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乔篑成生平及书画收藏考略(下)

2018-07-16

紫禁城 2018年7期
关键词:著录故宫博物院书画

段 莹

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书画鉴藏史

乔篑成的书画收藏

乔篑成为元初重要收藏家,《云烟过眼录》著录其书画藏品二十二件,包括系于乔氏名下者及云曾经乔氏递藏者,其中十三件为宣和、明昌内府旧藏,五件为绍兴内府收藏。《困学斋杂录》著录除与《云烟过眼录》著录重合外的二十二件,其中亦多精品。其余见于文献著录和传世者,亦不下数十件。乔氏藏品多精好,且多为宋金内府收藏之物,反映出他曾供职于秘书监所形成的鉴赏高度。而他在鉴定中多征引刻帖、著录书等资料,并关注文物本身的历史文献价值,体现出文人的视角。

题跋

乔篑成传世题跋五种,分别为:晋人《曹娥碑》跋、王羲之《干呕帖》跋、颜真卿《朱巨川告》跋(刻拓本)、颜真卿《刘中使帖》观款、晁说之《秋渚聚禽图》观款。文献著录还有一些。

从乔氏题跋来看,他对书画的真伪问题非常重视,对于法书名画题跋、印鉴、装裱等形式的沿革掌握甚详,并且逐一品评考辨,特别重视刻帖、著录书等相关依据,这与他的学识素养以及曾在秘书监任职的经历都是有关系的。如跋《曹娥碑》云:

右小楷《曹娥碑》,黄长睿跋云:「逸少昇平二年书,距其终才三载,正暮年迹也。故结字比《乐毅》、《告誓》诸帖古质,非真赏者未易识也。」又前人品作魏邯郸淳之书。于字文边有唐国子博士韩愈、赵玄遇、著作佐郎樊宗师、处士卢同,并翰林学士韦琮、刺史杨汉公、参军刘钧诸公题名。其余名士尚多,是可谓聚德星也。又诔文空行间僧怀素小草题志,特豪纵妙绝。考之绍兴装褫格范,云晋唐以来法书,唐名士于拦道边及前后题跋,盖所论正与此合。然法书宝玩,诚为世之尤物,而乃以侵字题记者,则似亦少缺贵惜也。卷后高宗题曰「度尚诔辞虽不知为谁氏书,然纤劲清丽,非晋人不能至此」,以绍兴内府图书四角印之。又古印章数处,而磨灭难辩,并唐怀允、徐僧权署名,法当第为上上神品。此书韩侂胄家故物,已尝刻诸石,今并入《群玉》帖中,因念余平生获阅书画不啻数百千轴,惟六朝者尽六种耳。而谢稚《三牛》、展子虔《北齐后主幸晋阳宫》及余家陆探微《降灵文殊》,是其三也,而以书中但逸少《子鸾》、《关中》二帖,今《曹娥碑》继此一也。由是观之,则世间文物而不知兵烬几经,今存之者,尚能几何邪?而好事家岂得不为之贵乎!本理问官郭公祐之家物,祐之没十有余年,而散落于他门,余访求购得之。噫!物之兴衰固有数焉,又何但此而已。姑述其出处流转之云耳。龙集癸丑(一三一三年)十月望日,燕山乔篑成仲山父书于钱唐客舍。

从此跋来看,乔氏对此卷的题跋作者进行评点,又征引了黄长睿的佚跋和《群玉堂帖》,对此帖的流传收藏之绪进行考察。其中,乔氏对唐人阑道边题跋的判定,征引了绍兴装褫格范。绍兴装褫格范在周密《齐东野语》卷六「绍兴御府书画式」中所载甚详,并云:「余偶得其书,稍加考正,具列于后,嘉与好事者共之,庶亦可想象承平文物之盛焉。」《齐东野语》成书于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年)以前,可知在至元二十八年以前,《绍兴御府书画式》就已经流传世间了。又施光远跋米芾《珊瑚帖》(故宫博物院藏)云:

及高皇复古之后,留心翰墨,购求天下名迹,以供御览。独吏部最见称赏,其翰墨流溢于外者,并令进呈,自有付庄宗古装褫定式。其临帖,则付米友仁亲书审定题跋,用内书印并绍兴。其杂文,则降付曹彦明、米友仁同共编类。其《乐毅论》、《枯木赋》,则又有定式,而宸画亦或有似之者。

乔篑成跋晋人(传)《曹娥碑》取自辽宁省博物馆藏晋人(传)《曹娥碑》卷

这段话与周密所载「绍兴御府书画式」前言近似,可知施光远也接触过类似的文献。施跋作于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年),与周密著录大体在同一时期。乔氏此跋作于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年),从时间来看,有可能乔氏对于绍兴装褫格范的掌握是来自周密等人。对文献资料的广泛征引,体现出乔氏将学养运用在鉴定方面的优势,而对于装褫的关注和熟悉,又体现出其秘书监经历的影响。

值得说明的是,徐邦达先生考证此卷为晚唐开成四年(八三九年)以后的临写本,此前曾经北周人、唐人临写,此本将前本题在裱边阑道上的所有梁、唐题名拼入本幅丝栏之外,成为此卷前身的形式。乔氏虽未辨此卷为晚唐以后人临本,但他在跋中有言:「然法书宝玩,诚为世之尤物,而乃以侵字题记者,则似亦少缺贵惜也。」显然也注意到了题跋侵字的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乔篑成其他的题跋中,也贯彻了这一方法,如跋右军《干呕帖》云:

晋右军将军王逸少书《干呕帖》,其字画雄雅圆劲,而纸亦古色,知是唐人所藏也。于书行空间直界成路,盖谓久而卷舒,恐致褙绢丝纹磨损字面,故置之书笥而秘之。乃知前人宝爱如此之笃。太宗时已尝刻之《淳化帖》中,上有南唐旧合同印并集贤院印及首尾古印朱文十数,又鹅溪黄素革首。前后皆用宣、政内府图书印,想当必有数帖成轴,不然何以革首外边各亦有印文耶?

今存者此帖耳。是以《书谱》止载其首帖之号云。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年)十二月朔乔篑成仲山父题。(【明】李日华《六砚斋笔记》卷二,明刻清乾隆修补本)

在此跋中,乔篑成同样引证《淳化阁帖》、《宣和书谱》,并关注装裱的问题,认为从前后钤印推断当时应有数帖装裱成轴,而此帖为仅存者。又以书行间打界栏,推断前人为保护字面不被绢丝磨损,特地置之书笥,避免反复卷舒。这些都和他在秘书监接触保管大量书画的经验是分不开的。

乔篑成跋颜真卿《朱巨川告》取自故宫博物院藏《停云馆帖》

乔篑成不仅看重书画的装裱、题跋、印鉴等,对书画本身承载的历史信息也非常关注。跋颜真卿《朱巨川告》云:

右颜鲁公书朱巨川告,即《宣和书谱》所载者。上有高宗乾卦、绍兴图书。而鲁公之书,盖东坡先生已尝论之矣,不惟爱玩,抑见唐代典故之式,尤为可尚。龙集辛亥(一三一一年)仲秋朔乔篑成题。(【明】孙凤《孙氏书画钞》卷一,涵芬楼秘笈景旧抄本)

在这里,乔篑成谈及苏轼对颜真卿的评价,又认为此卷能见「唐代典故之式,尤为可尚」,体现出学者的视野。周密也注重书画中的典实,《云烟过眼录》云:「余家有《墨妆图》,不知所出,后见周宣帝传位太子,自称天元皇帝,禁天下妇人不得粉黛,自非宫人者,黄眉墨妆,方知所出。」正是考证绘画中典实的一例。以学养形成的鉴赏之趣,也成为乔篑成与周密诸公往来相得的原因。

乔篑成的书画题跋传世者,除以上提及的几种外,还有:

颜真卿《刘中使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后观款。云:「北燕乔篑成仲 山观。」

晁说之《秋渚聚禽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后观款。云:「皇庆二年十二月十日乔篑成仲山观。」

其他题跋见于文献记载者有:跋张旭《春草帖》。云:「余尝见怀素书云:邺下见颜平原,曰吾书传得长史八法,其平原尚师之,而张草之圣,则不待言而可知矣。今《春草帖》即《宣和书谱》所载者。宋内收附不存,及前贤印章数处,亦皆磨灭。后有元祐以降诸公题跋,惜乎岁远纸损,不幸失于护持,致令字画细微断裂,此可为恨。然精妙之神具存,诚为世宝。皇庆改元(一三一二年)十二月朔日,乔篑成仲山书。」(《赵氏铁网珊瑚》卷一)

跋赵千里《汉高祖入关图》卷。文不录。(【明】李佐贤《书画鉴影》卷三,清同治十年利津李氏刻本)跋唐人《金神羽猎图》。文不录。(【清】《秘殿珠林》卷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羲之《七月帖》观款:「皇庆二年十二月朔乔篑成仲山父拜观。」 黄筌画《猫》观款:「仲山父乔篑成鉴赏并藏。」(【清】陶樑《红豆树馆书画记》卷一,清光绪刻本)

跋董源《重溪烟霭图》。见《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文不见于著录。《困学斋杂录》著录乔篑成所藏董元《烟岚重溪》,疑应为一件。

颜真卿《刘中使帖》后乔篑成观款取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颜真卿《刘中使帖》卷

晁说之《秋渚聚禽图》后乔篑成观款取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晁说之《秋渚聚禽图》卷

又,明宋濂《题唐太宗哀册文后》:「天台詹君国器嗜古如嗜利。近于汴梁巿中购得褚登善所撰唐太宗哀册文一卷。旧尝藏相台岳珂倦翁家。后有北燕乔篑成所题,定为唐人书。」(【明】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三十二,四部叢刊景明正德本)可知乔篑成曾为褚遂良《唐太宗哀册文》作跋。

印鉴

乔篑成传世印鉴数量较多,很多传世名迹都有其印识。元危素跋王羲之《干呕帖》云:「乔氏所装书画以印色定置高下。此帖有仲山甫自题,尤足重也。」乔篑成印有墨印、墨印白文及朱文、白文,从传世书画上所钤印鉴来看,未晓其用意何在。姑系于此,以俟识者。

(参见阅读链接:「见于传世作品的乔篑成印鉴」、「见于著录作品的乔篑成印鉴」)

乔篑成印存疑者及伪跋

在以上提到的乔氏印鉴之外,还有一些印鉴存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倪瓒《江干秋树图》轴及《壶月轩图》卷,幅上都有乔篑成钤印。而从倪瓒、乔篑成二人的生年来看,乔篑成生于一二四四年、一二四五年间,倪瓒生于一三〇一年,二人相差五十六七岁,倪瓒的创作进入鼎盛之时,乔氏已经八十余岁。从传世材料看,乔氏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年)之后活动的线索就比较缺乏了。那么,倪瓒成为画家之时,乔篑成是否在世都是一个问题。

阅读链接

见于传世作品的乔篑成印鉴

印文 所见作品及其收藏单位图示乔臾成氏(墨印白文)《神龙兰亭》(故宫博物院)、高闲《千文》(上海博物馆)、《定武兰亭真本》(台北故宫博物院)乔臾成氏(墨印白文)颜真卿《蔡明远帖》(罗振玉旧藏)乔臾成氏(墨印)欧阳询《梦奠帖》(辽宁省博物馆)、黄庭坚《南康帖》(台北故宫博物院)、《定武兰亭真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蔡襄《谢赐御书诗表》(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柳公权《兰亭诗》(故宫博物院)臾成(墨印半印)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故宫博物院)乔臾成氏(墨印) 郭熙《古木遥山图》(上海博物馆)、徐铉《篆书千文》(黑龙江省博物馆)乔臾成氏 晁说之《秋渚聚禽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李唐《秋溪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印文 所见作品及其收藏单位图示乔篑成氏(朱文)晋人(传)《曹娥碑》(辽宁省博物馆)、欧阳询《梦奠帖》(辽宁省博物馆)、黄庭坚《南康帖》(台北故宫博物院)乔篑成氏 李公麟《维摩演教图》(故宫博物院)、赵孟頫《小楷参同契》(藏地不详)乔篑成氏 马和之《荷亭纳爽图》(台北故宫博物院)乔氏(半印) 陈克庄《曹港帖》(故宫博物院)、赵孟頫《小楷参同契》(藏地不详)篑成(朱文半印) 宋举忠《车从帖》(故宫博物院)、赵孟頫《小楷参同契》(藏地不详)中山父印(白文)《神龙兰亭》(故宫博物院)、晋人(传)《曹娥碑》(辽宁省博物馆)、黄庭坚《南康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蔡襄《谢赐御书诗表》(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中山父印(白文) 苏轼《李太白仙诗》(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中山父印(白文) 米芾《砂步二诗》(故宫博物院)中山(白文半印) 米芾《法华台帖》(故宫博物院)乔氏私印(白文)欧阳询《梦奠帖》(辽宁省博物馆)、苏轼《李太白仙诗》(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蔡襄《谢赐御书诗表》(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定武兰亭真本》(台北故宫博物院)乔氏私印(白文) 黄庭坚《南康帖》(台北故宫博物院)

印文 所见作品及其收藏单位图示乔氏私印 李之仪尺牍(《停云馆帖》卷六,故宫博物院)乔氏图书(朱文九叠)苏轼《李太白仙诗》(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乔氏真赏(朱文) 高闲《千文》(上海博物馆)乔氏(朱文) 晋人《曹娥碑》(辽宁省博物馆)、《定武兰亭真本》(台北故宫博物院)希世之珍(朱文)《吴炳本定武兰亭》(东京国立博物馆)、晋人(传)《曹娥碑》(辽宁省博物馆)、苏轼《李太白仙诗》(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定武兰亭真本》(台北故宫博物院)希世之珍(白文) 《吴炳本定武兰亭》(东京国立博物馆)乔氏(半印) 李成《秋山渔艇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像不清乔氏私印、乔篑成氏 宋徽宗《犊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像不清乔篑成氏 许道宁《江山清远图》(台北故宫博物院)图像不清乔篑成氏 李公麟《苦吟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像不清乔篑成氏 赵伯驹《秋山万里图》(台北故宫博物院)图像不清乔篑成氏 王振鹏《画柯九思写豳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像不清乔篑成氏 《历朝名绘册》(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像不清乔篑成氏(墨印)、乔篑成氏、乔氏私印 王羲之《干呕帖》(天津博物馆) 未见原图,见于徐邦达先生《古书画伪讹考辨》著录乔氏 李公麟(传)《九歌图》(黑龙江省博物馆)未见原图,见于徐邦达先生《古书画伪讹考辨》著录

从画的年款来看,《江干秋树图》无年款,而《壶月轩图》署款曰:「辛亥八月四日。」参考倪瓒生卒年,辛亥应为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年)。此年乔篑成必然已经去世,不可能去收藏倪瓒的画了。

从这两方印的形态来看,《江干秋树图》右下角「臾成」半印与《梦奠帖》、《曹娥碑》上的「乔臾成氏」略有差别,而《壶月轩图》左下角「乔篑成氏」印与《维摩演教图》等上的钤印则完全一致,《壶月轩图》比较确知不是乔篑成收藏,那么这方藏印是否可能流传至乔氏子孙或他人手,尚待进一步证据加以考察。

另有赵孟頫《春山图》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幅后隔水纸上有「乔氏臾成」半印。该画风格气息上与赵孟頫相差较远,应非赵孟頫真迹。特别是幅后的柳贯、倪瓒、顾阿瑛三诗跋,均是从明刘溥《草窗集》中移来。刘溥在明代声名不著,其诗亦未为人所熟知。故作伪者将其诗搬来,作为造假之用。该画既是明以后人作伪,那么不可能经乔篑成收藏,「乔臾成氏」半印亦应非真。

阅读链接

见于著录作品的乔篑成印鉴

印文 所见作品 文献出处 图示乔氏(半印) 李公麟《女孝经图》 《清河书画舫》卷八乔氏私印 李公麟《孝经图》 《珊瑚网》卷二乔篑成氏(白文墨印)、希世之珍(朱文)《定武五字损本兰亭》 《墨缘汇观》卷二乔氏图书、仲山父印、希世之珍、乔氏私印 苏轼《丹元诗》 《平生壮观》卷二乔氏(半印) 苏轼《长者帖》 《大观录》卷五仲山父、乔氏私印 王羲之《七月帖》 《大观录》卷一乔氏篑成 赵孟頫《药师经》 《秘殿珠林初编》卷六乔篑成氏(墨印) 怀素《老子清静经》 《秘殿珠林初编》卷十六乔篑成氏 贯休《十八罗汉图》 《秘殿珠林初编》卷九乔篑成氏、篑成 苏轼《祈雨篇》 《秘殿珠林三编》乔氏(半印)、乔氏玩阅印 王羲之《二谢帖》 《石渠宝笈初编》卷三御书房乔氏私印、乔篑成氏(墨印) 颜真卿《朱巨川告》 《石渠宝笈初编》卷四养心殿乔氏 苏轼书近作三篇(《黄庭内景经》、《陆探微画狮子赞》、《韩幹画马跋》) 《石渠宝笈初编》卷四养心殿乔氏私印 李公麟《辋川图》 《石渠宝笈初编》卷五养心殿乔氏私印、乔篑成氏、仲山父印 宋人法书四册 《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乔氏(半印) 乔仲常《煮茶图》 《石渠宝笈续编》淳化轩乔氏篑成 《宋元宝绘》册 《石渠宝笈三编》乾清宫乔氏篑成 苏轼《墨竹》真迹 《石渠宝笈三编》敬胜斋乔氏篑成、中山父印 周文矩《太真上马图》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乔氏臾成(墨印) 徐铉《篆书千文》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中山父印、乔篑成氏(白文墨印) 蔡襄《谢赐御书诗》 《书画鉴影》卷二仲山父印 赵伯驹《汉高祖入关图》 《书画鉴影》卷三乔氏臾成 五代时人《揭钵图卷》 《壬寅消夏录》

乔篑成的伪跋,见于现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李唐《晋文公复国图》后。王连起先生《李唐︿晋文公复国图﹀考辨》(《紫禁城》二〇一五年第九期)考证该画为伪作,并指出其后乔篑成跋与《云烟过眼录》记录互相矛盾,必伪无疑。所钤「中山父印」、「乔篑成印」亦伪。

李唐(传)《晋文公复国图》后乔篑成伪跋取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宋李唐(传)《晋文公复国图》卷

阅读链接
见于传世作品的乔篑成印鉴(存疑者)

印文 所见作品及其收藏单位 图示臾成(半印) 倪瓒《江干秋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乔篑成氏 倪瓒《壶月轩图》(台北故宫博物院)乔臾成氏(半印) 赵孟頫《春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山父印、乔篑成印 李唐(传)《晋文公复国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乔篑成书画收藏举隅

卫贤《高士图》

《云烟过眼录》、《困学斋杂录》著录。《云烟过眼录》云:「上作楚狂接舆,下作伯鸾孟光,妙。」《宣和画谱》著录卫贤高士图六卷,即《黔娄先生图》、《楚狂接舆图》、《老莱子图》、《王仲孺图》、《于陵子图》、《梁伯鸾图》。清以后仅余《梁伯鸾图》。该卷曾经孙承泽收藏。《庚子销夏记》云:「卫贤《高士图》。《高士图》乃梁鸿孟光故事,原长条,宣和帝装为手卷。乱后予偶得之,旋为章立人买去。」《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著录此卷。《石渠随笔》云:「卫贤《高士图》。画梁鸿故事,高山丛竹下有茅屋,中一妇奉椀向男子,盖举案意也。竖幅横装,孙退谷以为宣和时即如此。钤司印半印。」(【清】阮元《石渠随笔》卷一,清阮亨扬州珠湖草堂刻本)今藏故宫博物院。卷首有徽宗题签曰:「卫贤高士图。梁伯鸾。」前后有双龙方印、「政和」、「政龢」、「宣和」、「宣龢」、「内府图书之印」,为宣和装,立轴横装,别具一格。

五代南唐 卫贤 高士图绢本设色 纵一三四·五厘米 横五二·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高闲《千文》

《困学斋杂录》著录。云:「余家物,赵明诚家物。」则其曾经鲜于枢收藏,后又入乔篑成手。《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八:「高闲上人千文草书,纸本,高一尺,长几五丈,凡三十接,原文不录。高闲所书仅存莽抽条以下八纸,其上文鲜于枢补之。」(【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该卷今藏上海博物馆,鲜于枢补全部分已佚,傅熹年先生认为是宋人书(《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二册,文物出版社)。

胡瓌《番骑卓歇》

《云烟过眼录》云:「胡瓌番骑卓歇,佳。」胡瓌、胡虔父子为范阳人,善画番马。《宣和画谱》著录胡瓌番部卓歇图一,胡虔番部卓歇图五,其他以「番部」、「卓歇」为题材者亦有不少。

《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著录「胡瓌卓歇图」卷,云:「绢本。纵一尺三分,横八尺。设色画,塞外人马,猎回止顿,无名款。」《石渠随笔》云:「胡瓌《卓歇图》卷,地上步席,主者坐右,捧盏而饮,妇人坐左,一人跪席前接盏,一人在席前舞,左方二人弹筝,三人拍手,后四人腰弓矢,三女侍立,一女进花枝。右方马三十,人十九。」(【清】阮元《石渠随笔》,清阮亨扬州珠湖草堂刻本)此卷今藏故宫博物院。引首有张照题「番部卓歇图」,并钤「张照私印」、「得天氏」,知为张照旧藏。此卷徐邦达先生认为笔法朴质简劲,风格高古,即使不敢定为胡瓌真笔,至少也是五代北宋高手所作。

五代 胡瓌 番骑卓歇图卷绢本设色 纵三三厘米 横二五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郭忠恕《飞仙故实》

《云烟过眼录》云:「郭忠恕飞仙故实,界画甚粗,山水佳。」《宣和画谱》著录「郭忠恕飞仙故实一」。《困学斋杂录》著录此画,并注云:「宣和、樗轩题。」可知此卷曾入完颜璹手中。王恽《秋涧集》载至元十三年诏许京朝官观江左图籍,中亦著录此卷,知又入元内府。乔篑成所藏或即此卷。

明王直有《序飞仙图》,云:「右《飞仙图》,相传为郭忠恕画,连江令刘君仲戬所藏也。忠恕业儒而游于艺,善画楼观木石,皆极精妙。今观此图,室屋制度,人物意态,逶迤曲折,参差起伏,横纵隐显,盖曲尽其趣。时所谓神仙者,超然高举于空蒙寥廓中,其气韵如此,信非忠恕不能作也。」(【明】王直《抑斋文后集》卷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未知与乔篑成所藏是否为一卷。

李伯时(李公麟)《画女孝经》

《云烟过眼录》著录曰:「李伯时画《女孝经》,并自书经文,惜不全。」《宣和画谱》著录李公麟「《女孝经》相二」。《困学斋杂录》著录此画,注曰「明昌」,可知曾入金明昌御府。元王恽有跋,见《秋涧集》,文不录。

都穆《寓意编》云:「龙眠画《女孝经》四章,每章亦龙眠书。」(【明】都穆《寓意编》,奇晋斋丛书本)按《女孝经》共十八章,乔篑成藏时已不全,至都穆见到该画时已仅剩四章了。吴宽跋伯时《女孝经图》云:

昔人论文章不关世教,虽工无益,余以为图画亦然。此卷写《女孝经》四章,而其事迹则每章图之。初不知作于何人,独其上有乔氏半印可辨。启南得之,定以为李龙眠笔。及观元周公谨《志雅堂杂钞》云:「己丑六月二十一日同伯机访乔仲山运判观画。」而列其目,有伯时《女孝经》,且曰伯时自书不全,则知为龙眠无疑。启南真知画者哉!(【明】吴宽《家藏集》卷四十八,四部丛刊景明正德本)

可知吴宽见到的沈周家藏伯时《女孝经》,即是乔篑成收藏的那本。

陆探微《降灵文殊》

该画旧藏于宣和内府。《云烟过眼录》载:「丁酉九月三日,王子庆携陆探微《降灵文殊》来观,后有高宗御题,本赵兰坡物,乔仲山以十五锭得之。后为游和尚所得,今归张氏。」该画为乔篑成旧藏。乔氏跋右军《曹娥碑》卷云:

余平生获阅书画不啻数千百轴,惟六朝者尽六种耳。而谢稚《三牛》、展子虔《北齐后主幸晋阳宫》及余家陆探微《降灵文殊》,是其三也。

以乔氏之博识,而对陆氏《降灵文殊》推崇备至,可见该画的珍贵。

此卷在天历时已入秘府。汤垕《画鉴》云:

陆探微与恺之齐名。余平生止见《文殊降灵》真迹,部从人物共八十人,飞仙四人,皆各有妙处。内亦有番僧,手持髑髅盂者,盖西域俗然。此卷行笔紧细,无纤毫遗恨,望之神采动人,真希世之宝也。今藏秘府,后有维摩像、观音像、摩利支天像,皆不迨之。张彦远谓「体运遒举,风力顿挫,一点一拂,动必新奇」,非虚言也。(【元】汤垕《画鉴》,明万历程氏丛刻本)

《清河书画舫》卷三上著载:「朱忠僖家陆探微《降灵文殊像》妙入神,见之《云烟过眼录》中,即乔仲山藏本。真迹,神品上上。」可知此卷至明时或仍在世间。

猜你喜欢

著录故宫博物院书画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小小书画廓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