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城市初中学生2000年与2014年体质比较研究

2018-06-29于可红

浙江体育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差值课外浙江省

刘 曼,于可红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

0 前 言

2000年和2014年是中国社会经济转折的两个大年:2003年是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开始呈现井喷式发展的起点,而私家车则是代表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突出标志;2014年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方式得出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年份(美国17.4万亿美元,中国17.6万亿美元)。这也是本文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年份进行比较的主要原因所在。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2000年与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报告,对2000与2014年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健康状况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及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体质测试监测点校),初中阶段13至15岁的学生,进行的体质测试态度与体力活动的问卷分析,分析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的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特征,从微观角度入手,试图找出初中生生活方式与其体质健康状况的关系。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浙江省城市初中学校13~15岁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初中学生2000年与2014年的学生进行体力活动以及体质测试态度的调查问卷比较,以及分析2000与2014年学生体质动态变化特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阅读法。阅读与分析了2000年与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以达到较为客观和全面地了解浙江省学生体质情况。

1.2.2 问卷调查法。通过留存的2000年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的调查问卷200份,并结合2014年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的学生体质测试态度与体力活动的200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1.2.3 数据统计法。通过SPSS与Excel软件对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浙江省2000年与2014年学生体质数据对比情况

我们分别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素质这三大类八项指标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如下:

2.1.1 身体形态(身高与体重)。 身高方面,2000与2014年,浙江省初中学生的身高每个年龄阶段均有所增长,男生增长幅度大于女生。人的身高发育与遗传、营养、体育活动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的青春发育有提前的趋势,表现在城市学生的身高发育出现了快速增长期有所提前,女生更明显2000年14比13岁身高增长2.2cm。到2014年相同年龄上有1.3cm的增幅,2014年与2000年相比又有提前成熟趋势。

体重方面,浙江省男女学生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男生各年龄段平均体重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女生,女生虽然都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且各年龄段的平均体重几乎都呈正增长,女生在进入青春期后,对自身形体美的意识提升也有一定的关系。

2.1.2 身体机能(肺活量)。肺活量作为反映学生胸廓发育水平和肺的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在青少年发育阶段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与2000年相比,浙江省初中学生各年龄段的肺活量均有升高,趋势明显。其中女生肺活量差值大于男生,女生14~15岁增长幅度最大。肺活量出现年龄最大值方面,男生差值最为明显出现在13岁,女生出现在15岁。肺活量的上升与耐力素质趋好有关。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一直都有800m或其它耐力测试的考试项目,这对初三年级会有较大影响`。

表1 浙江省初中(13~15岁)学生身高“差值”比较

表2 浙江省初中(13~15岁)学生体重差值比较

表3 浙江省初中学生肺活量“差值”比较一览表

3.1.3 身体素质。反映学生速度素质的50m跑方面,与2000年相比,2014年浙江省初中学生50m跑成绩总体呈提高态势,除男生13岁和女生13岁、14岁变化相对大一点外,整体呈现出微弱的上升。

表4 浙江省初中学生50米跑“差值”比较一览表

反映下肢爆发力素质的立定跳远水平,与2000年相比,2014年浙江省初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总体呈提高态势。在13~14岁这个阶段城男城女2000年到2014年呈上升趋势,但是在15岁这个年龄阶段,城男城女均出现下降。

表5 浙江省初中学生立定跳远“差值”比较一览表

反映学生力量素质水平的测试,男生13~22岁采用引体向上,而女生采用仰卧起坐。2000年与2014年相比,在引体向上,初中男生变化不大,女生在仰卧起坐上也是同样的现象。

表6 浙江省初中学生力量素质“差值”比较一览表

耐力素质的测试指标方面,13~22岁男生采用1 000m跑测试,13~22岁女生采用800m跑测试。城男在13到14岁中1 000m成绩有所提升,但是在15岁中出现出小幅度下降,城女800m测试中,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15岁的差值明显较大。在此阶段出现小幅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正处于初三学段,学习压力较之前压力陡增,虽有中考体育,但学习压力还是很大,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因此学生的活动时间较之前依然有所下降。

表7 浙江省初中学生耐力素质“差值”比较一览表

表8 浙江省初中学生坐位体前屈“差值”比较一览表

坐位体前屈测试主要反映学生的柔韧素质,与2000年相比,2014年浙江省初中学生柔韧素质总体呈上升趋势。男生增长幅度不明显,但女生增幅较大,在15岁增加最为明显,总的来说女生增长幅度较为明显。

2.2 2000年与2014年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测试态度问卷对比分析

2.2.1 2000年与2014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分析。如表9所示,2014年的学生相较于2000年的学生不喜欢课外体育活动有大幅增长。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究。是学生怕苦?还是我们体育教学出了问题,还是其他原因。

表9 2000年与2014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表(%)

如今,“但闻朝夕读书声,不见操场健身郎”的现象日益严重。国家虽然推行了“阳光体育”、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政策,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愿意程度大幅度减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时代的到来,日渐丰富的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学生用电子产品上网,玩游戏,来代替自己的课余消遣活动,“以静为主”的生活方式,包括学生课业负担重,学校只重视“主科”而忽视体育这样的“副科”,体育课不予以重视,包括大的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家长在选知名学校时,几乎不关心学校有几个体育老师、体育设施、运动场馆建设情况。这些因素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关心。

2.2.2 2000年与2014年学生体育测试态度情况分析。表10可以看出,升学评定与成绩挂钩是最能激起学生在参与中尽最大努力,说明对测试的真正意义不清楚,还是带有很大的功利色彩。在2014年学生体质测试中,学生在800(1 000)m测试的努力程度中,仅有31.5%的学生表示自己尽到了100%的努力,而其余68.5%的学生800(1 000)m测试成绩均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耐力水平状况,这也反映出被试学生把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当成是一种负担,在耐力素质的测试上,有的学生即使来了也不认真测试的态度。这就说明15年过去了,对体质测试方面的认知并没有实质性提高。

表10 2000与2014年学生体质测试态度情况表

2.3 2014年学生的睡眠、交通情况对体力活动影响分析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外部环境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营养、周围环境、生活方式、体育锻炼等。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生长细胞活跃,各种激素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各种营养的需求量也很大。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饮食规律、遵守作息时间、保持运动等。本调查研究的生活方式包括学生日常的睡眠与交通情况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2.3.1 睡眠情况。睡眠是人生十分重要的生理现象,少睡眠会使体质下降而抵抗能力减退,睡眠质量不好会导致精力不集中。睡眠的主要作用是为保护身心健康,使大脑和全身获得消除疲劳的机会;同时又可以为身体积蓄能量,补偿消耗的能量。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不仅直接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表11 2014年学生睡眠情况调查表

2.3.2 身体活动情况。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青少年儿童每天应至少进行不少于60min的中等强度以上的体力活动,也有学者建议每天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不得低于30min。青少年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也有助于预防一些慢性疾病。

表12 学生身体活动(交通)情况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浙江省2000年与2014的体质健康数据比较中,初中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总体都是呈上升的特征,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2000年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9 279.16元,2014年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40 393.00元,经济的快速发展, 学生的青春发育有提前的趋势。体重增长明显,意味着肥胖增长趋势明显。

3.1.2 2000年与2014年对比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分析得出,2000年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好于2014年参与情况。在愿意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吗这个选项中,2000年学生有52.80%选择了非常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只有0.50%的人选择了不愿意。而2014年的选择“不愿意”、“非常不愿意”以及“一般”态度的学生比例占到了45.4%。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降低,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3.1.3 在2000年体育测试态度问卷分析,哪种情况下你参加测试你会尽最大努力,升学评定与成绩挂钩是最能激起学生在参与中尽最大努力,在2014年学生体质测试中,学生在800(1 000)m测试的努力程度中,仅有31.5%的学生表示自己尽到了100%的努力,而其余68.5%的学生测试成绩均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耐力水平状况,指标有待于研究。

3.1.4 浙江省初中学生学习任务重,睡眠时间难以保证,由于学习等压力,有超过87.2%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8h,其中更有2.3%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5h。

3.2 建议

3.2.1 要树立“终身体育” 和“健康第一”的观念,提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丰富学校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感受,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

3.2.2 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2008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初中生睡眠时间应该达到9小时,高中生的睡眠时间要达到8小时”。但问卷调查显示,浙江省有超过87.2%的学生睡眠不足8h,因此,要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

3.2.3 保证学生充足的身体活动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使用主动的通勤模式(步行、自行车等),另外学校在保证体育课正常进行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每天进行1h的身体活动,以增加学生的身体活动量。

3.2.4 提高家长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家庭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学生的生活起居、饮食和休息是否规律,不仅取决于学生本身,还与家长的态度和观念有关。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马思远.我国中小学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3] 王香生,黄雅君.体力活动与健康:研究及应用[J].体育与科学,2008,29(6):76-78.

[4] 王超,陈佩杰.体力活动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8):43-49.

[5] 杜发强,樊晶晶.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与发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4,35(3):60-67.

[6]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7.

[7] 于可红,等,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8] 于可红,毋顺碧.中国、美国、日本体质研究比较[J].体育科学,2004,5(7): 56-57.

[9] 王香生,黄雅君.体力活动与健康:研究及应用[J].体育与科学,2008,29(6):76-78.

[10] 郭永春,于可红.我国学生1985-2015年体质健康研究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16,38(1):62-68.

[11]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12] 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人民网,2015-11-25.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差值课外浙江省
《初心》
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资料对比分析
小满课外班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2012年9月全国分省市焦炭产量
2012年9月全国分省市铁矿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