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教学探究

2018-06-28陈润青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幼儿文学学前教育中职

摘要:《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可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为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但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任科教师可能会出现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教学设计无从下手等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构思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促进任科教师的教,服务学生的学,切实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幼儿文学;教学;探究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分为上编、下编两个部分,上编侧重于幼儿文学文体知识学习,下编侧重于作品表达技巧训练,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上编部分的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幼教工作,必须了解幼儿心理、熟悉幼儿情趣、掌握幼儿语言,这在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这门课程一般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为后面学习《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幼儿教师口语》奠定基础,同时和这两门课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幼儿园五大领域中“语言”领域的知识能力体系。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可以提升幼儿文学理论素养,具备阅读欣赏幼儿文学的能力,能够改编或创作幼儿文学作品,为胜任幼儿语言课程教学提供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因此,开展《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教学探究,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教学目标可以根据课程教学标准、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实际等方面确定。《幼儿文学实用教程》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文学基本素养,使学生具有幼儿文学鉴赏能力”,而且本门课程是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课程,学生在幼儿园从事语言教学的内容以儿歌、幼儿诗、幼儿故事、童话居多。因此,《幼儿文学实用教程》的知识目标可以定为结合幼儿文学作品,通过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理解幼儿文学各种文体的概念、特征、类型等基本知识;能力目标是通过方法指导与反复练习,具备阅读鉴赏幼儿文学作品能力,能够创作简单的儿歌、幼儿诗与幼儿故事等;情感目标是通过阅读感悟,在体会作品的真善美与幼儿情趣中,培养职业兴趣,塑造职业性格。根据教学目标进一步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儿歌、幼儿诗、幼儿故事以及童话的概念、特征;教学难点为利用文体基本知识进行阅读欣赏和创作。

二、 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的热情较低,很少主动去预习,最多是利用早读课读一读,上课时比较被动。但学生喜欢阅读幼儿文学作品,在师生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动氛围中,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一是阅读教学法,通过对概念、特点以及作品等多种形式朗读,加深学生的理解,降低不预习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案例教学法,围绕案例开展教学,能够实现知识能力迁移,锻炼学生的阅读欣赏与创作能力。其他教学方法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

三、 教学内容的处理

根据学前教育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接受能力,分类组织教学单元。第一章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具体作品,对幼儿文学的含义、接受主体、特征和作用进行说明,从整体上认识幼儿文学,为后面的文体学习奠定基础。后面六章学习儿歌、幼儿诗、幼儿故事等文体,要求掌握每种文体的概念、特征、类型、阅读欣赏和创作方法,是根据文体划分章节的内容学习。这是课本的横向知识结构,也是课堂教学的顺序。但根据知识的分类,也可以进行纵向分类,一是以概念、特征、类型为主的文体理论教学,占的比例较大,二是以阅读欣赏和创作为主的实践教学,占的比例较小。

四、 教学构思与设计

因为是素质理论课程,所以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课程内容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案例、视频、音频以及学生的见习活动等。对于文体理论教学,主要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开展教学,学生的接受过程是感知、理解、巩固提升,由易到难。

1.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初步进行感知,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2. 教师与学生互动,指导点拨,将知识细化与提升,同时结合课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板书,理清脉络,便于学生全面掌握。

3. 针对教学的重难点,通过朗读作品,探究案例,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突破重难点的教学。

4.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延伸,如儿歌、幼儿诗等视频、音频观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开拓学生的视野。

5. 归纳总结学习的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通过以上5个步骤的学习,能够较好地认识、理解幼儿文学各类文体的概念、特征、类型等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对于阅读欣赏和创作的实践教学,可以按照从案例中来再到案例中去的原则开展。首先,从案例中来,学生阅读案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阅读欣赏或创作的方法,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指导和帮助。其次,将总结出的方法运用到其他案例中,学生可以分组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接着展示完成情况,教师点评或小组互评。最后,布置作业,比如阅读一篇幼儿文学作品,写一段评价的话,或者创作一篇作品。通过作业巩固学到的知

识、掌握的方法,锻炼能力。在整个实践教学中,以方法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和创作水平。

五、 教学组织与实施

幼儿故事在幼儿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习这一章时,需要达成的知识目标是理解掌握幼儿故事的概念、特征、类型;能力目标是能够阅读鉴赏与创作幼儿故事;情感目标是感悟幼儿故事的文学魅力,培养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兴趣。重点在于理解掌握幼儿故事的概念、特征、类型;难点在于如何利用文体基本知识去阅读欣赏和创作。开展幼儿故事文体理论教学:

1. 感知环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回答幼儿故事的概念、特征、类型。教师与学生互动,细化提升知识,板书知识结构。

2. 理解环节,学生朗读幼儿故事作品,从概念、特征、类型等方面探究作品,教师指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3. 总结环节,总结幼儿故事的概念、特征与类型,完成课后练习题。开展幼儿故事阅读欣赏与创作教学:

1. 学生结合幼儿故事的文体知识,阅读幼儿故事《张老师的脸肿了》,探究故事的结构、情节以及人物描写,总结阅读欣赏与创作方法。

2. 将总结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的幼儿故事作品当中。比如学生分组阅读欣赏或改编幼儿故事,接着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3. 通过阅读训练或创作训练巩固知识能力。

六、 考核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采取过程性评价(60%)与结果性评价(40%)相结合方式。过程性评价以评价量表方式进行,评价的指标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应变能力、合作意识、探究意识、情感态度、作业完成等方面,分为4个等级,由学生本人和小组共同完成。结果性评价,以期末笔试方式进行,强调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运用,属于量化的考评结果。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对于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将来的教学都具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应该坚持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互动中掌握,在探究中提升,课堂主角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究实用有效。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形象化说明的就不做理论深究,能归纳总结的就抓关键点,也就是化繁为简,通俗生动。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可以借助作品朗读、视听资料等,利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既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亚南,朱海琳,赵彦.儿童文学与幼儿语言教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

[2]韦苇.儿童文学基础知识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3]方卫平,王昆建.兒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陈润青,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市合浦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幼儿文学学前教育中职
论幼儿文学启蒙教育
幼儿文学童趣课堂实施策略初探
强化幼儿文学“二次创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