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策略研究

2018-07-20翟宁

价值工程 2018年18期
关键词:关键步骤领导干部

翟宁

摘要:正确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现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衡量领导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从重点方面论述了领导干部在处置突发事件使应着力把握的七个关键步骤。

Abstract: The ability to handle emergencies correctly is the basic ability of modern leading cadres, also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leadership lev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ven key steps about leading cadres should grasp in dealing with emergencies from several aspects.

关键词: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关键步骤

Key words: leading cadres;handling emergencies;key steps

中图分类号:C9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8-0093-03

0 引言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更多突发事件的严峻挑战。随着社会机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各种利益群体之间也出现一定矛盾,突出表现是群体突发事件的发生。能否正确处置群体突发事件,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不管什么组织,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突发事件,事件的正确处置也对领导干部提出较高要求。因此,领导干部必须着力提高正确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1 思想重视,时刻警醒

思想上高度重视,时刻保持警惕,是领导干部良好精神状态的重要体现,也是正确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相当数量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是相关领导干部思想上麻痹大意,抱有侥幸心理造成的。这种时刻保持警醒不是盲目的瞎猜乱想,而是有科学根据的警醒;不是惶惶不可终日,而是适度的警醒。否则,就成为“唯心论”了,领导干部不但做不好工作,也会感觉非常累。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我们经常提到的突发事件,虽然它的发展速度和强度超出了普通事件,但并非无先兆可察、无规律可循;在其酝酿、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迹象。这一点,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曾经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著名法则——海恩法则,后来受到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高度重视。“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领导干部要做的就是及时发现解决“海恩法则”里提到的事故隐患,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事前控制。领导干部要善于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可能引发问题的“蛛丝马迹”和“苗头”,主动进行应对处理,把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期,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表面和深层次、正常和反常、偶然和必然的关系。不少领导干部看到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表面现象,想当然认为这是偶然的,是正常的,进而延误了及时处置;殊不知,在偶然和正常的背后,其实是必然和反常。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事物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注意总结规律。做好这些工作,对领导能力是考验,对党性修养更是考验。领导干部必须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做好。

2 未雨绸缪,制定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正确处置突发事件,提前准备好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行动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对突发事件各种征兆的预见和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同时参考对以往类似或相近事件的处置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消除其不利影响的行动方案,规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准则,都可以为正确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一旦突发事件爆发,各方面的应急力量按照预定的方案统一行动,迅速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达到应急处置的目标。国外研究表明,危机困扰的时间,平均历时8周半,没有应变计划的危机是有应变计划的危机的2.5倍,也就是21.25周;危机后遗症的波及时间,平均为8周,没有应变计划的危机是有应变计划的危机的2.5倍,达到20周。①由此可见,制定预案对于正确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为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巨大帮助。

要认真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事实证明,一个完备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必须有强大的信息和资料作为支撑。只有拥有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才能切实研究不同突发事件的特点,把握其关键环节,才能为正确处置突发事件提供重要保障。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依据国家关于突发事件预案制定的有关要求,认真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并进行学习吸纳。

要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制订预案。处置突发事件必须及时迅速,对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提高可操作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按照自身的职责权限制订应急预案。有些应急预案看似非常合理,但是超出了领导干部的职责权限,其最终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试想,预案中拟定的人员需求是100人,类似的突发事件发生了,你却只能调动50人;其他的50怎么办?即使可以从其他单位临时借調,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通过复杂的程序进行沟通,结果可想而知。假如应急预案的某些内容超出了自己的职责权限,领导干部必须和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提前沟通,保证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要注意应急预案的弹性。作为一个应急预案,对处置方案进行详细的规范和说明是基本要求。但是,在这个基础上,一定要注意应急预案应具备适当的弹性。如果预案过于“死板”,很容易让负责指挥的领导干部失去自由发挥的空间,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能进行灵活指挥,进而影响最终的处置效果。

要加强对预案的演练。再完美的应急预案,离开了演练,也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有针对性的演练,不但可以提高人们在遇到真正突发事件时的处置能力,还可以发现应急预案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调整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的心理往往感受到沉重的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在任务结束后相当长时间内都会存在。如果遇到更为触目惊心的事情或场景,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对相关人员一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预案演练中,对所属人员尤其是担负应急处置突发事件任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消除处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心理压力。

3 迅速反应,争取主动

突发事件往往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不能迅速反应,很容易让事件态势更为复杂、更为混乱,从而陷入被动局面。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以便抓住先机、争取主动。

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这是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控制的前提条件。突发事件往往是出乎常人预料,一旦发生,其发展走势往往充满变数,容易让人猝不及防。要善于总结规律,认真研究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特点规律,善于捕捉那些初露端倪的表面现象,掌握真实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领导干部就可以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发现尚处在萌芽期的突发事件,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要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准确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不能迟报、瞒报、谎报和漏报,同时通报有关部门。有些领导干部出于各种考虑,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尤其是安全事件,会采取少报、甚至不报的做法,这都会对事件的及时处理产生一定的作用。遇到突发事件时,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私心杂念,按要求、按程序及时向上级报告有关情况,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这既是最基本的纪律要求,也是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客观需要。某单位因为征地问题和老百姓产生矛盾,受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动,当地老百姓的情绪产生了很大的波动,准备包围该单位大院“讨要说法,争取更大的利益”。该单位领导得到这一信息后,在和群众代表进行积极沟通的同时,及时向上级进行汇报,并向当地公安部门通报有关情况。经过各方多次协商,制定了解决方案,有效控制了事态继续扩大。

要做到第一时间处置。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属于非程序决策的范围。作为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面前必须敢于果断决策,绝不能因为怕处理不好而承担领导责任,把问题推给上级。对突发事件反应不灵,议而不决,坐等指令,是典型的不作为现象。要对突发事件中需要处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在区分轻重缓急的基础上,要做到及时、正确地决策,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或处置预案,保证各部门协同作战,把突发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

4 当机立断,控制局面

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要快速反应,敢于果断行动。这是突发事件时效性的要求,也是突发事件决策的显著特征。在突发事件的初始阶段,领导的首要任务是集中人力物力,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控制现场,稳定局势,安定人心。

要迅速控制现场。一般而言,在发生突发事件时,领导干部应立即赶赴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在控制现场时,必须以防止事件升级、事态恶化为首要目的。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现场,面对过激言行,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克制态度,不感情用事,防止矛盾激化。如果把突发事件当作一个普通事件进行简单处理,采取“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势必引起事件参与者的反感,从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放下身份”的做法,耐心地去做工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严格依法处置。处置突发事件,涉及到多个方面,既是在打 “政治仗”,又在打“法律仗”。近几年,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一系列相关法规,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实践也表明,正确处置突发事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法律依据。要使突发事件的处置少留或不留后遗症,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按法律法规办事,提高处置的合理性。

要正确引导舆论。能否正确引导舆论,是处置突发事件能否取得良好结果的重要方面。随着新型媒体尤其是以手机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的迅速普及,任何事情都可能在瞬间、在更大范围内传遍。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领导干部必须注意舆论导向问题。要与当地党委政府和宣传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对所涉及的、不切合实际的报道、消息和言论,要协调地方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对于一些必须向社会公开的事件,要由职能部门统一发布,其他人员不能擅自向媒体发布任何消息。对于一些不實报道和谣言,要在主流媒体上迅速澄清,切实维护良好形象。

5 冷静分析,准确定性

控制住局面是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步,只能保证事态不再进一步恶化,而不能把突发事件真正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控制局面后所赢得的有利时机,对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进行仔细研究,从全局角度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认识,找到各种现象间和现象背后的因果联系,通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据此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证明,没有弄清事件的性质就急于行动,很容易把处置突发事件引向不正确方向,造成不良影响和较大损失。

首先要界定事件发生原因是一般性矛盾还是特殊性矛盾。一般性矛盾的突出特点是普遍性、经常性和反复性,而特殊性矛盾则具有带有很强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对于一般性矛盾,界定相对容易,只要认真按照相关程序执行即可;而对特殊性矛盾的界定,则要花费领导干部较多时间和精力。二要弄清楚引发事件的原因是利益问题还是思想问题。如属于思想问题,则需要领导干部和事件参与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耐心细致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稳定其心态;对因利益原因引发的矛盾,则要通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合理调整利益格局,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管齐下的方法解决。三要慎重对突发事件进行定性。一般而言,对于社会上的群体突发,要区分突发事件是政治倾向还是一般行为;而对一个组织内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而言,主要是界定是责任事故还是意外事件。很显然,如果突发事件属于“政治倾向”、“责任事故”问题,就属于性质非常严重、后果也非常严重的事件了,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严肃处理。反之,如果属于“一般行为”、“意外事件”问题,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化解矛盾的原则,切不可小题大做、上纲上线,以致把本来不大的事情搞大,造成难以收拾的被动局面。

6 组织协调,重视联动

在处置突发事件时,领导干部必须服从上级的统一指挥,积极组织和协调好各种资源。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聚合各种要素,把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内聚集到位,并迅速组建指挥机关,拟订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高效有序地运作,形成整体合力,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

要加强上下協调。发生突发事件时,所在单位必须要全面、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汇报事件发生的大概经过、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需要上级解决的事项;对上级的指示、决定,要积极主动地去抓落实,克服“等、要、靠”的依赖心理。上级领导和机关要高度重视、积极协助下级单位处置突发事件,主动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必要时派出工作组进驻事发单位,指导协调解决事件。

要加强部门协调。处置突发事件,单靠一两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力量。一般而言,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会有不同的负责部门;但是,其它部门也要为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应有的帮助。领导干部要准确把握大局,善于运用领导方法和艺术,协调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要做到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互相支持,避免事件因组织拖延、调控不当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7 处理善后,及时总结

突发事件的紧张事态缓解、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后,危机便进入消退和解决期,这时仍要保持高度警惕,认真检查每个环节的工作是否扎实、措施是否到位,解决好在前面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以防止“死灰复燃”现象发生。突发事件要求领导者快速决策并及时控制局势,难免出现决策和现实不符等不可避免的疏忽之处。在这个前提下,查缺补漏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善后工作如果做得不好,会带来一系列遗留问题,有时还会引发新的突发事件。所以,领导干部要克服重平息事态、轻善后工作的错误倾向,把善后工作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一环,在处置方案中要通盘考虑,提前安排。

吃一堑,长一智。处置突发事件完毕后,领导干部要及时进行总结,组织有关人员全面地、客观地回顾事件发生的经过;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表面上属偶发性事件,实质上都具有必然性的一面,因此必须深刻分析事件发生的根源、引起事件变化的各项因素。要在剖析突发事件深层次原因的过程中,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和不足。突发事件的处置不能只着眼于当前危机事件本身的解决,还要立足于对易发危机领域建立科学的处置机制。处置突发事件完毕后,相关部门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尽快形成事件处理报告,报送上级党委和机关。对于非本单位或部门发生的突发事件,要注意从中吸取教训,认真反思自己单位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及时发现危机的隐患;要及时纠偏,防患于未然,而不能认为万事大吉,思想重新松弛下来。同时,还要认真总结以前处理突发机事件时信息渠道不畅、信息统计不准、应急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办法不多、效果不佳、事倍功半的教训。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要始终绷紧应对突发事件这根弦,增强忧患意识,善于透过现象发现问题,透过小事洞察危机,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8 结语

领导干部正确处置突发事件是对领导素质能力全方位的考验。现代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学习,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为大力提升领导绩效发挥重要作用。

注释:

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第8页。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

[2]董申,陆柏.略论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领导决策能力[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4).

[3]陈群祥.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结构及提升路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4).

[4]刘双丰.领导干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思考[J].行政与法,2013(12).

[5]蒋成.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4).

[6]卢会.军队处置突发事件行动[M].海潮出版社,2007.

[7]徐国荣.现代军队领导力[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关键步骤领导干部
语文教师教学的几个关键步骤
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加强干部考德 注重领导干部德行建设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proximal and distal nerve segments of rats with sciatic nerve injury during Wallerian degen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