别勾选全部期刊。通过人工对相关论文数据进行筛选,剔除相关的会议通知、新闻报道等得到有关“地方文献”的研究论文1,682篇。同样的检索条件在来源类别中勾选“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经过数据清洗后有效的论文仅为353篇(检索时间为2016年10月25日)。图1、图2分别为2006-2016年间地方文献研究发布时间分析结果,及核心期刊发布时间及数量统计分析结果。

图1 2006-2016地方文献研究论文时间发布

图2 2006-2016核心期刊中地方文献研究论文时间发布

图1 显示了2006-2016年间地方文献研究的论文发表时间及数量,可以看出,虽然伴随着对区域文化的重视,地方文献工作得到普及性的开展,但这一现象并未促使地方文献的相关研究往前迈进,表现为研究论文总量偏低且基本维持平稳的状态,反映了地方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有所脱节。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往往代表了该研究的研究趋势及理论高度。由图2可知,地方文献研究在核心期刊中的发表数量尤为偏低,且自2014年开始下滑趋势明显,2015年有关地方文献研究的核心期刊数量仅为12篇,地方文献研究的相关力度大大减弱。对地方文献的研究过少势必会阻碍地方文献工作发展的脚步,因此,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大背景下,应对地方文献工作进行全新的功能定位,加快新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融合。

2.2 关键词及被引次数分析

学科领域里论文中的关键词所表征的研究主题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3]笔者利用CNKI中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来确定地方文献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关键主题。其中,可视化图谱中的节点越大越表明该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通过对核心期刊刊载的353篇地方文献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将研究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等高频次关键词进行舍弃,可以得到关键词分布表(见表1)

表1 地方文献研究高频关键词(频次≥5)

由表1可知,数据库、共建共享、地方文献工作、资源共享、资源建设、开发利用等关键词的出现频次相对较高,均在9次以上。通过对高频次关键词的分析,归纳出2006-2016年间地方文献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地方文献开放利用、民族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开发等方面。

期刊被引频次是学术质量以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4]因此,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越高代表着该论文的学术质量及影响力也越高,通过统计地方文献研究的被引次数可知被引次数最高的期刊为《图书馆论坛》,其次为《图书馆》。其中,黄晓斌的《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策略》被引次数最高为30次,但相对于图书馆学其它研究领域,目前地方文献研究论文的被引次数也不容乐观。在图书馆研究的高影响力论文中平均被引为159.87次,最高被引762次,最低被引104次。[5]地方文献研究如要扩大学术影响力,则必须在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建设的基础之上加强理论研究与探索。

2.3 期刊分布情况、研究机构及基金资助分析

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研究机构及基金资助可以分析目前地方文献研究整体概况和研究进度,通过对353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后,论文分布核心期刊源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地方文献研究核心期刊分布汇总表

由表2可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刊发地方文献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多,共 43篇,占据总数的 13.48%;《图书馆》刊发地方文献研究论文的数量排名第二,共 42篇,占据论文总数的 13.17%;

图3 地方文献研究机构分布图(文献数量≥5篇)

由图3可知,2006-2016年间,在核心期刊发表地方文献研究论文≥5篇的研究机构仅为12家,其中,排在第一的为湖南图书馆,在其他12家研究机构中,公共图书馆积极参与地方文献研究的只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由此可知,公共图书馆等研究机构的参与度不够理想,地方文献研究并未得到广泛关注。

通过统计得出,353篇论文中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献23篇,占文献总量的6.52%;其中,国家级的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占56%,其他各省市基金项目合占44%。说明目前地方文献研究领域的社会关注度和学术界重视程度较低;另外,获得基金资助的关键因素在于研究者相关学术背景和能力,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地方文献研究领域的整体学术水平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强。

3 现实困境的反思

2006-2016年间,伴随着地方特色资源建设进程,我国地方文献工作者从实践出发,谋求地方文献理论研究的新突破,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依然存在着一些研究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 从研究成果数量角度分析,整体研究一直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状态,并未出现明显的增长轨迹,与图书馆其他研究领域相比,发表论文总量偏低,刊载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不够理想,理论研究步伐无法跟上实践脚步,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研究结构有所失衡,现有理论水平无法满足地方文献工作的需要。② 在研究成果的内容方面,研究主题较多重复,集中于地方文献的搜集、共建共享、开发利用等方面,研究面较为狭窄,多数论文处于浅层次的重复论述或者只是表面的理论阐释,理论高度不够,被引次数相对较低,缺乏高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宏观理论方面缺乏全盘把握研究。③ 在研究成果的期刊、机构分布上,地方文献研究论文相对集中于部分核心期刊,没有形成分散的状态。在地区及研究机构分布上也存在着差异悬殊,且不同机构间的研究者合作程度不高。

4 地方文献研究定位与服务的再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兴起,图书馆事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处于转型期,地方文献工作依旧面临诸多新挑战,地方文献研究不单纯是局限于传统工作的某一方面,而是呈现出多角度多功能的发展趋势,新的理论需要探索,但原有的角色和功能依然存在。因此,要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开展地方文献研究,不仅要考虑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战略规划,也需要考虑公众对地域文化的特殊需求和期待。目前,当务之急是克服地方文献工作及其相关研究现有的瓶颈,重新界定未来地方文献研究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势。

4.1 突出资源与服务定位,开展地方文献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协同演进研究

面对图书馆不断更新的生存环境,在地方文献的理论探索上应采用战略性思维进行远景规划,突出地方文献服务和资源定位,开展地方文献资源整合与品牌效应的相关研究。地方文献是地域文化的载体,集中地体现出各地区、各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色,无论其生存环境如何变化,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依然是公共图书馆一项艰巨而持续的任务,尤其在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定位来提升本地区的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进而开展地方文献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协同演进研究,积极探索地方文献建设与理论相结合,推进地方文献研究与区域文化软实力的融合发展,促进本地区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

4.2 明确地方文献数字化战略定位,拓展地方文献在新技术新媒体领域的技术背景研究

图书馆未来应该是实体和数字化资源的复合体。Perter Brophy提出了图书馆发展的“Multiple Models”模式,[6]图书馆在未来功能定位上将会在新技术新媒体的环境下向多元化模式发展,数字化资源无论是经费投入还是用户使用都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地方文献资源如何搭载新技术手段彰显自身独特价值并保持其长期可获得性的必要、地方文献研究如何在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解决地方文献工作与理论探索存在的脱节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4.3 强化地方文献标准化建设定位,加强地方文献标准化研究力度

缺乏宏观指导与具体实施统一标准一直是地方文献工作及研究的短板,直到现在关于“地方文献”依然没有权威的概念定义。当前,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基层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服务、古籍保护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了一批亟需标准规范的制订及修订工作,[7]地方文献工作可以国家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工作改革举措为契机,致力推进地方文献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研究。如,完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制度设计,开展标准化意识的培养和标准化理论的相关探索,积极推进地方文献工作标准化领域的科研工作,从而有效实现标准规范在地方文献事业发展中的应用。

4.4 建立角色转型定位,开展地方文献工作者的角色定位研究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而地方文献工作在新环境下发生的变革对原本地方文献工作者原有的角色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业务建设上,由基础的征集、编目、保存业务为重心向以推广标准化与深化研究为重心的转移,地方文献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将成为新的关注点。地方文献工作者应该扮演多元化角色,无论是嵌入式地参与地方文献宣传推广活动,与公众建立更为密切的服务关系,成为服务型的馆员;还是利用业务范围的拓展重新定位地方文献工作,加速地方文献理论研究的进程成为研究型的馆员;或是通过对公众需求的最大化满足,扩大地方文献的利用率,成为咨询型的馆员等,都值得去探讨。

猜你喜欢

论文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