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职工在岗突发疾病死亡调查分析

2018-07-05冯丽娟施红生江华洲邱永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100081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铁路职工工种夜班

冯丽娟,施红生,江华洲,邱永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凑加快,公众普遍感觉工作压力加大,使身心紧张程度增加,这对一些患有慢性病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随着铁路不断强化从业人员人身安全风险管控,各单位作业类责任人身伤亡事故逐年下降,但职工班中突发疾病死亡事故日渐凸显[1],为此,铁路积极推进“铁路职工健康行动计划”,从在岗因病突发死亡规律研究、职业健康体检和预防性健康体检、健康档案完善、慢性病健康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7]。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职工在岗突发疾病死亡的原因和机制,对2014年至2017年铁路职工在岗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以期为更好地控制铁路职工在岗突发死亡率提供依据。

调查和统计分析表明,2014年至2017年铁路在岗突发疾病死亡情况整体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2016年增长尤为明显,2016年增长率较2015年增加16.3%。自2015年“铁路职工健康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健康管理和干预成效逐渐显现,2017年在岗突发疾病死亡人数较2016年有所减少,快速上升的势头有所遏制。

2 铁路职工在岗死亡情况调查

2.1 年龄分布

在岗死亡职工绝大多数为男性,占总死亡人数的98.8%。从年龄分布看,40岁以上死亡人数占绝大多数,占91.46%;年龄在46岁至55岁者更为集中,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0%以上,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年龄段死亡人数构成

2.2 岗位工种分布

工种资料分析显示,在岗死亡职工的工种主要集中在工务、车务、机务,占总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54.6%),不同工种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工种死亡人数百分比

2.3 死亡时间分布

(1)按照不同月份分布统计。对死亡人数在不同月份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部死亡人数中,上半年的死亡人数明显高于下半年,上半年死亡人数的峰值大都集中于二月和四月,下半年死亡人数峰值多数集中于十一月和十二月(见表2),总体来看,冬季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夏季。

表2 2014、2016、2017年不同月份死亡人数占比 %

(2)按照不同时间段分布统计。一天24小时死亡病例发生时间段的统计显示,发生在6∶00—11∶00的死亡人数最多,在11∶00—12∶00达到峰值,16∶00—17∶00又出现一个小回峰值。总体来看,白班作业死亡人数高于夜班。考虑部分死亡病例为夜间发生直至白天才被发现,确切的死亡时间无法考证;另外,由于铁路系统不同工种存在着不同的作业班制而且差别较大,不少发生在上午的病例实为夜班作业后,因而铁路职工在岗死亡病例发生在夜班及受夜班影响者更多。不同时间段死亡病例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时间段死亡人数分布

2.4 致死病因分析

死因分析显示,职工在岗突发死亡多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致,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因心血管意外致死人数明显高于脑血管意外致死人数。在岗突发死亡病例死因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在岗突发死亡病例死因 %

进一步分析白班、夜班死亡病例数据显示,与白班相比,心血管意外致死人数在夜班突发疾病死亡病例中占比更高、为82.9%(见表4)。此外,夜班心血管意外致死病例较多集中在冬季天气相对寒冷的中北部地区。

表4 白班、夜班突发疾病死亡占比情况 %

3 铁路职工在岗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在岗突发疾病死亡主要因心脑血管意外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是猝死发生的根本原因。与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慢性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除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外,最为重要的是血压、血糖和血脂各项指标的异常。

3.1 血压分析

在岗死亡病例血压数据如表5所示。比较死亡病例和一般职工体检血压数据,在岗死亡病例中高血压患者占65.8%,高于一般职工的50.07%,在岗死亡病例中Ⅰ级高血压占30.4%,Ⅱ级高血压占17.1%,Ⅲ级高血压占18.3%。在岗死亡人群中Ⅲ级高血压的百分比明显高于一般职工体检人群。在岗死亡病例与一般职工高血压分级情况比较如表6所示。

表5 高血压病例分级均值 mmHg

表6 在岗死亡病例与一般职工高血压分级情况比较 %

3.2 糖代谢、脂代谢分析

糖代谢指标统计结果显示,在岗死亡人员空腹血糖平均值为6.30 mmol/L,超过正常限值标准6.1 mmol/L;所有死亡病例中,空腹血糖受损人数占13.5%,空腹血糖值达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占20.7%。

脂代谢检查指标统计结果显示,在岗死亡人员总胆固醇平均值为18.57 mmol/L,总胆固醇升高和边缘升高者占45.4%,其中边缘升高占28.3%、升高占17.1%;甘油三酯平均值为2.491 2 mmol/L,甘油三酯升高和边缘升高者占50.8%,其中边缘升高占16.4%、升高占34.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值为3.061 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边缘升高者占33.5%,其中边缘升高占19.3%、升高占14.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体均值为1.339 7 mmol/L,男性均值为1.342 3 mmol/L、低于标准的男性占22.6%。

一般职工空腹血糖平均值为5.8 mmol/L,总胆固醇平均值为4.89 mmol/L,甘油三酯平均值为1.9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值为2.9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为1.32 mmol/L(男性)。在岗死亡病例与一般职工健康体检指标比较如表7所示。

表7 在岗死亡病例与一般职工健康体检指标比较mmol/L

由表7可知,在岗死亡病例的血糖、血脂检查指标均高于一般职工,其中血总胆固醇这一指标尤为突出。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前述调查分析可知,职工在岗突发死亡多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致,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年龄基本在40岁以上,一半以上病例集中在46—55岁,多数为工务、车务、机务人员。与白班相比,夜班作业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情况更多,亦集中在工务、机务、车务段人员,而且大都发生在冬季相对寒冷的中北部地区。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铁路职工在岗突发死亡率,铁路健康管理工作应重点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慢性病,特别是年龄在46—55岁的人群,重点关注的工种为工务、车务、机务人员,特别是夜班作业人员;在寒冷季节,加强中北部地区铁路局罹患心脑血管疾病职工的健康监护工作。

4.2 建议

(1)提高认识。铁路企业作为在岗突发疾病死亡事故的责任主体,应提高认识,树立职工健康即为生产力这一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职工健康管理和干预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健康管理、干预水平,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安全。

(2)加强宣传。健康宣传是保证职工健康的根本措施,通过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健康高风险职工及家属对疾病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其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水平[8],有助于提高职工对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判断的准确性和事故发生后现场急救的成功率。

(3)突出重点。健康管理工作应突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和干预,重点针对中北部地区铁路局40岁以上的工务、机务、车务一线职工,尤其是夜班作业的职工,在加强宣传教育、促使其提高防病知识和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远程传输、网络等手段,提高对重点职工的实时监测和健康干预。

(4)强化管理。在全路范围内完善职工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针对健康状况好、一般、较差的不同人群,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宣传。结合地域、年龄、工种和作业班制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监测和干预方案,切实提高铁路健康管理水平和改善职工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刘利涛.职工班中突发疾病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J].上海铁道科技,2017(4):104-106,103.

[2] 王红,刘昆.新形势下,对欠发达地区铁路健康管理工作的思考[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7,7(6):327-328.

[3] 曾菲菲,张野,熊建兵,等.铁路职工健康档案电子数据库与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的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12):1021-1024.

[4] 伍世平.铁路员工在岗因病突发死亡规律与对策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7,7(5): 262-263.

[5] 涂晓玲,詹晓蓉.铁路企业实施健康管理模式探索[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4):256,220.

[6] 叶立炜,宋清坤,黄荷,等.某地区铁路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7,7(5):264-268.

[7] 戈菲,江华洲,冯丽娟,等.铁路客运、工务职工慢性病健康干预试点调查[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6,6(6):305-308.

[8] 徐美芳,顾洁.健康教育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急救能力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4):370-373.

猜你喜欢

铁路职工工种夜班
5G通信技术在特殊工种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上夜班 升血压
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特殊工种,劳动保障当及时“成长”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
我能按照从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吗
加强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研究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
浅议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