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粮中维生素E、C和大豆油对高温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最佳添加水平

2018-07-18王晓慧辛世杰安婷婷杨建生林雨鑫叶明文孙庆雨戴国俊

中国饲料 2018年12期
关键词:蛋重大豆油产蛋率

王晓慧,辛世杰,安婷婷,杨建生,林雨鑫,叶明文,孙庆雨,杨 芳,戴国俊*

(1.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2.昆山市畜牧兽医站,江苏昆山 215300)

高温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机理较为复杂(朱庆,1997)。由于鸡皮肤没有汗腺,高温下机体代谢热显著下降,采食量也下降,导致能量摄入量不能满足机体所需,严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Yoshida等,2011)。朱王飞等(2005)、黄之宁等(2009)报道,鸡舍内的高温环境可影响鸡的采食量,导致蛋鸡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摄入不足,使产蛋性能下降。Mashaly等(2004)报道,高温(35℃)对产蛋率、蛋重、蛋壳重、蛋壳厚度等生产性能均造成不利的影响。维生素E(VE)是一种在动物机体内起着重要作用的生物抗氧化剂,一方面可调节免疫机能,防止氧化损伤,另一方面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育机能(周筱丹等,2010;武江利等,2008;Franchini等,2002)。Ajakaiye等(2011)认为,在日粮中添加VE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热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维生素C(V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分子结构简单、理化性质不稳定(唐会会,2012),能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缓解高温应激对动物蛋白质合成的抑制(魏玉荣等,2006),在蛋鸡日粮中不可缺少。大豆油可以改善蛋鸡饲料的适口性,促进消化道消化酶的分泌,提高消化机能,弥补由于高温蛋鸡采食量下降而造成的营养摄入不足,降低热应激对蛋鸡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产蛋率与蛋重(刘卫东等,2008;刘卫东等,2006)。目前有关日粮中添加VE、VC和大豆油不同水平组合提高高温期蛋鸡生产性能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本试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高温期日粮中添加VE、VC和大豆油的不同水平组合对蛋鸡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筛选提高高温期蛋鸡生产性能的VE、VC和大豆油的最佳组合,用于蛋鸡生产,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试验鸡选用北京华都峪口禽业培育的京粉商品代蛋鸡,于江苏昆山星期九休闲农庄饲养;VE、VC浓度为500 IU/mg,来自扬州大学。

1.2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试验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VE、VC和大豆油3个试验因素的每个水平见表1。健康的41周龄京粉蛋鸡810只,分为9组,分别随机安排正交试验的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个单笼,每个单笼3只蛋鸡。预试期1周,试验期为60 d,统计各组产蛋率、料蛋比和平均每日总蛋重。试验鸡自由采食,充足饮水,产蛋期间固定16 h光照,用湿帘通风降温。试验用大豆油替代日粮中的玉米。试验鸡基础日粮营养水平如表2所示。

表1 试验因素的每个水平安排

表2 基础日粮营养水平

1.3测定指标

1.3.1温度在试验过程中,每天上午(8:00)、中午(12:00)和下午(18:00)在鸡舍内的东西南北和中心测定舍内温度。

1.3.2生产性能每天16:00准时收蛋,准确记录好各组鸡只的产蛋数和蛋重。每周末定时统计各重复的实际耗料量。试验结束后,计算各组产蛋率、平均每日总蛋重、料蛋比。计算公式如下:

产蛋率/%=平均每日总蛋数/鸡只数×100;

平均每日总蛋重/g=每日总蛋重/每日总蛋数;

料蛋比=平均采食量/(平均每日总蛋重×产蛋率)。

1.4数据统计与处理L9(34)正交试验设计的料蛋比、产蛋率、平均每日总蛋重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8.0,各生产性能间的差异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用LSD法做不同处理间的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温度分析试验期内每4天温度变化规律见图1。试验过程中鸡舍内的平均温度为29℃,大大超出了蛋鸡最适宜的产蛋温度。

图1 舍内温度变化图

2.2正交试验分析由表3可知,正交试验分为9组。其中,处理组4的料蛋比最低(1.94),处理组1的料蛋比最高(2.15);处理组8的产蛋率和平均每日总蛋重均为最高,分别为94%和4.96 kg;处理组3的产蛋率和平均每日总蛋重均为最低,分别为84%和4.45 kg。

表3 正交试验结果

2.3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可知,3个因子的料蛋比R值由大到小分别为大豆油、VE、VC,说明大豆油对蛋鸡料蛋比影响较大,根据K值平均数的大小可见,VE的第2或第3水平、VC第1水平与大豆油的第2水平组合模式对料蛋比影响较大;由产蛋率R值可知,3个因子的重要性是VE≥大豆油≥VC,同时根据K值平均数的大小可见,VE的第3水平、大豆油的第1或第2水平和VC第2水平组合对产蛋率的影响最大;由平均每日总蛋重R值大小由可知,所研究的3个因子的重要性是VE≥VC≥大豆油,根据K值平均数的大小可见,VE的第3水平、VC第2水平、大豆油的第2水平组合对平均每日总蛋重的影响最大。

表4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

2.4VE、VC和大豆油各水平生产性能指标比较由表5可知,日粮中添加VE的处理II、III组料蛋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E的处理II、III组产蛋率与平均每日总蛋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日粮中添加VC的处理II、III组料蛋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C的处理II、III组产蛋率与平均每日总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大豆油的处理组料蛋比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大豆油的处理I、II组产蛋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豆油的处理II组平均每日总蛋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表5 VE、VC和大豆油各水平生产性能比较

3 讨论

3.1VE、VC和大豆油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料蛋比是衡量蛋鸡场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料蛋比越低,蛋鸡生产性能越高,其经济效益就越好(石传林,2001)。蛋鸡的产蛋率是影响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提高蛋鸡产蛋率对增加产蛋量及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庄薇,2013)。由表5可知,日粮中添加200 mg/kg、300 mg/kg VE的处理组料蛋比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添加200 mg/kg VE的处理组显著低于添加300 mg/kg VE的处理组(P<0.05);添加200 mg/kg、300 mg/kg VE的处理组产蛋率与平均每日总蛋重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300 mg/kg VE的处理组产蛋率和平均每日总蛋重都显著高于添加200 mg/kg VE的处理组(P<0.05)。综合之下,在日粮中添加300 mg/kg VE的处理组可显著提高蛋鸡生产性能,这与党晓鹏(2015)、Willams(1995)研究结果一致。

日粮中添加200、300 mg/kg VC的处理组料蛋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添加200 mg/kg VC的处理组显著低于添加300 mg/kg VC的处理组(P< 0.05);添加 200、300 mg/kg VC的处理组产蛋率与平均每日总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添加200 mg/kg VC的处理组与添加300 mg/kg VC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安婷婷等(2017)认为,在饲粮中添加200 mg/kg VC可提高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这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日粮中添加大豆油的处理组料蛋比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1%、2%大豆油的处理组产蛋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添加1%大豆油的处理组与添加2%大豆油的处理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2%大豆油的处理组平均每日总蛋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也显著高于添加1%、3%大豆油的处理组(P<0.05)。这说明高温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2%大豆油可显著提高蛋鸡生产性能,这与刘卫东等(2006)所报道的结果一致。

3.2不同水平组合的VE、VC和大豆油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在生产中,蛋鸡最适宜的产蛋温度一般为15~24℃,如果低于或高于此温度范围会导致鸡的皮质醇和糖皮质激素等非正常分泌,致使蛋鸡机体功能紊乱,显著降低蛋鸡生产性能(张菁菁等,2016)。VC和VE是家禽必需的维生素(谢红兵等,2009),主要是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参与机体代谢,从而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刘春杰,2007),二者协同可缓解热应激对动物机体的氧化损伤;VC还可还原VE自由基,提高VE的抗氧化作用,间接起到抗氧化剂作用(滑静等,2001)。Ajakaiye等(2013)研究表明,VE和VC协同可减少机体内的过氧化物,保护细胞膜,维持热应激下体温的正常调节。油脂是一种高能饲料原料,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能为蛋鸡提供必需脂肪酸,从而减轻热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重,降低料蛋比(安婷婷等,2017;王振宇等,2015;卢建,2013)。

在本试验中,由表4可知,对于料蛋比而言,VE的第2和第3水平的料蛋比均为2.02,低于第3水平(2.09);VC第1水平的料蛋比最低(2.03),比第2水平低0.01,比第3水平低0.03;大豆油第2水平的料蛋比为1.99,低于第3水平(2.04)和第1水平最低(2.09),由此选出VE的第2或第3水平、VC第1水平与大豆油的第2水平组合最佳,其中VE、大豆油的添加水平符合本试验中单因子试验设计的结果。

对于产蛋率而言,VE第3水平的产蛋率最高(91%),其次是第2水平(88%),第1水平最低(86%);VC第2水平产蛋率最高(89%),与第1水平仅差1%,与第3水平相差2%;大豆油的第1和第2水平的产蛋率相同(89%),且均高于第3水平(87%),因此,VE第3水sas平、VC第2水平和大豆油的第1或第2水平组合对产蛋率的影响最大,其中VE、VC添加水平与单因子试验设计结果相同。

从平均每日总蛋重方面来看,VE第3水平的平均每日总蛋重最大(4.83 kg),高于第1水平(4.58 kg)和第 2水平(4.63 kg);VC第 2水平的平均每日总蛋重为4.73 kg,高于第1水平(4.69 kg)和第3水平(4.62 kg);大豆油的平均每日总蛋重高低依次为第2水平(4.75 kg)、第3水平(4.71 kg)、第 1水平(4.68 kg),由此可见 VE的第3水平、VC第2水平、大豆油的第2水平组合对平均每日总蛋重的影响最大,这与本试验中的单因子试验设计结果一致。

4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VE、VC和大豆油来提高夏季高温期蛋鸡产蛋性能的最佳组合模式为:VE 300 mg/kg、VC 200 mg/kg、大豆油2%。

猜你喜欢

蛋重大豆油产蛋率
环保型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大豆油会影响小鼠神经系统(2020.1.22 科技日报)
蛋鸡饲料添砂效果好
附文一:获得较小蛋重的管理要点
父母代肉种鸡蛋重称取方法与蛋重分析
影响蛋鸡产蛋率因素
蛋重对蛋鸭孵化效果的影响
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成分的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