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载对老子气论的继承和发展

2018-07-13史菀珍

北方文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太虚张载气质

史菀珍

摘要:老子认为气是天地阴阳之气、人体生命之气,老子的气论思想对于后世道家乃至诸子百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理学兴盛之际,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把气纳入了理学范畴,老子气论与张载之气有了跨越时空的关联。张载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气论哲学,自成一家。张载认为气是太虚之气、“太和之气”。同时气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将天道、人性以形态化的方式体现出来,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

关键词:老子;张载;气;道;性

老子的气论思想是中国哲学体系中重要的理论基石,老子气的概念在后世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以至新道家、新儒学思想中,被不斷阐释,重新演绎。孟子将气与儒家的仁义道德观相联系提出了“知言养气”。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气论思想,提出了“通天下一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曹丕把气引入作家的文学创作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文学观点。到了北宋张载,气进入了理的范畴,张载用气来建构自身的思想体系,使得气受到了重视,张载之气是“理气”。他的思想对朱熹、王夫之等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理生气”、王夫之“理在气中”、顾炎武“盈天地之间者气也”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张载“理气论”的影响。本文旨在对老子所言之气与张载所阐释的气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张载对老子气论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从道与气、“太虚”与气、“性”与气三个方面展开。

一、道与气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关于气论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老子》一书中,书中三次提到气。老子云“道生一”,老子把道看做宇宙间万物的根源,是超越一切的存在,这里的“一”,指的是元气,气是由道生出来的。道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道是普遍存在的。道生万物,从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成长中,便可看出道的无穷活力。(1)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之间的万物是由道创生的,那么道就分为阴阳二气。在老子看来,道在创生万物的过程中就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在天地之间不断运转,所以老子把天地和万物对立了起来。

张载提出“一物两体,气也。”其中“一物”指的是气,“两体”指的是阴阳之气,张载认为气分为阴和阳。老子把宇宙万物看做道的最高形式,最朴质的气存于天地之间,这天地之间的气分为阴阳二气;张载提出的“太和之气”和老子的“冲气”是相似的,老子“冲气”解释为和气。和气是万物和谐生存的基本构成和存在状态,生命的和谐取决于气的和谐,气的和谐在于保持原初的质朴状态。张载《乾称篇下》:阴阳之气,散则万殊,人莫知其一也;合则浑然,人不见其殊也。张载认为阴阳二气可聚可散,聚合时浑然一体,不能分辨其区别,而当分散开去,则又完全不同。

张载的“太和之气”虽和冲气相似,但是老子所言的“元气”是由阴阳二气组成,阴阳相生相克合为“冲气”。“冲气”是阴阳二气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阴阳始终是对立的,在对立中达到和谐。张载的阴阳二气是可以浑然为一体的,有时分不清楚。聚合的时候融为一体,分散的时候完全不同。

二、“太虚”与气

老子认为动可以生气,张载提出的质疑是动是什么来推动的呢?张载认为是气的运动,才生出有,张载这里所言之气是阴阳二气。张载言:“动静有时而阴阳常在。”张载的阴阳二气和老子所认为的阴阳二气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气最初的来源不一样。老子认为气由道生,道来源于“无”。张载认为气就是最原初的存在。宇宙万物都是由气而来。老子指出阴阳二气的交感会创生万物,老子对阴阳二气没有继续深入,张载在老子基础上进一步的讨论了阴阳二气。张载认为运动的气是可以变化,升降的。气和气之间会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张载以人的喘息为例子进行说明。人在吸气和呼气时,气息一进一出,气息相互碰撞,摩擦,在这一过程中气发生了改变。

此外,张载指出阴阳二气是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太和篇》“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张载把气和天理结合起来,张载认为阴阳二气的循环运动也就是天理之所在。在张载的《天道》篇中,张载认为“太虚”创造万物,人也是由“太虚”而来,“太虚”之气是天理,是人心的天道,人欲求得天道,需要吸收天地的太虚之气达到与天地一般的德行,欲获得天道,需达到天德。

三、性与气

张载认为气是有清浊分别的,充实了老子气的含义。

天地之间的气通过聚散形成人的生命,最初的生命形态是婴儿,婴儿时期的胎气是纯善纯清纯洁的,但人生下来后会受到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婴孩时期的纯真之气就会被隐藏。据此,张载创造性的提出了“先天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2)“先天之性”是善的来源,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是恶的来源,老子说“专气致柔”,认为要改善自身,需要保守住人体的精气,才能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老子强调守住人体中的精气,张载认为改善自身需要返回初始之性。张载强调回归“天地之性”,老子重守,张载重返。老子认为欲念主宰人之气时就会有恶,去除欲念之气,让气自行聚散达到和谐完满。

张载认为人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有了不同的气质,这些气质有善有恶,如果想要去除恶气,人必须得通过主动的学习。老子和张载对于修养自身之气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老子强调让气自行的聚散,这也表明老子的“无为”思想。张载重视主动的学习去除恶气,张载将老子有关气的思想进行了完善。张载是新儒学的维护者,张载提出的主动学习去除恶气的思想正是体现出儒家的积极入世。张载创造性提出的人性二元论,是为儒家道德观寻找理论依据。一方面,想要改善“后天之性”的方法是通过学习,学的内容是儒家的礼仪道德,张载认为人之所以作恶是因为“气质之性”中的“恶”所导致的,人要不做恶,成为君子,必须回归“天地之性”,因为“天地之性”是至真至善至纯的。另一方面,想要变化“气质之性”的途径是接受教育,学习礼义道德,养气集义。

综上所述,老子所言之气是指由形而上之道演化生成的“阴阳之气”和构成人体生命的“精气”。老子的气论重在探讨宇宙万物由气生成。天、地、人统一于整个宇宙世界,所以老子所言之气是自然之气。张载在继承老子“阴阳之气”和“精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道与气、“太虚”与气、“性”与气三方面阐释了气。在道与气关系上,张载从气化的角度来理解道。气的演化是动态的,道有变易性、运动性,张载将道分为天道、人道。在“太虚”与气关系上,张载不把“太虚”和气等同起来,认为它们是不同的。“太虚”是气存在和变化的场所,“太虚”本身以气为质体,气充盈太虚,即太虚也是气。在“性”与气关系上,张载认为气是有清浊分别的。气在人体生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提出了“先天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

注释:

(1)史哲文.勾鉴体用,气贯道儒——论《老子》气论与张载气学关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宋)张载.张子正蒙[M].(清)王夫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张超.从《正蒙》天道篇看张载思想[J].现代交际,2017,18.

[2]孙功进.论《老子》道观念的来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96-102.

[3]沈顺福.张载气论研究[J].齐鲁学刊,2015,22-26.

[4]吴静.张载“气以载性”思想探析[J].齐鲁学刊,2008,21-24.

[5]曾翠萍,刘兴豪.论王夫之对张载气本论的继承和发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25.

[6]田文军.《老子》道论新探[J].社会科学,2011,122-131.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国际研究生学院)

猜你喜欢

太虚张载气质
张载“太虚”概念当代争端辨析
太虚之境——雷安德罗·埃利希当代艺术展
天问一号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当代太虚拳的价值审视与推广策略研究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