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个性化与类型化的统一

2018-07-13海丽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类型化孙悟空西游记

海丽

[摘 要]《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是个性化与类型化的统一。以加入取经队伍为界,他前后表现出争强好胜、叛逆大胆、疾恶如仇等个性。孙悟空身上也有类型化倾向,归属于领袖类型、越礼者类型、作恶者与拯救者类型。二者的统一遵循多重复合、此消彼长、主次有别的原则。孙悟空形象有着多重美感,给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个性化;类型化

[中图分类号]  I207.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8)03-0068-04

On the Unification of Individuation and Typology of the Monkey King in Journey to the West

Hai Li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00)

Abstract:The image of the Monkey King in Journey to the West is the unity of individu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Joining the team of pilgrimage is the limit. He has shown himself to be competitive, bold and traitorous, heated evil, and so on before and after. His individuation is highlighted by contrast, support, and metaphor. The Monkey King also has a tendency of categorization. He belongs to the type of leader, rule-breaker, perpetrator and savior. The unity of the two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varies, trade-off and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The image of the Monkey King has multiple aesthetic feeling, which brings readers a unique aesthetic experience.

Key word:Journey to the West; the Monkey King; Individuation; Typology

愛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扁平人物也就是十七世纪所谓的 ‘气质类型,有时也称为类型人物,有时也叫漫画人物。” [1]“圆形人物”的概念与之相反。马振方将人物分为“扁形人物”“尖形人物”与“圆形人物”三种型态。“尖形人物是典型的一种,是带有类型特征的典型人物,他们不是根据观念,而是根据生活创造出来的。” [2]以加入取经队伍为界,孙悟空形象前后有所变化,比其他主要人物更复杂、立体;但又有夸张和理想化的成分,性格的丰富性不及《红楼梦》中的很多人物,仍有“符号化”和“名片”式的倾向,处于初步的个性化阶段。笔者认同将孙悟空形象归属于“尖形人物”。

一、 孙悟空的个性化体现

(一) 孙悟空的主要个性

孙悟空有与生俱来的慧根,他由仙石孕育而出,因找到水帘洞成为猴王,后拜须菩提祖师为师,习得本领。他有张扬大胆、好显摆的弱点。师门学艺时,他卖弄手段,被赶下山门。加入取经队伍后,“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是他声震三界的“名片”,响亮的名号对妖精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孙悟空将师傅的袈裟显摆给老院主看,贪婪的老院主起了杀人越货之心。张扬的个性具有两面性,是灭贼还是害己,关乎程度的把握。

孙悟空具有叛逆性,追求自由,处于一种不愿被束缚的自然状态。“作品追求生命自由的倾向是强烈而明显的,生命的自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美”。[3]官封弼马温时,群仙对玉帝毕恭毕敬,只有他不朝拜。他追求生命本真的自在,要与玉帝平起平坐,甚至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封建社会时期的文人武者,要显身扬名基本都离不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道路。孙悟空身上原始的叛逆性打破了这一规矩,爆发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野性力量。

加入取经队伍前,孙悟空也有无法无天的妖精气。他为吃人而运用神通,迷惑路人然后蒸煮受用,残害无辜。他与众魔王称兄道弟,不满玉帝给的小小弼马温官职,大闹天宫。原始力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无限膨胀,形成放纵的破坏力。不能简单地把孙悟空被压五行山这一情节看作是封建恶势力对反封建力量的镇压。他被镇压既有天庭昏聩的原因,也是他欲念膨胀所招致的必然结果。

成为唐僧的徒弟和得力帮手是孙悟空形象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他由魔变为神,踏上成佛之路。他嫉恶如仇,勇敢顽强。师徒途径车迟国,释放僧人,铲除三妖;收伏金鱼精,解救幼童,造福陈家庄等等。这些事件中,孙悟空是解救师父、打击妖魔的主力,表现出足智多谋、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孙悟空率直爽朗、幽默诙谐。他敢调侃如来、观音、唐僧,不时揶揄猪八戒。四圣化作妇人和三个女儿。猪八戒假借放马之名去商量婚事,回来撒谎说无处放马。孙悟空一清二楚,调侃猪八戒:“没处放马,可有处牵马么?”[4]122此处“牵马”是双关语,表面指猪八戒口中的“牵马”,实指为婚姻搭桥牵线。机智的调侃让猪八戒的谎言不攻自破,精炼传神。孙悟空的能言善道,为故事增添了几分轻松的气息。

取经途中孙悟空毛躁的个性有所收敛,增加了几分斯文气息。黄袍怪一难中猪八戒义激美猴王。孙悟空见师父前还要下海净身子,他说:“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爱干净的,恐怕嫌我。”[4]160之前眼里只有自我的孙悟空也开始体贴他人,更可贵的是他已经能明辨是非,意识到“妖精气”是不可取的。女儿国国王想要招唐僧为夫,唐僧断然不肯,师徒无法脱身,又不能打伤女儿国君臣。孙悟空为唐僧想出了“假亲脱网”之计,先假意答允婚事,然后定住女儿国君臣,待他们走远后再解开定身法。这样可以既不伤害凡人,又能脱身西去,此计获得了唐僧的称赞。此时他面对问题,已经不是爆发式处理,开始注重“智取”,而不再是简单的“强攻”。个性化程度在其成长历程中不断加深。

(二)  塑造孙悟空个性的手法

运用对比的手法,让孙悟空与取经队伍其他成员对比,突显其个性。孙悟空个性外向张扬,唐僧内敛低调;孙悟空武力高强,唐僧软弱斯文。遭遇困境,孙悟空冲锋陷阵,猪八戒胆小退缩;孙悟空有大英雄之气,猪八戒更接近于一个世俗的普通人,有烟火气。孙悟空出言不逊、幽默诙谐,沙和尚罕言寡语、沉稳无趣。同为对比,突出的侧重点不同。与唐僧对比,突出他勇敢大胆、活泼好动;与猪八戒对比,突出他坦荡磊落和财色不沾的僧人气质;与沙和尚对比,突出他张扬狂傲,幽默诙谐。“作为个性神话文化,这个取经群体结构最有活力的地方,却在于四众的特征各异,优势互补,隐伏着矛盾,却又能在相互制约中合作到底。”[5]孙悟空在取经队伍中找到了帮助自身成长的最佳位置,与师父师弟性格对比鲜明,又相得益彰。

通过哪咤、二郎神形象,正面衬托孙悟空。法力高强、年轻气盛的哪咤败在孙悟空手下,这是对其神通广大的一次强化。二郎神法力高强,他心高气傲的一面和孙悟空酷似,是一个神勇无畏的英雄形象。他们打得难解难分,二郎神有神佛相助才将孙悟空捉住。在取经路上也有二郎神与孙悟空的交往,可谓英雄惜英雄。虾兵蟹将、天兵天将数量多、本领低,从反面衬托孙悟空的高强本领和王者气魄。

孙悟空与六耳猕猴存在微妙的隐喻关系。六耳猕猴变作孙悟空的模样打伤唐僧、夺走行李。孙悟空与他打斗,难分胜负。众神都分辨不出谁是真悟空。谛听虽能分辨,但又不能当面说破。六耳猕猴被如来的金钵盂罩住才被孙悟空一棍打死。《西游记》第五十八回回目中提到:“二心搅乱大乾坤”,其中“二心”是对孙悟空与六耳猕猴的指涉。“花开生两面,人生佛魔间。”六耳猕猴变化万千,本领强大,甚至可以幻化成和孙悟空相同的相貌,他个性顽劣、有野心,如同加入取经队伍前的孙悟空,无法无天,可以看作是孙悟空邪念的化身。“真假孙悟空其实就是同一个人——孙悟空,代表了正与反,‘本我与‘自我,现实与梦幻的真假孙悟空统一在孙悟空身上”[6]。邪念与正身难分真假,隐喻着人在正邪之间的挣扎。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是他对邪念的一次摒弃,是告别“旧我”的一次超越。六耳猕猴强化了孙悟空摒弃旧恶、坚守正道的形象。

二、 孙悟空的类型化体现

孙悟空属于个性化倾向明显的人物,但他身上也有类型化的痕迹。个性化占主导,类型化为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孙悟空归属于不同类型。

从团队角色扮演的角度可以将人物划分为领袖类型和随从类型。孙悟空属于领袖类型。领袖类型人物还包括唐僧、如来、玉帝、道教仙长、山大王、国王等。领袖类型的人物是某一个团体的领导者,有的身份高贵、造诣深厚,如如来;有的法力高强、有领导力,如孙悟空;有的承袭皇位,是人间天子,如唐太宗;有的一心求法,如唐僧。他们身上都有凝聚力或为尊为师的某项本领。“《西游记》为人们精心塑造的孙悟空,是一位集兵、将、帅于一身的军事人才。”[7]孙悟空是花果山的群猴领袖。

从社会礼法规范的角度可以将人物划分为越礼者类型和守礼者类型。越礼者包括孙悟空、猪八戒、加入取经队伍前的沙和尚、妖魔、歹人等。他们的行为不合乎规范,惯常使用武力,多数性格张扬。即使改邪归正后仍然存在人性的弱点,如高傲自大、贪财好色、好吃懒做等。越礼者形象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敢于打破陈规教条,本领高强,个性张扬,天性自然,不迂腐、不做作,虎虎有生气;另一方面,他们过分彰显欲望,无法无天,危害无辜。守礼者与越礼者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情节冲突和喜剧效果。

从罪恶与正义抗衡关系的角度可以将人物划分为作恶者类型、受害者类型和拯救者类型。作恶者包括妖怪、歹人。与前文越礼者类型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受害者上至国王、下至百姓,数量极多。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一定程度上是他称王称霸的必然结果,所以此处不把他列为受害者。拯救者是能解救受害者、打击作恶者的能人或神佛,有正义的光环。加入取经队伍前的孙悟空属于作恶者类型;取经路上,他降妖除魔,属于拯救者类型。

三、个性化与类型化统一的原则

多重复合原则体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孙悟空既有叛逆大胆、嫉惡如仇、幽默诙谐等个性,又归属于领袖类型、越礼者类型、作恶者和拯救者类型。孙悟空占山为王,搅乱天庭,是一个山大王形象;他被压五行山,经菩萨点化,成为唐僧西天取经的得力助手,此时是一个大英雄形象。多重复合但并不突兀矛盾。

此消彼长原则体现人物形象的变动性。孙悟空身上有妖精气和英雄气,他的神性与魔性战斗,此消彼长。当他欲望膨胀,毛躁愤怒时,魔性增加;当他改过自新,反省自我时,神性增加。在神性与魔性此消彼长的斗争中可以看到孙悟空的成长。神性战胜了魔性,是孙悟空形象的重要转变。

主次有别原则体现人物形象的侧重性。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中侧重个性化,同时归属于某些类型。令孙悟空形象大放异彩的仍然是他的个性,“齐天大圣”的形象深入人心;次要人物侧重类型化,侧重于表现他们的共性,也有少量个性化的细节。

四、个性化与类型化统一的审美

孙悟空形象有着合理、新鲜、强烈、深刻等美感。“孙悟空是最具故事性和可看性的小说人物,算得上‘五高形象:高能量、高智商、高情商、高童心、高喜剧性。”[8]他并不是完美无缺,也不是只有聪明或大胆等单一的性格,这样的形象较为合理。孙悟空形象是一系列西天取经故事里猿类形象中最完善的,他的形象进行了美化和提炼,加入了一定的性格转变,具有“新鲜”的美感,不是简单的挪用。孙悟空性格鲜明,他的神通广大和除恶务尽的英雄气概也使他在一系列神魔小说中脱颖而出,具有“强烈”的美感,是极为典型的英雄形象。孙悟空摆脱了传统猿类形象兽性太强的束缚,他的神性、魔性的冲突斗争,有“深刻”的美感,打开了探讨的空间。

孙悟空个性强烈、充满感情,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给读者带来欢愉、鼓舞、感动、放松等审美体验。“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本性、人的欲望、人的思想感情、人的心理、愿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就没有小说。”[9]孙悟空经历“出生称王—拜师学艺—大闹天宫—被压获救—西天除妖—修成正果”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有着期盼、欢乐、痛苦、愤怒、思念等人的情感,他将读者带入了仙、佛、人、魔并存的奇幻世界。孙悟空形象带给读者极大的审美体验,并且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被挖掘、被填充、被新解的空间和潜力。

结语

孙悟空形象是个性化与类型化的统一。做山大王时,他争强好胜、贪图名声,叛逆大胆甚至无法无天;加入取经队伍后,他嫉恶如仇、率直爽朗、幽默诙谐,毛躁的个性有所收敛。主要通过对比、衬托和隐喻的手法突显孙悟空的个性。孙悟空身上也有类型化倾向,他归属于领袖类型、越礼者类型,以加入取经队伍为界,前后分别归属于作恶者与拯救者类型。人物形象遵循多重复合、此消彼长、主次有别的原则,呈现复杂性、变动性与侧重性。孙悟空形象有合理、新鲜、强烈、深刻等美感,给读者带来欢愉、鼓舞、感动、放松等审美体验。孙悟空形象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有不断被挖掘和新解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61.

[2]马振方.小说艺术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6.

[3]竺洪波.西游释考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202.

[4][明]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杨义.《西游记》: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晚成[J].中国社会科學,1995,(1):177.

[6]康江峰.《西游记》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54.

[7]卢宗领,卢翛.品·悟空[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127.

[8]马瑞芳.西游记风情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74.

[9]陆志平,吴功正.小说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17.

猜你喜欢

类型化孙悟空西游记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浅析美国商业电影中的新闻形象
“小妞电影”在国内的类型化发展
不动产登记信息承载之权利
雷伊大战孙悟空
酱爆西游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