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充市脱贫攻坚工作经验的探讨

2018-06-29唐绮吴成辉彭昌家李峰元王婉秋罗军杜佳蔚高英李辉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8年3期
关键词:南充市贫困村贫困户

□唐绮 吴成辉 彭昌家 李峰元 王婉秋 罗军 杜佳蔚 高英 李辉

/1.南充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2.南充市植保植检站 3.南充市农业信息服务站4.南充市土壤肥料站 5.南充市蚕业管理总站

贫困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努力消除贫困更是各国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2000年9月,联合国召开全体成员国会议,189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庄严承诺:“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十亿多男女老少同胞目前凄苦可伶和毫无尊严的极端贫困状况”。“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强调指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政府的应有责任、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后发出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对此,全国各地开始了新一轮脱贫攻坚,并总结和报道了许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坚决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以精准发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指针》《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打好西部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等。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也是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是四川省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市州之一。南充市9县(市、区)中,有阆中、仪陇、嘉陵、南部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有1个国家级秦巴片区县(仪陇)和6个省级秦巴片区县(高坪、嘉陵、阆中、南部、营山、蓬安)。2014年,南充市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1 091户、577 772人、1 290个贫困村,贫困人口排四川省第3位。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中央、四川省委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天大的事、使天大的力、尽天大的责,百倍用心、千倍用力,众志成城、合力攻坚。2014~2017年,全市共794个村退出贫困村、脱贫4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0.0%降为1.5%。南部县、蓬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嘉陵区、仪陇县和高坪区“摘帽”工作已通过省级验收评估。在2016年四川省脱贫攻坚考核中,南充市名列第一。

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督查与信息工作培训班、秦巴山区产业扶贫研讨会、四川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四川省政协“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工作推进现场会、四川省就业扶贫推进会、四川省“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和四川省现代文化惠民扶贫培训班以及教育扶贫现场会等多种会议在南充市召开,为全国和全省提供了脱贫攻坚借鉴经验。为了深入推进南充市脱贫攻坚,继续为全国和全省创造脱贫经验,笔者在全市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探讨出了南充市脱贫攻坚主要做法和成效及其特色经验,以期为南充市、四川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提供参考。

1 脱贫攻坚 成效显著

1.1 着力强化基础支撑,坚决确保脱贫保障更实更牢

南充市始终把基础夯实作为脱贫攻坚的先决条件,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着力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难、用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

1)锁定住房安全持续发力。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宜改则改和不贪大求洋、不大拆大建、不举债负债“三宜三不”的原则,严守建筑面积不超标、自筹资金不超额、质量标准不降低“三条底线”,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9 252户、易地扶贫搬迁52 341人、地灾避险安置5 329户(见表1)。

2)锁定基础设施持续发力。按照“一路二水三网”的思路,全力抓好村社道路、安全饮水、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市100%的村通硬化路,100%的村安全饮水达标,全面建成12个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332个乡镇电商服务站,74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017年3月,全省“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在仪陇县召开。

3)锁定公共服务持续发力。按照“政策兜底、资源下沉、阵地前移”的思路,共建成贫困村卫生室969处、文化室911处。强力推进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全市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探索建立政策扶助、基金援助、社会赞助“三大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关心关爱常态化、防止辍学网格化,全市无一学生因贫辍学、无一家庭因学致贫,2017年5月,全省教育扶贫现场会在南部县召开。

表1 南充市脱贫攻坚2014-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和地灾避险安置完成情况

表2 南充市脱贫攻坚2016-2017年建成贫困村脱贫奔康产业园和带动贫困户及户均增收情况

表3 南充市脱贫攻坚2016-2017年高标准脱贫产业带建设情况

表4 南充市脱贫攻坚2016-2017年扶贫基金筹集情况

1.2 着力强化产业培育,坚决确保群众增收更快更稳

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长短兼顾、种养结合、三产联动,努力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

1)全覆盖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在所有贫困村市场化运作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通过返租倒包、劳务承包、入股分红、入园务工等方式让贫困户全部入园、稳定增收。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建成贫困村脱贫奔康产业园876个,带动贫困户57 201万户,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见表2)。

2)高标准建设脱贫产业带。坚持扩面连线、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西充-南部-仪陇、高坪-蓬安-营山”和嘉陵脱贫产业带,统筹推进特色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村风文明建设,共覆盖68个乡镇560个村,其中贫困村165个,带动贫困户15 450户(见表3)。

3)大力度发展短平快增收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到户,有针对性地实施“四小工程”,全市新发展小庭院、小养殖、小买卖、小作坊2.1万户,确保贫困户每户都有1~2个骨干增收项目,确保当年见效、当年增收、当年脱贫。

1.3 着力强化机制创新,坚决确保扶贫效率更高更优

始终把机制创新作为脱贫攻坚的活力源泉,实现贫困群众与已脱贫群众共同兼顾、财政投入与金融信贷共同参与、政府主导与社会帮扶共同发力。

1)建立脱贫后扶机制。制定《“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实施方案》,坚持贫困群众脱贫后扶持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帮扶力量不撤,对2014~2017年已脱贫人口全面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扶持,实行产业培育、设施配套、政策支持、技能培训、干部帮扶“五跟进”,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2)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大幅增加市、县两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按20%的增幅逐年递增,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参与,全面推广“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信贷投入+保险托底”等模式。截至2017年底,全市“四项基金”总规模达10.43亿元,其中,教育扶贫基金4 736.30万元、卫生扶贫基金4 734.21万元、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68 128.4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26 788.00万元(见表4)。2017年5月,全省金融精准扶贫现场会在仪陇县召开。

3)完善社会帮扶机制。在认真落实贫困村“五个一”(1名县以上领导联系、1个帮扶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1名村党组织“第一书记”、1名驻村农技员)全覆盖的基础上,对588个贫困户超过20户的非贫困村全覆盖选派1名“第一书记”、1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同时为每户贫困户落实1名结对帮扶责任人。深入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脱贫攻坚在行动”和企业帮村、界别帮点、委员帮户“三帮活动”,引导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社会团体开展结对帮扶、资金援助。大力实施“归雁计划”,回引1 190名乡友企业家、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动脱贫,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

1.4 着力强化决战决胜,坚决确保攻坚责任更紧更严

始终把压实责任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保证,坚持以最严的暗访督查、最严的考核约束、最严的问责追究,强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

1)把挂帅出征贯穿始终。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最关心的事、最后的堡垒、冲在最前方“三种意识”,全面推行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一月一调度,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一周一调度,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一天一调度,严格实行市县领导分片包村、蹲点督导、评估检查,做到高频率研究部署、高密度调度推进、高强度暗访督导。

2)把挂图作战贯穿始终。市县乡三级干部办公室全部挂出“脱贫攻坚作战图”,严格实行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按照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坚持每日一通报、每周一挂牌、每月一现场、每季一拉练,实地督导查进度、实地观摩查标准、实地验靶查履职。

3)把挂责问效贯穿始终。推行“日暗访、日通报”督查工作机制,坚持每天进村入户暗访、全程录像录音、原汁原味通报、全面跟踪整改。实行纪检、组织、扶贫“三方联动”考评问责推进机制,对未完成任务的地方和部门,坚决实行“目标考核一律一票否决、有关领导一律就地免职、追责问责一律从重从严”的“三个一律”问责机制,坚决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到底。

2 抓特色工作 积扶贫经验

2.1 聚焦稳定增收抓产业扶贫,“五方联动”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的模式走在前列

针对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无门路、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胆量“五无”问题,坚持党政引导、龙头带动、群众主体、金融支持、合作社组织“五方联动”,用抓工业的思维和市场经济理念,在所有贫困村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让贫困户全部入园、稳定增收。

1)建立龙头企业招引三级统筹机制。乡镇无法招引到龙头企业的由县级统筹,县级无法统筹到的由市级统筹,确保每个园区都有一个有实力、懂技术、有市场的农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业主大户、农村能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2)完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下成为业主大户或家庭农场主,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到户资金、产业扶持基金、小额信贷资金等政策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享受分红。对实在不具备条件建设园区的,采取“飞地扶贫”等方式,让贫困户以政策资金入股等方式“异地入园”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3)创新产业发展风险防范机制。在100个贫困村试点建立“扶贫保险+风险基金”的风险防控机制,每个村建立10~30万元的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并引入保险机构承保,一旦发生信用风险、种养风险,先由保险公司理赔,再由风险基金补助,增强贫困户在发展产业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解除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4)发挥专家及团队技术支撑作用。为充分发挥好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队在产业扶贫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全覆盖开展好所有贫困村技术扶贫工作,全市按照“配优配强、专业精准”的总要求,组建市县两级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队10个、专家人数373人,选派贫困村驻村农技员1 554名,增派非贫困村农业技术巡回指导小组213个,分产业、分区域、分级别组建农业综合技术服务团队409家,并构建市县乡三级联动立体网络服务体系,如市、县(市、区)分别设立扶贫专家QQ群、加入四川省扶贫在线手机APP,专家通过QQ群和手机APP为贫困户解答有关扶贫政策和技术难题等,大力推广“下沉式”科技扶贫经验,无缝对接产业技术需求,科技创新运用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已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各种深度合作40余项,获得农业科技发明专利3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和南充市科技进步奖13项,引进新西兰猕猴桃以及柑橘晚熟品种春见、不知火、沃柑等农业科技新品种110余个,大型现代农业加工实施设备170台(套),建设科技创新运用示范基地1 066.67 hm2,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脱贫奔康产业园”发展模式受到时任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批示在全省推广。2016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以“南充:产业脱贫有章法”为题,对产业扶贫的“南充模式”作了专题报道。2017年3月23日,《四川日报》以“让贫困群众挺进产业链”为题,对南充探索的“脱贫奔康农民产业园”模式进行了报道。2017年5~6月,《光明日报》多次宣传报道南充脱贫奔康产业园经验。2017年7月22日,《光明日报》以“产业扶贫:模式创新在路上”为题,对南充创新产业扶贫机制作了报道。

2.2 聚焦责任落实抓督查暗访,“日暗访日通报”暗访督查机制走在前列

针对脱贫攻坚基层走形式、搞过场、上热下冷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亮出暗访利剑,强力推动落实。

1)组建一支专业暗访队伍。由南充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牵头,按照“熟悉扶贫政策,能敏锐发现问题,能开出精准处方,敢于较真碰硬,能够吃苦耐劳”的标准遴选优秀干部,组建12个暗访组专职每天开展暗访。

2)建立一套暗访督查流程。按照“靶向确定目标,直接入户走访,到村实地核查,跟踪检查乡镇,现场研究整改”的“五步工作法”,暗访组每天直接进村入户与贫困群众面对面对话,事前不打招呼、事中不要陪同、事后不准接待,记者全程参与、全程录音录像。

3)构建一套反馈整改机制。暗访发现的问题当即反馈给所在县(市、区),要求问题严重的乡镇党委书记必须在全县大会上作检讨。南充市脱贫办每天编发一期《每日快报》,原汁原味对暗访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问题整改时间为1~2个月,到期后回访问效;对整改不到位的,移送市纪委监委予以问责。

截至目前,南充市脱贫办已走遍了全市所有的乡镇,编印了《每日快报》325期,梳理并督促整改了各类问题6 000余条,强力推动了工作落实。这一做法,得到了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的肯定性批示。2016年9月5~8日,全国扶贫督查与信息工作培训会在南充市召开。2017年9月,《经济日报(内参)》刊发了南充暗访督查经验,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批示在全省推广;2017年9月2日,《光明日报》以“为脱贫攻坚建立‘体检’制度”为题,对南充暗访督查的经验进行了报道推广。

2.3 聚焦群众主体抓思想引导,“三大行动”教育引导机制走在前列

南昌市把贫困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的实施主体,扎实开展技能扶贫、文化扶贫、法治扶贫“三大行动”,做到扶贫更扶志扶智、输血更生血造血。

1)开展技能扶贫壮底气。依托全覆盖的“农民夜校”和职教资源、定点机构、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而异,定制化培训贫困群众,一对一帮助实现转移就业,做到培训一人减贫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创业一人带动一片。2017年9月,全省就业扶贫推进会在南充市召开,南充市“聚焦就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就业扶贫经验在四川省推广。

2)开展文化扶贫提志气。常态化、持续性、全覆盖开展脱贫政策、文明新风、习惯养成、自力更生、感恩奋进“五项教育”,深入开展孝老敬亲、忠厚诚信、勤劳致富、创业自立、庭院洁美“五项评比”,引导形成懂感恩、明礼义、知奋进的良好氛围。2017年4月,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培训会在南部县召开。11月10日,以“繁荣农民艺术、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四川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在南充顺利开展。

3)开展法治扶贫扬正气。大力实施十个服务站点维权做后盾、百名知名律师把脉助发展、千名政法干警进村促和谐、万名法治干部入户结穷亲的“十百千万”工程,扎实开展法治教育、纠纷调处、权益保护工作,贫困群众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学法、知法和守法氛围日益浓厚。

3 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

2018年是南充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坚持将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决战决胜、不胜不休,坚决完成“阆中、营山2个县摘帽,7.8万人脱贫,411个贫困村退出”和“全市基本脱贫”的年度目标,确保再战再胜、连战连捷。

3.1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按照“2018年基本脱贫、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小康”和“不落下一户一人”的要求,深入实施精准脱贫“千日攻坚”行动,在扶贫规划、政策措施、工作力量上紧密对接全面小康要求,高点切入、高标推进。坚持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等重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动态监测和后续扶持,对已退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面开展“回头看”“回头帮”,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3.2 集中力量攻克堡垒

立足当前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特征、新变化,把“更加注重深度贫困攻坚、开发性和保障性扶贫并重、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作为主攻方向,围绕住房、产业、就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七大重点集中攻坚。进一步注重均衡发展,把贫困村(户)与非贫困村(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共享发展成果。

3.3 全面补齐工作短板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在精准摸排的基础上,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分类建立台账,针对“脱贫困难户、返贫户、返贫风险户”开展工作,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聚焦短板发力,对住房安全保障情况、教育医疗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覆盖摸排,建立问题台账,落实到户到人,确保逐户整改,逐户销号。

3.4 大力培育脱贫产业

鲜明“发展产业才是脱贫攻坚根本出路”的导向,围绕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大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确保贫困村村村有园、户户入园、人人增收,为贫困群众真正找到一条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路子。实行精细化管理,将贫困村脱贫奔康产业园管护情况、贫困户入园率、入园贫困群众增收情况作为考核内容。对产业扶贫实行“一周一挂牌、一周一通报”,对推进迟缓的限期1个月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予以严肃问责。

3.5 深入开展作风治理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四川省关于“作风建设年”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无死角、零遗漏,逐项制定工作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全面系统清除作风问题形成根源,标本兼治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特别是紧紧抓住、盯住突出作风问题,强化暗访和问责,推动各级责任主体真正沉下去把工作做实,坚决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猜你喜欢

南充市贫困村贫困户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南充市顺庆区:从严推进就业培训领域系统治理
南充市:党建引领 促进社保高质量发展
有惊无险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