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表情建构的和谐语境

2018-06-29常啸

新媒体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语境

常啸

摘 要 人际传播的效果,往往依赖语境。借社交媒体进行的人际传播的效果,也依赖语境。社交媒体语境的特殊性,赋予了人际传播以更多可能。这广泛的可能之一,在于网络表情在社交媒体中所建构的和谐空间。网络表情有着独立建构语境的功能,沟通的多方使用网络表情会消解敌对或其他负性情绪,网络表情建构起对话的和谐语境,左右了传播效果的达成。

关键词 人际传播;语境;社交媒体;网络表情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7-0027-03

1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此次研究基于微信默认表情对语境的建构作用。首先对“语境”概念进行界定。

语境的定义因学科不同、研究视角不同而有区别。本文着重考察传播学中的“语境”概念。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指出,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1]。这里的“语境”在传播学中也称为传播语境、传播情境等。郭庆光总结说:“所谓语境,在传播学中叫做传播情境。指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的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他人在场等;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2]

微信语境(或称社交语境)较之面对面传播的语境呈现出“语境消解”的特征。梅罗维茨指出,面对面的人际交往通常发生在边界明确的场所中,而社交媒體超越了时间、地点对人际传播的局限,对于依赖情境语境线索的人际传播来说,时空的消解意味着情境语境线索的消解。我们与社交对象处于完全不同的平行时空中,无法得知对方所在空间的物理特征及社会属性,彼此无法获得对方所在空间的语境线索[3]。

在微信中,传授双方因为语境的消解,往往造成信息传播的障碍和隔阂。而网络表情可以作为构建语境,特别是构建和谐语境的要素。

在此提出研究假设:

网络表情(以微信默认表情为例)在社交媒体中可以独立建构语境。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人际传播,使用网络表情符号,可以使传授双方在一个相对和谐的语境中进行言语交际。

2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2.1 实验设计

1)对微信默认表情进行归类,选取其中具代表性的3个表情,依其意义的正负性进行分类,共3组。如表1所示。

2)设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组,每组2人,年龄在22~26岁之间,依主题的正负性进行微信对话。对话中,实验组使用微信表情,对照组不使用微信表情。每组的A/a方知晓实验,另一方B/b不知晓。对话结束后对每组的B/b方进行访谈。如表2所示。

2.2 实验记录

见表3。

2.3 访谈记录

微信对话结束后,与各组的B/b方取得联系,进行面对面访谈,记录如表4所示。

3 研究讨论

实验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话题使用了不同的表情符号,受试者给出了对微信会话的感性体验。总结如下。

1)网络表情的特殊意义影响人们对语境的认知。有受试者提出,对于某些网络表情,解读出的意义往往与原意大相径庭。例如在1组的对照组中,受者由于极少看到传者使用“愤怒”表情,从而将其解释为超过“愤怒”意义的“非常愤怒”。有使用百度贴吧习惯的受试者举例说,微信表情“奸笑”源于贴吧表情“滑稽”,有色情意义,因此,与长期使用贴吧的朋友使用“奸笑”表情对方能会意为色情,而他人使用此表情则完全不具色情意义。

2)网络表情与文本的发送顺序会影响人们对语境的认知。在6个受试组中,有三位受试者指出,先发送文本,再发送表情,会让自己将传者的这个行为联系到生活实际:“说了一句话,然后再朝我摆个POSE/做个表情/卖个萌。”文本在前,表情在后的情况下,和谐情绪加强,反之,和谐情绪减弱。

3)网络表情出现在对话中会使受者捕捉到传者缓和负性情绪的意图。在面对面会话时,人们往往会使用非语言符号来缓和语言的负性情绪,例如“微笑着宣读规定”“轻声商量”等。受者往往能够捕捉到这些非语言符号(情境符号)。在实验中,受试者在回忆对话时都能总结出与之类似的体验。即使用网络表情是传者为了缓解文本内容的突兀、鲁莽而有意为之。2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者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使用了网络表情,受者能感觉到传者是为避免学校的通知信息太过生硬而惹人

反感。

4)网络表情的和谐语境建构作用集中在正性与中性话题,对负性话题,视其负性程度,作用递减。实验1组的两对受试者同时提出,仅仅是实验中的“冤枉我弄坏了他的手机”,还远达不到让彼此“愤怒”而深陷“敌对”语境的程度,网络表情在此次实验中作用较小,其原因是使用了负性较强的“愤怒”表情,替换为没有负性或是搞笑表情,语境将大大改观,“我甚至会认为他和我开玩笑”。但是,受试者特别强调,如果话题为“一方出轨”,那么无论使用哪个表情,都不会使双方平心静气地谈话。线上线下会话中,传受双方都有极端负性话题,在这种话题下进行交流,网络表情的和谐语境建构作用极为有限。

5)网络表情本质上是一种图片,多搞怪、幽默,信息被视觉化处理并传授,在接受意愿和感官体验上呈正面特征,因此对语境有着直接影响。实验3组的控制组被试者提及,看到“龇牙”表情,想到了现实情境下的传者表情,“龇牙”表情的效力等同于发送一张传者同样表情的照片。

4 研究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与讨论,提出以下研究结论:

在以社交媒体为中介进行的人际传播中,网络表情与和谐的语境存在相关关系,但受到话题的正负性及正负程度、语言和表情出现的先后顺序、双方对网络表情符号意义的特定解读等因素的制约。其中,话题的正负性与正负程度限制最为突出:网络表情在正性与中性话题中,对和谐语境有积极地建构作用,出现即和谐;而在负性话题中,网络表情对和谐语境的建构作用随着话题的负性程度加深而递减,当话题的负性程度达到阈值,语境建构作用消失。

5 结束语

当语言已不能在社交媒体承担全部交流意义,网络表情极好地补足了交流互动所需的情感参与要素。网络表情符号所代表的,是一代网民的创造力和文化活力,构成了极富时代特点的网络文化形态。这其中,有着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呈现出人际传播的新风向。社交媒体使人类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联通与协同,也延续着学界对实现无障碍、无隔阂、高效率、高效力传播的探求。社交媒体虽然缺失了面对面会话所拥有的语境,但却以其全新的生态内涵对交流与沟通提出了新的命题。网络表情对社交媒体语境的建构,隐藏着无穷潜力有待发掘。以网络表情为代表的这些新型传播要素,必将引领人类迈向新的传播阶段,跃上新的传播层级。

参考文献

[1]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7.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7.

[3]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1.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语境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基于语境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探析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