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7-14董成海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高中化学运用

摘要: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属于一门兼具实验性与生活性的学科。在人类生活与生产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与化学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经常遇到的现象都是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来对其进行解释的。因此,教师在教授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时,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素材与化学原理进行关联,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学习化学课程,让学生用其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素材;教学;运用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课改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将生活素材引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充分体现出化学的实用性,进而将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人们通过日常的生活与实践总结出许多的经验,而经验又是知识的来源。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素材引入其中,使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更好地进行理解,使化学的学习更具有趣味性,学生能够利用自身所学习掌握的化学知识来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生活素材如何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之中。

二、 在化学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还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将教材上的文字知识转变为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见的现象,教师在讲解与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将化学知识点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充分的结合。教师还要对生活情境进行创设,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来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形成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学习效率不断提升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图片等手段来将各种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生动形象地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发现化学在生活中的魅力。有些化学概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比較枯燥,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这些化学概念,同时在记忆这些概念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思考生活问题以及解决生活问题的基础上来深入理解概念。比如说,教师在对“醋酸的作用”进行讲解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来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醋酸的例子,家长在炖鸡肉、炖排骨、炖鱼的时候,都会适当地加一些醋,以达到促进钙、磷的溶解的目的;在烧菜或者熬汤的时候,也会适当地加一些醋,不仅可以起到提鲜的作用,还能对蔬菜中的维生素C起到保护作用;在流感高发的季节,我们会关闭门窗,利用醋来进行熏蒸,以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用醋来浸泡烧水壶,可以轻松地祛除暖水瓶中的水垢;如果毛巾有异味,利用醋来进行清洗,那么异味便会消失。上述例子都与醋酸的结构以及醋酸的作用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这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与解决的。

三、 在化学实验中引入生活素材

教师组织安排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要尽量选择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来作为实验工具或实验材料,这样不仅易于准备,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使用生活用品来完成实验,不仅可以有效说明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能说明化学高于生活,可以理解为在总结生活经验及生活想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让学生明白,学好化学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化学课程,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主动对化学实验进行自主设计,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动手。学生在对实验进行操作时,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应用与深化化学知识,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受化学学科的真实性,要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关联,脚踏实地地开展学习,同时还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酸碱指示剂”部分时,可以鼓励学生去采摘一些色彩鲜艳的叶子与花朵,并将同类的花朵、叶子和一定量的酒精同时放于研钵中研磨,直到所得液体的颜色与花朵、叶子的颜色相近为止,然后过滤液体,最终得到滤液。然后利用前面所得的指示液来对生活中的常见物质的pH进行测试,比如说:自来水、茶水等,同时也要用通用指示剂来进行测试,将两种指示液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利用这些生活化的实验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四、 在化学习题中引入生活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解传授知识,通过化学习题来帮助学生练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讲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让教学与生活互融,不仅会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有力激发;在课后习题作业中,教师也应该将生活素材引入其中,教师对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具体生活经验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来设计课后练习,将有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到课后习题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来一同合作完成课后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同时学生也不会再将课后作业视为一种负担。比如说,教师在对“碘”进行课堂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某超市夜晚被盗,凶手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案发现场只有一张可能留有凶手指纹的纸条,让学生自愿结成学习小组,利用碘的性质来确定纸条上是否留有凶手的指纹。学生通过学习碘的性质来对实验进行设计,碘在受热升华之后变成碘蒸气,而碘蒸气可以在手指上的分泌物中进行溶解,然后形成棕色的指纹痕迹,据此来确定纸条上是否留有指纹。将生活素材应用于化学习题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更能增强学生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结束语

教师将生活素材引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之中,意义重大,在对高中生学习化学热情进行有效激发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习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吴勇飞.生活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10).

[2]徐慧娟.论生活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1).

[3]周晓蕊.生活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融合[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12).

[4]展君梅.试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作者简介:

董成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高中化学运用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