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政助理要有“三颗心”

2018-07-02李士超

中国民政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公心虚心民政工作

◎李士超

在吉林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开展“大调研、大督查、大落实、拼搏奋斗年”活动之际,我随工作组到通化县快大茂镇进行蹲点调研,通过参与“当一周民政助理”“接一天访”等活动,以及跟乡镇民政助理、乡村干部群众朝夕相处,让我对做好基层民政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特别是我发现做好基层民政工作,民政助理必须要有“三颗心”。

一颗是公心。乡镇工作接触和服务的对象很大一部分都是村里村外的父老乡亲,有一些即使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因乡镇所辖地域相对不大,人口也不多,所以都比较熟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民政助理工作在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碍于感情和面子,在工作上就很容易出现某种“照顾”的情况,做出有违公正的事。而一旦私心作祟,在工作中优亲厚友,损公益而肥私情,或者搞看似公平的平均主义,肯定做不好工作不说,引起群众的不满亦属必然。在蹲点期间,有幸旁听了赶马河村低保三级联审会和青山村低保对象初审评议会,真实感受了民政助理的实际工作情况,整个联审、评议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普遍看重一个“公”字,应不应该给这个人上低保?家庭收入核算是否合理?保障金的多还是少?整个过程都在衡量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公心求公平公正。这给我的启发就是,做好基层民政工作,民政助理首先贵在有颗公心,“公者,去私也”,凡事分清公与私,公事公办、私情私理,在工作上如果任何时候都能坚持原则,做到一碗水端平,那么不合理现象、不公平问题就只会越来越少,百姓切身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就会让群众打心眼里信服。

青山村低保对象初审评议会上村民代表签字

一颗是真心。乡镇干部面对的工作对象基本都是普普通通、朴实率真的农民,在他们眼里,民政助理算是乡镇里一个不大不小的官,管钱、有权,而他们最讨厌的就是官儿们摆谱、端架子。俗话说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跟他们打交道,有一点虚伪造作他们都感觉得到,而一旦认为这个干部用鼻孔看人,人不“实诚”,那接下来的事就很难办,你调研座谈听不到实话,走村入户了解不到实情,费心费力也办不成实事。在这方面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太安村的民政干事,是位女同志,虽然很年轻,但在工作上一点也不“稚嫩”,在我们挨家挨户走访低保户的过程中,每到一户她都像走亲戚一样,热情打招呼,问长问短,跟村民一点不显生疏。正是因为她和大家感情处的好,工作基础打的好,使我们整个走访过程进行的非常顺利,这就是用真心换真心得来的。所以说,民政助理要想开展好工作,面对服务对象还必须时刻保持一颗为民爱民的真心,要真正和老百姓以心交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这样说话办事自然就会接地气,很容易跟他们把话说到一起去,把情融到一起去,最终把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一颗是虚心。基层民政工作点多面广线长,直接面对的服务对象千差万别,一些情况纷繁复杂。在实际工作中,总会有些事儿没有先例可供参考,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套用,需要当成“个案”去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年轻民政助理,如果思路不宽、知识不广、经验不足、办法不多,那一定很难胜任。通过这次蹲点,在跟乡镇党政领导、村委干部和村民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长期在基层生活和工作,有的从最基层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可以说见多识广,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面对疑难问题会为我们提供很多好的思路和方案。所以,民政助理要想真正做好工作,还需要戒除骄傲自满,拿出一颗虚心,多向乡镇领导请教,多与各地同行交流,多跟人民群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少出错误,少走弯路,工作起来就会更加自信从容、得心应手。

总之,做好基层民政工作,坚守一颗公心是前提,捧着一颗真心是基础,保持一颗虚心是保障。民政助理若能用好这“三颗心”,工作开展的一定会更顺利,民政服务对象也一定能更满意。

猜你喜欢

公心虚心民政工作
坚定履行新时代光荣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政工作综述
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虚心乃成功之要
时代民政工作怎么干?
莫以私事废公心
求知若渴 虚心若愚
“公心治理”释放善治效应
数说加强基层民政工作
巧布阵拜师
从经济视角看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