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赵诗僧贾岛创作的禅意与艺韵研究

2018-07-05余安安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贾岛禅意

摘要: 燕赵诗人贾岛在艺术上造诣超凡,《贾岛推敲》《题李凝幽居》等被编入了现行语文教材之中。贾岛的诗作既传承着悲慨的燕赵精神,又能化悲为美,独树一帜。诗人对浮生幻影的感悟与追问,是全情融入悲苦世界的体现,他将至深至切的感悟寄寓于苦吟与吟苦的艺术世界,以实现人生之悲、创艺之苦、禅韵之美三者之间的诗性转换。

关键词:贾岛;艺韵;禅意

生之枷锁、情之煎熬,使得唐代诗人贾岛所营造的“诗情画意”多笼罩着清冷、阴晦、幽深的格调。“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贾岛《病禅》)即使心灵未获得绝对自由,贾岛却能穿越苦吟与吟苦的艺术世界,一超直入地遁入禅意盎然与艺韵宛转的诗意世界,实现了人生之悲、创艺之苦、禅韵之美之间的诗性转换。

贾岛生于河北道幽州范阳县,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唐代幽州政区包括今河北廊坊、北京房山、天津武清等地,燕赵文化滋养了贾岛的成长。以贾岛研究为契机,可从中透视其诗作的美学风格及燕赵的文脉特点,亦可反映地缘文化景观,并以此探寻诗人更潜在、更深广的创作因缘。

一、悲慨幽深的燕赵文脉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同一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系统当中的人们,其精神气质、审美倾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空间维度与文艺领域的纵横互摄,地缘文化与人文精神奠定了作家创作的文化基因。燕赵的神奇秀美、荒寒奇僻构筑了与众不同的文学景观,尤其笼罩着既崇高又幽深,既悲壮又凄美的诗家之景。

历史沧桑与世事沉浮酝酿了燕赵文化,燕赵文人墨客多染上了深刻的忧患意识。正如韩愈所言:“古称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序》)清代魏裔介在《畿辅人物志序》亦指出了地理环境对人文造化的影响:“乃知古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本为天性所近。地居东北,为阴阳风雨之会,左沧海而右太行,山川激宕,郁为人物者,代有英灵,不可销歇。”[1]地灵孕育人杰,贾岛承继了燕赵之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又由于贾岛独特且丰富的思想,其诗风独树一帜。

燕赵大地遍周着悲凉之风:“燕赵多愁日,兵戈未定时”(谢榛《秋日即事五首》其二),“燕赵凄凉歌调迥”(孙传庭《送冯生元瑞赴试》),“燕赵悲凉俗”(李锴《野望》)。古代幽州亦为苦寒之地,“塞草连天墓,边风动地愁”(张继《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因君阅河朔,垂泪语幽州”(张说《送李问政河北简兵》),这些诗句透露着历史的厚重、时代的动荡、情思的怆然。贾岛生活于此地,百感交集,又因自己命途多舛,他的吟咏也自然而然地镌刻着凄婉悲苦。

在贾岛的苦吟哀歌中,既有幽然深情,又传承了燕赵文人“慷慨悲歌”“浩然正气”的精神。他在《剑客》中表达了明快豪情:“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虽然出身卑微、生活窘迫,却未减诗人风骨,甚至流露了郁勃之气。此外,贾岛有十几首诗篇论及燕赵,有对山水的钟情:“郡北最高峰,巉岩绝云路。朝来上楼望,稍觉得幽趣。朦胧碧烟里,群岭若相附。何时一登陟,万物皆下顾。”(贾岛《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有对英雄的追忆:“壮士不曾悲,悲即无回期。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贾岛《壮士吟》)

二、黯然蹉跎的悲苦际遇

贾岛既有燕赵侠士的尚气任侠,又有儒生的鸿鹄之志,亦有枯寂地伴于青灯古佛的“初为浮屠”经历,还有还俗以求仕进取却屡试不第的遭遇。闻一多先生一针见血地点评贾岛思想的复杂性:“形貌上虽然是个儒生,骨子里恐怕还有个释子在。”[2]贾岛曾对功名抱有幻想,愿不得遂难免黯然神伤,习佛修禅又使他能在特定机缘下超然物外,怀才不遇与沉浮得失铸造了他思想的丰富与个性的鲜明。因此,贾岛笔下所塑造的文学世界不仅渲染了婆娑世界的“苦道”,而且呈现出恬淡、幽渺、清奇、玄远等异趣风貌。

贾岛不仅日日攻诗自强,而且勤勉不辍地读书读史。他曾踌躇满志的奔赴前程:“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贾岛《早起》),无奈仕途歧路纵横,参加科考却屡战屡败,备尝场屋之苦。空余豪气,蹭蹬归来。一方面,命运的坎坷蹉跎让他辛酸失意;另一方面,君子“固穷”的意识也勉励他在文学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使对现实心灰意冷,贾岛却对诗艺创造充满热情:“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贾岛《戏赠友人》),在诗路上无悔前行。

贾岛即使遭受了饥寒交迫、贫病交加,行住坐卧间仍吟味不辍。《贾岛推敲》被编入苏教版与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此外,长春版初二语文教材也收录了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贾岛坚持苦思吟咏让人钦佩,其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也值得学生去学习。

因贾岛卓越不凡的艺术造诣,他在诗坛曾受到了热烈追捧与膜拜。诗客与读者们不仅对贾岛诗作反复品赏,而且争相传抄。据此,“贾岛时代”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三、“一吟双泪流”的寂寞悲情

贾岛身处动荡不安的社会,面对潦倒困顿的生活,观照风雨飘摇的人生,难以排解的幽情單绪,一吟双泪流地化作了穷而后工的创艺动力。古代文人素有锤字炼句、工于雕琢的传统,而且贾岛对人生有至深至切的体悟,尤以惨淡经营的方式苦吟悲叹。

贾岛生活于战乱频繁、时局未平的中唐,内忧外患使他的心灵惨淡凄怆,酿造了其满怀愁苦之思。他对人生有过怀疑愤懑的沉痛,亦有无可奈何的枉然,于是选择了远离纷扰乱世,苦苦寻求清奇的净土,不由自主地氤氲着清冷瘦硬的诗风与凄风苦雨的诗境,以情景交融的方式重构了凄婉卓绝的悲情世界。

其一,别情离绪的孤寂。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告别,谁都无法逃脱聚散无常的宿命。离别总让人黯然销魂,伤别的情思融进了孤寂的诗境当中:“孤屿消寒沫,空城滴夜霖。若邪溪畔寺,秋色共谁寻。”(贾岛《送韦琼校书》)“柳絮落濛濛,西州道路中。”(贾岛《送神邈法师》)生别已戚戚,何况再无重逢之时的死别。贾岛与孟郊之间交情极深,彼此惺惺相惜,当孟郊离世,贾岛肝肠寸断地痛诉悲惋之情:“兰无香气鹤无声,哭尽秋天月不明。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贾岛《哭孟东野》)

其二,残景废迹的萧索。贾岛借追古思今以表达历史兴亡的感慨:“沙埋古篆折碑文,六国兴亡事系君。今日凄凉无处说,乱山秋尽有寒云。”(贾岛《过苏秦墓》)亦有描绘残景废迹而吐露因无常幻灭的落寞:“草河径微微,终南对掩扉。晚凉疏雨绝,初晓远山稀。落叶无青地,闲生著白衣。朴愚犹本性,不是学忘机。”(贾岛《荒斋》)这首诗通过沉寂之境的烘托,充分点染了荒凉之意。

其三,幽冷峭拔的清奇。“北门杨柳叶,不觉已缤纷。值鹤因临水,迎僧忽背云。白须相并出,清泪两行分。默默空朝夕,苦吟谁喜闻。”(贾岛《秋暮》)片云独鹤的清远使其诗高步尘表。身处荒寒冷落的情境,创作虽多凄厉之调,但亦不乏清拔之气,甚至偶有闲雅之情。

岁月飘忽,诗人将寂寞悲情寄寓在了苍凉诗境里,绵延着深深的情韵与悠悠的禅意。

四、化悲为美的超然禅韵

佛教在唐代十分盛行,贾岛曾一度为僧,其参禅习佛的经历不仅奠定了他深厚的佛学修养,而且使其诗整体风格趋于清寂。他的诗作有直接借用佛学观念的:“蟋蟀渐多秋不浅,蟾蜍已没夜应深。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贾岛《夜坐》)诗中“双峰四祖”指禅宗四祖道信传法的双峰山。更多的作品如“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贾岛《寄华山僧》),宛转地传达禅意,渲染禅味,萦绕禅韵,凡斯种种,不仅能感荡心灵,而且能启悟深省。

“近来惟一食,树下掩禅扉。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贾岛《崇圣寺斌公房》)贾岛身心趋于轻安,谈玄抱佛以沉浸在“息机”的一派清寂中。

自贾岛勘破荣辱,忘机从淡。观照幻化飘零之物、清苦瘦硬之象,皆是生命的本然,不必抗拒,亦未曾厌倦,因与衰飒万象存在异形同构的关系,而有了“同病相怜”的亲切感,他将情思融入了寂寥的诗境:“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贾岛《下第》),甚至发现了清凉的新世界“料得逢寒住,当禅雪满扉”(贾岛《送僧游衡岳》),从而点染出清幽禅意与玲珑趣味。故此,内境外化的诗歌既让读者深感酸楚,又能味之无穷;既有清寂,又不乏安宁的禅悦。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贾岛《题李凝幽居》)这是一首绘声绘色的诗中有画之作,幽淡而别有格调,诗情引向了清悠禅境。此外,我们对贾岛“推敲精神”的深刻领悟,不仅适用于艺术创作,也启示教师们对语文教学工作的全情投入与精益求精,使“以文化之”的努力经得起推敲。

闻一多先生认为贾岛诗作有“化悲为美”的特质:“他却能立于一种超然地位,藉此温寻他的记忆,端详它,摩挲它,仿佛一件失而复得的心爱的什物样。早年的经验使他在那荒凉得几乎狞恶的‘时代相前面,不变色,也不伤心,只感着一种亲切、融洽而已。于是他爱静、爱瘦、爱冷,也爱这些情调的象征——鹤、石、冰雪。黄昏与秋是传统诗人的时间与季候,但他爱深夜过于黄昏,爱冬过于秋。他甚至爱贫、病、丑和恐怖。”[3]这种艺术思维正契合了佛教“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精神,沉重又轻盈地将人生之苦诗性转化为清远通脱的大自在。

贾岛在悲苦世界里对浮生幻影的感悟与追问,并能在一片空寂清逸中创艺幽然禅韵,达到诗性的超然和美学的升华。诗人的深思靜会与读者的涵泳体味在穿越千年时空仍能默然相契,陶然共忘地遁入神闲境远的禅家三昧。

注释:

[1](清)魏裔介.畿辅人物志序[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2][3]闻一多.唐诗杂论[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燕赵诗僧贾岛创作的禅意与艺韵研究”之成果(项目编号2018037)】

作者简介:余安安(1984—),女,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研方向为古代诗学与文论研究。

猜你喜欢

贾岛禅意
松子的梦
贾岛碰瓷
平天湖,禅意的水
歌声嘹亮
禅意东方
“木·陶”系列
禅意少年
禅意
贾岛推敲
驴背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