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研究

2018-07-14贺丽娟

读天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感课本教材

摘要:由于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教材不再是直接的命题资源,语文教材同语文高考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语文教材,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也不愿意学。于是,以考代练慢慢形成了一种趋势,这无疑是一种好高骛远的方式。重视练习而轻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这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就语文教材在高考语文复习中如何有效利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考语文;复习;教材

叶圣陶先生曾讲:“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语文教材不重要,甚至可以置之不理。其原因是他们认为高考语文试题几乎不涉及语文教材的内容。其实不然,高考语文试卷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出题的,重在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我们不但不能丢弃教材,反而要利用好教材,达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下面谈谈如何利用好语文教材。

一、 援引课本事例,讲好考点

课本是个百宝箱,复习缺啥就去搬。复习诗歌,课本有诗歌好例;复习阅读,课本有大量的典范的古文和现代文;复习字词,课本里俯拾皆是的典型字词例证;复习作文,古圣先贤、今人风采、名人风范,课本哪一样缺了?课本是百宝箱还是垃圾箱,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去用它。例如,复习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这一考点时,我们就可以以《蜀相》《琵琶行》为例,分析诸葛亮、琵琶女的形象。学生已学过这两首诗,不需要花费时间去阅读、理解了,直接进入方法的指导和技巧的点拨,可以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再如,在现代文复习中,环境描写是一个重要的点,它的作用有很多。为了讲这一点,有的老师翻遍资料,煞费苦心地去找其他的例子。其实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到处是这样的好例。最典型的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景描写。周慎之在《简笔与繁笔》中就这样评价:“一个‘雪字,境界全出。”这里雪景的描写有以下作用:①描写环境,渲染大战前的一种肃杀冷清的气氛。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正因为雪下得大,才会有后来的故事,雪是故事发展的契机。③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使林冲从一个逆来顺受的忠臣顺民转变成一个敢于反抗和斗争的草莽英雄,完成人物的蜕变过程。这个例子就具有环境描写六种作用中的三种,十分典型。至于其他三种作用在课本中也能找到好例。如《祝福》中的年终祝福景象描写就有暗示當时社会背景,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边城》中的黄昏和月夜的环境描写就有刻画人物心理和性格的作用。

二、 以教材为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一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作者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学习本单元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起指导作用。作为高一的学生,以前很少接触议论文的知识点,对它们的掌握更是微乎其微。他们写的议论文往往是结构混乱、内容空洞、说服力不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作者是怎样安排结构,做到论证有力的。这里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为例。在第一段,作者写道:“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第二段:“一曰抱定宗旨。”第三段:“二曰砥砺德行。”第四段:“三曰敬爱师友。”第五段:“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购书籍。”由此可见,在结构上,第一段与第五段是并列关系;第一段与二、三、四段是总分关系;第二、第三、第四段是并列关系。这种结构安排做到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再从论证过程来看,作者摆事实、讲道理,一步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第二段论证“抱定宗旨”。先摆出事实(当今北大存在的弊端),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使文章很有说服力。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写法。

三、 以教材为例,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高一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揣摩语言。要求学生在总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关键词语和句子加以揣摩,领会其内涵和表达作用。这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学习本单元课文,教师要让学生懂得:(1)哪些是关键词语和句子?一般来说,关键词语会在文中反复出现,关键的句子一般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它们具有体现作者观点、表现文章主旨、承上启下、照应标题、照应前后文、总领全文、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等作用。(2)怎样揣摩语言的含义?①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比如《囚绿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植物是多固执啊”,联系前文所写“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可以揣摩出其含义是:常青藤的固执表现了对光明的向往,执著的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②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立意来理解。如《囚绿记》中“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样一句话,它点明了文章的背景:作者活动的社会背景和绿枝生存的背景。总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能初步掌握揣摩语言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

四、 以教材为例,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高考有一道必考题,即判断一句话是不是存在语病的题目。做这道题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语感法,二是语法分析法,三是造句法。第二种方法在实践中一般不可实施,其原因是初中的教材淡化了语法教学,结果学生对语法不甚精通,不会用它来分析句子。而第三种方法只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句式。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语感法。而选入语文教材里的文章都是经典之作,它对语感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对每一篇文章都要反复诵读。这里以《荷塘月色》一文为例,它词语丰富,语句优美。在课内,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在课外,我要求学生利用早自习诵读。通过反复诵读,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既加快了学习速度,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那么学生的各项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小华.高考语文复习如何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4).

作者简介:

贺丽娟,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语感课本教材
教材精读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