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8-07-09许龙坤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习惯小学生数学

许龙坤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分析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应怎样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学习习惯是指经过有意识的训练和潜移默化陶冶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自动重复的学习行为、心理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获得优质效果。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等是良好的学习性格最主要的特征。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性格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习方法只有以习惯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真正成为方法,显现出应有的价值。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培养的学习习惯如下:1.书写整洁、一丝不苟;2.计算认真仔细、快速正确;3.审题认真全面,做题格式规范、画图符合要求;4.计算完毕要验算检查;5.课前预习,课后回忆复习;6.听课精力集中,活动积极参与;7.作业独立思考、按时完成;8.知错改错,及时纠正;9.勤学好问,积极求教;10.今日功课今日完成等等。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

第一,教师要以身作则,起榜样表率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影响形成的。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强化培养和训练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意义。注意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功到自然成。②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如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在口算时,比一比,哪位同学算得既快又对;板演、笔算、做作业时,比一比哪位同学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老师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对做的好的要及时表扬、鼓励。③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④在评选三好学生,评选班干部时,可把具有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评选的一个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比较自觉地按学习习惯要求去做。⑤当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点滴进步时,要及时鼓励,更上一层楼;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要耐心纠正、具体指导、期待进步。

另外,小学生“乐学习惯”的培养也非常的重要,也是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一环。

所谓“乐学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特征的总和,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四、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 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能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又能促进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究。在情境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自觉思考,主动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探索知识形成过程,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新课程提倡注重过程,要让学生自己主宰学习的认知过程,亲自去实践探索知识的奥秘。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思索,以“动”促“思”,对所学的内容才能真正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并享受学习的快乐。

五、尊重、理解、包容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与策略,锻炼胆量,树立自信

第一,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怕说错,建立自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想法与自己不一样或方式繁琐就一律抹。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 “自主”性,就要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策略。在教学中,即使遇到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也不要随便指责,只要学生以积极心态调动已有知识经验,迁移通化了新知识,解决了新问题,我们就应给予表扬、鼓励,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二,善待每一个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多接触,谈心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六、让学生在公平、和谐、竞争的环境中主動学习

第一,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和潜能,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去获得成功。 第二,设置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开展竞争。在学习上不仅赛知识、技能,还要赛习惯、意志、学法、思维和语言的表达。那就不能把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第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第四,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养成乐学好习惯。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综上所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习惯小学生数学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