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课堂,促进发展

2018-07-09张凯春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充分利用一堂课环节

张凯春

我所任教的学校原处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现为新城区的一所非达标校。我校所招生源基础普遍较差,不仅如此,家长们也大多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鉴于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讲究方法,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使师生在平等互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共同成长。教师应重视抓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优良品质,以达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为了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实践主要是通过讨论来实现的。讨论要达到促发展的目的就应该根基于人本主义理念,关注个体,关注学生,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生生、师生对话讨论,使知识处于动态的互动过程中,让教学成为学生主动接受的过程。当然,作为教师这时就更应该“坚守课堂”,明确语文课堂讨论是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本或思考相关问题而运用的教学手段,而不是一种为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秀,因此,在语文课堂讨论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本或思考问题的同时,也应介入讨论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这样不仅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实现了课堂讨论的价值,还对学生的人生观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充分利用课堂,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充分利用课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参与中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接下来,我将从课堂导入与拓展两个环节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堂课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一堂课必须有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导入。好的导入是建立师生间良好情感的桥梁,是教学乐章的优美序曲,能起到吸引注意、立疑激趣的作用,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导课的作用。曾几何时,我也是在课前写下优美的语段,在课前深情朗读,自认为是吸引学生的导语;或者是把背景知识介绍、作家作品简介作为一堂课的开始;要不就是从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人手,检查完毕就直接进入课堂教学的下一个环节,而不是根据检查情况导入课堂。这样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情,只是做到了“我导了”,没能真正将学生引入课堂,没能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没能让导课真正发挥作用。一堂课始于导课,“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使导课真正起到立疑激趣的作用,促使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中,否则,知识没掌握,方法没学到,何谈全面发展。在反思之后,我在导课环节主要采取“看标题,追问式”导课法,紧扣学情,激发学生听课兴趣。首先,引导学生针对标题提问(或者是由标题想到了什么)。每个学生由于学情不同,提出的问题是有区别的,在阅读过程中,他们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寻求答案。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再请同学们将自己根据标题提出的问题与文章内容相比较,看看作者与自己想到的一样吗?根据对比情况再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学习。教学环节根据导课环环相扣,这样就不会让学生不知所云,精神分散,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中,导课起到“导”的作用。

一堂课始于导课,终于拓展。同样的,教学拓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文本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训练思维,提高语文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有效的课堂拓展能扩充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所以,课后拓展除了注意文本外,更应建立在学生的基点上,拓展的时机、内容和方式都要围绕学生情况来设计和确定。语文课堂的拓展不能只停留在知识扩展的层面上,应渗透到能力、情感、思维等层面,既顾及教学目标,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一堂课终于拓展,好的结束,又让学生对下一堂课充满期待。

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处理好每个教学环节,当堂解决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达到课堂解决问题,轻松学习,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坚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實践、敢于创新的精神,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同时,自己也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解放出来,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方法关,与学生共同成长。坚守课堂,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充分利用一堂课环节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怎样写好“一堂课”?
从“紧缩加强”到“充分利用”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写作训练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