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2018-07-12陈金权

时代经贸 2018年13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陈金权

【摘 要】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分清责任的非常重要的一种鼓励方法。本文结合内控制度相关的理论成果,以我国民营企业实际的内控环境为出发点,对中小企业的内控机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从而改善内部控制,成功构建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最终提高企业内控机制的有效性,使民营企业更健康、更蓬勃地发展。本文的研究旨在能够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出一份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一个完善的内控体系,主要有三大作用:

(1)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为了保护和使用自身的财物而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措施,以此来防止财产的被破换、挪用、盗用、浪费等不合法不合理行为的发生。

(2)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好地进行财务预测,依据相关设计的内部控制机制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分配,财务资料在大家的互相约束和制约下生成,减少了错误和作弊现象的发生,通过这些程序来保证企业固定资产、货币资产等的安全性。

(3)内控可以让企业高效快捷地运转,使得每个员工在自身的岗位上能够更好地发展,企业也能走得更远。

一、内部控制理论分析

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国外内部控制思想起源于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趋于完善。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的成熟阶段是形成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时候。

1992年,美国会计学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财务执行官协会联合组成的COSO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指导性文件《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在这个纲领性的文件中提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所实施的为营运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行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通过这一个重要文件总结出:一个有效的内控机制应该包含这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传递和监控,由这五个元素组成的一个持续动态完整的系统。

国内研究的主要概述: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相對而言要迟一些。2006年7月,顺应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强烈需要,由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终于成功出台了适合我国自身发展情况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2008年6月,我国又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内控规范”)。

内控规范的建立,具体提出了以下几个公司经营的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控规范借鉴了以美国COSO报告为代表的国际内部控制框架,并结合中国国情,要求企业所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五个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2010年4月,我国又相应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有《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这些指引的出台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做出很好的理论指导。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一直被约定俗成为私营经济,虽然有着合理的一面,但却不能很好地解释个体户为什么不能算民营,集体所有制为何也算不上民营。现在对“民营企业”更完整确切的解释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

现在有人将民营企业划分成三个层次,很好地诠释了“民企”这一概念:第一层次是私营企业,这是从企业的所有权角度讲的。私营企业属于民营,这一点早就已经得到民间和官方的一致认同;第二层次是从所有制方面来考虑,排除私营企业之外,另外个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非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等,他们并非国家所有,也理应归入民营企业的范畴:第三层次是从企业的经营方式出发,简而言之,就是除了国有以外的,其余均为民营这一范畴,当然,得出这一结论是除去所有制形式而言的。

民营企业民营第一层次是私营企业,民营第二层次是民有企业,民营第三层次是非国家经营企业。这恰好体现我国这些年来所有制发展的整个进程,私有对应公有,民有对应国有,民营对应国营。由此,现在讲的民营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不单单是原有单纯意义上的私营企业,还包括了民有和非国营。

二、现状短板分析

(一)控制活动方面

1、会计系统控制的不完善

民营企业的会计系统控制的不完善使得会计工作秩序陷入混乱的境地,还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实与失真。编制正确的会计凭证需要真实的原始凭证做基础,否则很多会计原则根本就无法得以遵循,这样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造成财务人员之间的“内部牵制”在很多情况下只是流于形式;另外,人为地捏造事实、甚至篡改原始的会计数据。另外,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也是造成会计系统控制不佳的原因,所以,加快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的脚步。会计系统控制,这是中小企业的控制薄弱环节。会计人员按统一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政策进行账务处理,要做到账实核对。实行会计记录控制,要求及时记录、分类适当。

2、财务控制的疏忽

很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主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是单纯依靠业务就能完成,而忽视对财务控制的管理,所以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术都不是很重视,这很容易使得企业财务管理陷入混乱。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规范的现金调配制度,造成资金调度滞后或闲置等问题,由此产生很多不利影响:现金周转速度慢,经营利润低,应收账款呆、坏帐增多,存货积压现象严重,资产流失浪费,成本费用控制不严,继而造成企业内整个财务监督系统处于失控状态。

(二)信息与沟通方面

1、缺少正规高效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

民营企业一般很少会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收集与企业自身相关的信息。竞争对手、上下游企业的发展重心与近况,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得到了就自然而然的利用了,但却很少去积极主动地获取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确实没有一个正规高效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将有价值的信息收集并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来为企业争取到竞争时一点优势。

2、企业内部与外部以及内部与内部之间的沟通机制不完善

民营企业的内部信息机制没有和企业同步发展,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人员在不断地增多,沟通也越来越困难,沟通也不再是低层次、简单的认识。此外,很多企业老板不愿意与部门各级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因为他们不希望公开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就商业秘密而言,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同时必须遵循分层控制原则,否则可能会得不偿失。这就需要一个办法和途径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沟通机制。

(三)监督方面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够规范

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大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也没有对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引导机制,可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而且,即使有的民营企业设立了内审机构,但也只是生搬硬套一些既有模式,忽视了民营企业本身的特点,一味地套用导致了目前民营企业内审的混乱。另外在内审部门由谁领导还是五花八门,监事会、董事会领导,财务总监都有可能,这会严重破坏内审的独立性,影响企业内部审计不能顺利进行,最终导致内部审计无法正常发挥其功效,形同摆设。

2、内部审计人员专业配备不足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也就刚起步,所以很难避免企业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即使有的民营企业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往往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而不愿意多花成本来聘请高素质的审计人才,而非单纯从财务部门抽调一些人员,也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审计培训。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营企业面对的困难越来越复杂,只有那种熟悉企业各种业务、具有法律、会计、经济、审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内审人员,才能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各种需要。很多内审人员只具备财务方面的知识,这往往会使得内审仅仅是围绕财务的简单审计。

3、内部审计定位不明确,独立性较差

内部审计的有一个重要特征,它就是独立性,其大小甚至决定了内部审计是否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由于民营企业的经营的环境以及特殊自身性质影响了其内部审计机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所有权表现出很强的集中性。这样,企业主拥有着决策权,凡事通常都是自己说了算。所以,企业主文化程度、经营方式以及管理理念的不同,必然会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导致审计结论产生偏差。这些企业中,家族的成员就是特殊的阶层,往往还担任着重职,甚至是企业内审员,造成“内部人审内部人”的现象,不仅严重破坏了内审的独立性。

三、改善途径

(一)结合具体业务和事项特点进行控制活动

1、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的会计控制系统

民营企业根据自有情况,打造一个适合自己的会计控制系统。完善会计控制环境,淡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不相容职务的必须做到严格分离,会计人员应当定期的执行岗位轮换制度,对会计凭证的记录、存档也都要按规定进行。

2、建立良好的财务控制制度

企业首先要加强资金管理和财务控制,努力加强企业资金周转率。建立并健全财物管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财产的控制,在财产的购入、领用、销售等一系列经营过程中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定期对存货进行盘查。另外,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只有依靠员工,企业才能发展。

(二)加强企业信息与沟通

首先,及时地建立一个正规高效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去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在对信息进行过滤排查后,将有效信息快速地反应到相关部门,使企业在做出任何经营决策时能够有据可依。

其次,要让公司上下人员学会如何倾听,尽量不要打断对方,但是又要不断地向对方求证,以明确对方的意思,不能断章取义。然后,还要学会讲,领导者不要过于严肃,讲话不要过快,尽量做到简单明了,不然可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三)通过内部审计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

1、加深内审机构的建设

需要进一步加深内审机构的建设,因为这是实现内部控制的一个首要关键措施。内部审计应该被独立的执行,并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一个具有合理结构、完整功能的审计机构。此外,公司应制定相应的制度,通过制度实施来对内审人员进行授权,这包括了舞弊制止权、处理惩罚权、以及調查权等,要想充分有效地发挥内控的功能,充分和必要的授权是重要保证之一。

2、制度和措施的执行

任何制度和措施的执行,归根到底都到人的身上,可以说内审人员素质决定内部审计是否能真正很好地发挥各项功能,于是乎,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即内审人员的配备和后期培训对于内审体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内审人员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把自己塑造成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同时还不能忽视了后续教育。

3、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和各种经营风险的加剧,内部审计在这些方面也有着评估和监督的作用,因此也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身上担负更多的责任。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在于如何帮助企业进行“软控制”环境的构建,监督管理当局积极建立一个合理积极的组织文化,使公司上下都能自觉地把职业道德和办事准则放在第一位,最终能共同致力于企业目标的最好最快地实现。

(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7)

参考文献:

[1]叶旭峰.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2011(8).

[2]杨清芳,张慧敏.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应用探究[J].商业经济》,2012(1).

[3]Annukka Jokipi.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nal control in firms:a contingency theory based analysis.March 2009,Vol.1,No.3(Serial No.10.

[4]张燕.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吴江天利聚合物有限公司为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制度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探析
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