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课堂教学游戏对聋哑学生心理的作用

2018-07-12陶政东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聋哑学生心理素质

摘 要:对聋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表明,体育项目对聋哑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体育游戏对聋哑学生心理的作用进行重点探究,在明确聋哑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体育游戏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堂游戏;聋哑学生;心理素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课前准备活动主要是慢跑、定位操以及行进操等,虽能够达到一定的热身效果,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在特殊教育学校,以聋哑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帮助聋哑学生突破心理障碍。

一、聋哑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由于语言交流障碍,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一定影响,笔者以切实接触过的聋哑学生为对象,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自卑心理是聋哑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于交流障碍,学生感觉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能够参与的社会活动有限,加之社会中个别人的不当行为,会让他们觉得被排斥甚至被歧视,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绝大多数聋哑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恐惧与人交往。

另外,大部分聋哑学生对于相对健康的人、外界社会等都存有较强的防范意识。这种防范心理往往是由于他们在初期交往过程中,受到了别人的误解或排斥,使他们认为“冷漠”是外界社会的常态,从而将外界社会中的人都贴上“不可靠”“不可信”的标签。由于害怕被伤害,所以拒绝与外界交流,这种防范心理使他们将自己困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中,一些情况较为严重的学生,还会出现明显的对立情绪,以绝对的沉默抵制与外界的交流。

对比与相对健康的人交流,与同为聋哑人的伙伴交流,会让他们感到更加自在,这种交流习惯,从侧面体现了聋哑学生普遍具有求同的心理。这种心理会持续发展,使聋哑学生更愿意与同类人进行亲切、安全的交流,更加疏远其他人,直至将自己与社会彻底隔离。

二、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游戏的作用

针对聋哑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运用体育游戏,帮助聋哑学生克服多种心理问题,提升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选择适合聋哑学生的体育游戏,游戏项目兼具趣味性、普遍性、教育性、竞争性、规则性、实用性以及适用性,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优势,在增强聋哑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逐渐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培养他们形成终身体育观念,调节学习与生活压力。

1.帮助聋哑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针对聋哑学生的自卑心理,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丰富性与趣味性特点,从中选取适合聋哑学生的游戏项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积极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自豪感与愉悦的情绪。在做游戏之前,教师可设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从评价结果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认可自己的每一次进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还应适时给予学生表扬,尽量通过肢体接触的方式鼓励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逐渐认可这种交流方式,并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人际沟通。

2.培养聋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游戏规则,向学生传递社会交往的公平性特点,使其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与发展过程中遵守社会秩序,为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并逐渐培养聋哑学生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与集体荣誉感,提升其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网鱼”这一游戏,学生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设置的任务。在游戏开始时,学生对于合作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规则内完成游戏面临很大的困难,这时教师就需要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与合作的重要性。在完成游戏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游戏过程进行总结交流,使其逐步克服对交流的恐惧,有效培养学生主动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3.提升聋哑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组织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以培养聋哑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目标,与普通学校学生组织联合活动。由于支撑体育游戏的是身体语言,并不会涉及过多的专业手语,所以普通学生与聋哑学生能够通过游戏进行有效交流。在活动期间,教师可将聋哑学生与普通学生混编之后再进行分组,让聋哑学生掌握与普通学生的交流技巧,与普通学生建立友谊的桥梁,使其不再排斥与普通人的交流与交往,愿意主动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结束语

探究体育游戏对聋哑学生心理的作用,对提升聋哑学生的社会生存与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从聋哑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利用体育游戏,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融入社会的欲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使学生有效提升心理素质,为后续生活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立敏.“身体接触类”体育游戏对聋哑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实验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谢德妹,叶发钦.浅析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大學教育,2014(7):52-54.

作者简介:陶政东(1992— ),男,江苏扬州人,本科学历,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聋哑学生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谈聋哑学生手工制作的教学
浅谈如何有效地对聋哑学生实施教育实践
心理素质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我国普通高校国防生心理素质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