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标在幼儿园诗歌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018-06-29郭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教育价值图标

郭华

摘 要:“图标”是指能表现相关语言内容的小型图形标志符号,如图像和简单的文字符号。它具有凝练、形象的特质,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利用图标辅助诗歌教学,在幼儿园诗歌教学中有相当重要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诗歌教学 图标 教育价值 应用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内容里,诗歌深受孩子们喜爱,因为其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诵、记忆和表达情感,是幼儿园语言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之一。那么如何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诗歌内容,对诗歌的结构和句式进一步的理解和接受,如何能更好的进行幼儿诗歌教学指导,成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研究和摸索,我们发现:利用图标辅助诗歌教学,更利于孩子们学习与接受。

“图标”是指能表现相关语言内容的小型图形标志符号,如图像和简单的文字符号。相对于大图片来说,小图标是一种凝练、抽象的记号,而相对于汉字,小图标又具有形象、会意的特质,它是介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学习诗歌的载体。

一、实施以及使用图标进行诗歌教学蕴含的教育价值

1.采用图标的诗歌教学方式省时又省力

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制作大幅图片作为载体引导幼儿学习诗歌,这往往会花费教师很多精力,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要学会朗诵一首诗歌孩子们通常要跟念很多遍,在仿编、创编时仍然会感到有些困难。运用活动的多媒体课件则需要教师有制作课件的专业水平,平时也不可能经常运用。小图标的凝练、简明扼要,让大型教具不再耗费教师的过多时间,可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2.采用图标的诗歌教学方式利于幼儿的记忆和理解

图标具有简明扼要,生动简单的特点。运用图标教学,对于孩子们来说,更容易吸收与理解。幼儿的语言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对文字信息加以储存、运用的过程。孩子们虽然不认识文字,却可以从图标的内容中读懂诗歌的内容,方便幼儿深层次的记忆。

3.采用图标的诗歌教学方式利于幼儿了解诗歌的句式、结构。

凝练、形象的图标可以使诗歌中隐性的句式和結构简洁明了的呈现出来,这使孩子们的学习变得简单,清晰,对于诗歌结构和句式上的理解更容易,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的发展。

4.采用图标的诗歌教学方式利于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与以往同年龄段的幼儿相比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发起主动学习,运用图标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程度上的增加活动中的趣味性,孩子们对诗歌或文字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对知识的吸收也会更加主动。

5.采用图标的诗歌教学方式利于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差,刚开始的图标以图画的形式呈现,便与幼儿理解,通过时间和年龄的增长,慢慢过渡到符号,幼儿经历了观察、推理、思考的过程。通过看图标理解诗歌,再通过语言表达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6.采用图标的诗歌教学方式利于幼儿对诗歌仿编、创编

幼儿仿编、创编诗歌的活动,是诗歌教学引导幼儿创新的过程。在孩子们对诗歌形式已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图标,或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相关内容,或由孩子们自己画出联想内容,使内容具体形象呈现出来,便于同伴间相互交流,可以更进一步丰富创编内容。

当然,对于教师而言,图标有着更为广泛的作用,图标可以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程度,可以丰富诗歌枯燥、死板的地方,孩子们还可学习用简单的小图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了发展。同时,简明、概括的小图标与讲述的内容相对应,能有效促进孩子们分析、概括、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诗歌教学中图标的运用策略

1.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我们应针对孩子们不同年龄的特点进行图标的运用。

3-4岁的幼儿的思维认知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过渡阶段,经验不够丰富,抽象、概括水平较低,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

4-5岁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思维活跃,时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来理解文学作品。这时期的孩子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但概括水平还很低;

5-6岁幼儿记忆的有意性有了明显的发展,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概括能力增强,创造欲望比较强烈,理解能力不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在运用图标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的发展规律,我们在使用图标教学时应逐渐由形象符号向抽象符号过渡。比如小班诗歌《秋妈妈与果娃娃》“秋妈妈肚皮大呀,生下许多果娃娃呀!苹果、梨子和香蕉,还有石榴和葡萄,哎呀呀,哎呀呀,装也装不下!哎呀呀,哎呀呀,装也装不下!”中,丰富、绕口的水果名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在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具体形象、大而鲜艳的图标,当教师根据诗歌内容将各种水果图标从秋妈妈的大肚皮里一一排列出来,孩子们会觉得既有趣,又好玩,根据图标马上理解儿歌的内容进行朗诵。又如在:“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云彩和风儿》是一首意境优美、充满童趣大班散文诗,在开始的教学中,我们利用课件帮助孩子们理解与欣赏,但又发现课件教学的局限性,孩子们习惯依赖课件,一张张的欣赏也破坏了整篇散文诗的整体性。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们加入了小图标,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概括出每一句中的关键词,共同制作成图标,高度的浓缩与概括,这么多的内容,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小班诗歌教学中,教师制作的图标应该具体生动、颜色鲜艳,画面大而形象;到中班时,教师制作的图标开始简洁、概括,向抽象过渡;到大班时,图标的制作可出现简单的文字符号,图加文的形式更便于幼儿的表达。

(2)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层次与接收能力调整出示图标的时间。如:小班诗歌《大鼓和小铃》我们把图标出现在学习诗歌之前,逐一出小图标并请孩子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他们看到大鼓后面圆圆大大的图标符号会说出:“大鼓大大的,声音也大”,当看到小铃后的三个小逗号图标,马上理解:“小铃小小的,声音也轻轻地,快快的。”这样,在全都理解小图标后再进行诗歌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理解了儿歌的内容,还能够在朗诵时区分快慢与轻重。又如《月亮》是一首优美动听、充满童趣的散文诗,诗歌结构齐整,句式统一,适合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欣赏。“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小鸟说:月亮和我好;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青蛙说:月亮和我好;每一个脸盆,盛一个月亮,宝宝说:月亮和我好”。教师在运用图标教学时,可以在幼儿欣赏整篇散文诗后依次出示图标,不仅帮助孩子们对整首诗歌的句式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提供更多的图标还可以帮助孩子们进行仿编与创编。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小班诗歌学习中可以将图标出示在前,让孩子们先认识理解,再结合作品进行学习;到了中大班,图标的学习就可以出示在教学过程中,不破坏诗歌的整体美,在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与创造。

2.在活动延伸和区角中的指导策略。

(1)我们可以多投放一些较为简单的图标到语言区和书写的角落,帮助幼儿巩固、复习,方便孩子们在活动后仍然保持轻松学习的态度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如:大班诗歌《春天是一本书》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如何让孩子们理解:“春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一本彩色的书、一本会笑的书、一本会唱歌的书”,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图标加文的形式更能帮助他们理解整个诗歌中排比句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课后延伸活动中,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动物和色彩的图标,供孩子们创编。他们借助图标,很轻松的就仿编出了诗歌,并借助经验,创编出许多优美的诗句。即使不在教学活动中,图标也能可以使孩子们保持足够的语言学习的新鲜感以及积极的态度。

(2)在区域中还可以为孩子提供制作圖标的工具和材料,让孩子们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学习的图标,并根据图标创编诗歌。在语言区里,有孩子们和老师一同制作的,也有孩子们自由运用的图标。这样做对于老师而言,既省去了一大部分制作图标需要耗费的时间,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孩子们对于图标学习的态度以及接受程度。在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图标的制作后,不仅仅是对知识的领悟,学习上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复习效果。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运用图标进行幼儿语言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价值,将图标的教学方式引用到看图讲述、故事教学、歌曲教学中,效果也显而易见的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小图标发挥了不言而喻的桥梁作用。但在具体使用中各有不同的特点,还有待我们努力探索、不断总结。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教育价值图标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中国风图标设计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