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梦龙教育观刍议

2018-06-30王家伦刘玉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冯梦龙

王家伦 刘玉

摘 要:冯梦龙等身著作中体现出他的教育观。他认为“学”的目的是为了“成个人”,“教”的目的是为了“爱人”;他崇尚学习,认为学无止境,必须惜时努力,勤奋学习;他认为“动”“静”结合的知识才是最有用的知识。

关键词:冯梦龙;教育目的观;教学态度观;追求知识观

作者简介:王家伦,苏州大学文学院;刘玉,苏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 苏州 21500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7-0017-03

冯梦龙(1574—1646),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苏州)人,出身名门世家。冯梦龙著作等身,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新列国志》《四书指月》《智囊》《折梅笺》《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冯梦龙不是典型教育家,但他的各类作品却体现了正确的教育观。为此,笔者特地检阅了魏同贤主编,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年出版发行的18册《冯梦龙全集》,初步整理分析如下。

一、教与学的目的:“爱人”与“成人”

《说文解字》释“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释“学”为“觉悟也”。古往今来,对教学的解释有很多,而冯梦龙认为“教”是为了“爱人”,“学”是为了“成人”。

1. 学为了“存心复性”。习的目的是什么?冯梦龙在《四书指月》中给出了答案:“圣贤教人学问,不过要人成个人。”这是他对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句话的感悟,他用更通俗的语言告诉世人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孟子认为,“求放心”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求放心”乃是寻求失落、放任的心灵,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在“求其放心”的语境下,《孟子》中“学”的目的在于“存心复性”。他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或恢复人之善良本性,这可说是儒家的大传统。

因此,冯梦龙说“圣贤教人学问,不过要人成个人”完全符合儒家传统。圣贤把学问传给后世也是为了子孙能够完善自己的人格,不仅是“人”,还要“成个人”。何为“成个人”?笔者认为,真正的学习是要让自己成为那个想要成为的人,能充分感受到自我成长的喜悦。因此,圣贤教人学问的唯一的或曰根本的目的就是教导后人追求心灵的旷达、境界的高远。

之所以能有此认识,是因为冯梦龙出身世家,无论是在家中的苦读,还是与文震孟、姚希孟等的交往,或者是数度湖北麻城的讲学会友,都在他身上留下了儒家的印记。他自己为了科举数十年苦读,读的主要又是《四书五经》。

2. 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他人的老师。那么,为人师者,该如何教导学生呢?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冯梦龙对这句话的理解颇有见地,他在《四书指月》中说:“好为人师,是上人之心;诲人不倦,是爱人之心。”

显然,孟子和冯梦龙对“为人师”都没有贬义。“好为人师”的关键在于一个“好(hào)”字。“好”字体现的是自我炫耀,自满自足,故步自封,不思上进。这种“好为人师”为的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贪图受人尊敬,甚至是训斥他人的虚荣而已。真正胸有雄兵百万的人并不急于露才扬己,倒是那些半瓶子醋自以为了不起,动辄喜欢做别人的老师的人,其结果是误人子弟,令人啼笑皆非。不仅如此,“好为人师”的人还往往自满自足,不思深造精进,结果是不但害人,也害自己。

“上人之心”,四个字解释了为何“好为人师”,因为这些人乐于凌驾于他人之上,将自己并不完善的想法强加于他人。别人接受时,他趾高气昂;别人拒绝时,他嗤之以鼻。冯梦龙对这类人的否定溢于言表。

冯梦龙更赞同的是“诲人不倦”。诲人不倦是有前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想对别人“诲人不倦”,必须先对自己“学而不厌”。只有自己的知识比较渊博,并且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谨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才能不知疲倦地教导别人,因为在教别人的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从而继续学习。

“爱人之心”表现出冯梦龙对“诲人不倦”的態度。教导别人并不是为了“上人”,而是为了“爱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炫耀教育者的学识,更不是为了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

做人,应当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对外,保持自己的气度,以谦卑的姿态与人相处;对内,以谦虚严谨的态度做学问,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一个智慧的人。然后,再去给别人“传道授业解惑”,这就是“爱人”。

冯梦龙的教学观来自于他的教学实践。很长时间内,他曾间断性地做过教师,他曾先后教过同乡浦姓、庄姓、陶姓,无锡吴姓、黄姓,乌程沈姓以及麻城田姓、陈姓以及刘、周、董姓等众多弟子,学生都很敬重这位饱学的宿彦名仕。更重要的是57岁那年以“岁贡生”的资格担任丹徒训导(大致相当于县教育局的副局长),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

二、学习态度:“有涯”与“无涯”

上文说过,冯梦龙从小好读书,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与封建社会的许多读书人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诵读经史以应科举上。虽然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态度。

1. 学无止境。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就是: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冯梦龙在《四书指月》中写到:“学无程途可限,若见为己及,便是自画”,表达了对孔子这句话的感悟。

“自画”的意思是自己限制自己。古语有云:“实墨无声空墨响,满瓶不动半瓶摇。”真正有学识的人会发现要学的知识实在太多,穷极一生也只能学到冰山一角,而那些只学到皮毛的人会觉得自己学富五车,已经看到知识海洋的尽头了。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说道:“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连苏东坡这样年少成名的才子,都有很多不知道的知识,都未参透许多做人的道理,数次被难倒。所以说人生在世,学无止境。

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为熊熊火焰,那就只有学习。”可见,人不光是凭借自己生来就拥有的一切,更应是凭借自己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拥有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如果只一味地耗费那一点天资,到最后只能成为又一位“方仲永”。

如今,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更应当谨记“学无程途可限”这个道理,发奋学习,珍惜时日。我们应该成为“要看到宇宙的疆界,也要永远看不到宇宙的疆界”的人。

当然,冯梦龙自身就是一个坚持不懈,不断追求的人。

2.“无涯”来自“勤”。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说:“富贵本无根,尽从勤中得。”这句话通俗地表达了勤奋的重要性。

冯梦龙在《折梅笺》中收录了这样一则家书:“我今命尔读书,无非欲其上进,耀祖荣宗,增光闾里耳。然隙驹易迈,须当焚膏继晷,百倍其功,不负师教,曲体亲心,无徒挫过时光也。勉旃,勉旃。”《折梅笺》虽然是冯梦龙收录他人信件编辑而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冯梦龙自己的观点。

这段勉学文字,可分为两层意思。一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读书;二是告诉孩子如何去做。这其中饱含了冯梦龙对读书的重视和对孩子成才的殷切期望。

在第一句中,意为读书首先能够让自己变得优秀,而后能够让自己的家族荣耀,再次能够让邻居们感到光荣。这是一个读书人发展成才的结果,以小家荫及大家。而第二句是告诫孩子如何做,必须要夜以继日,付出百倍努力,这样才能够不辜负教师的教诲,也不会浪费时间。其中有一词“焚膏继晷”,原出自唐·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本意指燃烧灯烛读书写作一直到第二天日光出现,今天形容夜以继日地勤读不怠。

众所周知,苏州历来读书风气浓厚,人才辈出。从唐伍德年间第一个状元产生起,苏州共产生了50位状元,为天下之最。其中,哪一个不是通过“焚膏继晷”得以耀祖荣宗!冯梦龙为苏州本地人,这种劝学思想正是受到当地读书学习风气的影响。文中所言勉学有据有方,感情至深,实为受用。

勤学思想在冯梦龙的作品中出现过多次,在《太平广记钞》中,冯梦龙讲述了姚元崇勤学的故事:“母劝令读书,崇遂割放鹰鹞,折节勤学,以挽郎入仕,竟至宰相。”当时已23岁的姚元崇竟然能够从一个喜欢打猎游戏、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人官至宰相。如此脱胎换骨之变,勤学是主要原因。

现在不少人不愿意学习,认为自己不再是记忆能力、学习能力的顶峰期;或者说生活中的其他诱惑吸引着他们。他们没有“割放鹰鹞”“折节勤学”的勇气和决心,不愿意更新知识,涉及陌生领域。进而日渐消沉,事业没有起色,最终湮没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审视自己的内心,从内心出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还应当树立“学不嫌迟”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当今,读书学习依然相当重要。大到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軟实力等,小到每个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都与教育这个途径密不可分。然而,在当今条件下,我们更要讲究科学学习,虽不必强求“焚膏继晷”,但取其精神是理所当然。

在冯梦龙看来,勤奋学习的人会活到老学到老,而那些学习态度不认真的人才会“自画”。

三、学习内容:“动”与“静”

《四书指月》中有这样一句话:“仁知非他,即人心之动静是也。人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此是仁知合一处。舍静求动,其流为术数之学;恶动求静,其流为枯槁之学。”这一段话是冯梦龙对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感悟。孔子的这句话本来是说“知者”和“仁者”的不同,古往今来有多种解读。而冯梦龙独辟蹊径,将“动”“静”之说应用到做学问上。

如果一味“舍静求动”,那么这类人的学问将是“术数之学”,即指古代用以推算未来、趋吉避凶的各种技巧、方法、算数之类的学问,显然缺乏能够触及人心的内容。

如果一味地“舍动求静”,那么这样的学问将是枯燥的、乏味的,没有任何理趣活泼可言。缺少智慧的学问就像是无源之水,死气沉沉,一味地强调仁义道德而不去思考,这样的仁义道德只会是一句空话。冯梦龙认为这两种学问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学问,就像“有水无山,有山无水,不成个世界”。

在冯梦龙的心中,动静结合的学问是“人生之常”。显然,冯梦龙对学习内容之“动”和“静”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孔孟儒家学说。这应该与他多次的湖北麻城之行接收李贽的“邪端异说”密切相关。在教学内容上,李贽反对传统教育独尊儒学,重政教和文事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做法,指出教育应该多元博采,儒道佛三教学说并重,而且讲学内容要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李贽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永远不变的真理,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的思想、观点、认识也会跟着改变,后世的读书人在学习时都有自己对知识进行取舍的权利。”可是,在目前的社会上,更多的是“舍静求动”的学问,或是“舍动求静”的学问,又有多少人能专心致志地全面研究学问呢?

冯梦龙在《古今谈概》中说:“夫人饭肠酒腑,不用古今浸灌,则草木而已。”这句话深刻地表现出冯梦龙对学习以及教育的重视。对冯梦龙的教育观,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窥探一二,虽然尚未发现他的完整体系,但我们仍可以看到明末清初时期一位文学家的教育观对现代社会的教育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晓东.冯梦龙[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3:69.

[2] 彭潮.李贽教育思想管窥[D].陕西师范大学,2013,(1).

[3] 宁永宁.李贽的自由平等教育思想浅析[J].科技信息,2009,(3).

责任编辑 黄 晶

猜你喜欢

冯梦龙
文学家冯梦龙的为官生涯
东周列国志
不见葱的葱味肉包子
东周列国志(4)重耳复国兴霸业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下)
不见葱的葱味肉包子
冯梦龙的谜语
明代好老师,帮学生用心良苦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智短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