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2式手枪与警用转轮手枪射击颅骨模型的入出口形态比较

2018-06-28徐在华王亚飞

刑事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板警用牛皮

李 浩,李 瑾,徐在华,时 楠,王亚飞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南京 210046)

利用人体枪创弹道学关于弹头的致伤机制和不同类型弹头致伤效应的理论,可对颅骨中弹后弹孔形态进行分析,这有助于确认枪击案件的某些事实,例如:为确定射击方向、距离、角度提供信息,确定射击者与受害人的相对位置,判定自杀还是他杀,推断射击发射枪弹种类和重建弹道、鉴定损伤程度等。这同样具有法医学研究意义,对于枪案现场的重建起着重要作用[1]。

国产92式手枪和警用转轮手枪在警用枪械配备中均较为常见,且都可配用9 mm枪弹进行发射,但杀伤力不同,因此本研究选用该两种手枪,在相同距离下对仿真颅骨模型进行试射,观察子弹射入口、射出口形态,记录结果并分析。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设备

仿真颅骨模型(主要材质为191树脂),牛皮(选用黄色和深棕色牛皮,代表不同肤色的人体,以便比较不同色泽的皮面弹孔形态的差异),新鲜牛血,92式手枪,警用转轮手枪,两种枪配用的9 mm手枪弹若干发,明胶、橡胶手套,摄影机(松下DVX-200,拍摄参数:分辨率1920×1080,50M,120帧),光源(三基色排灯,参数色温5600K,100W),佳能7D单反照相机,三脚架,比例尺,胶带等。

仿真的颅骨模型由皮肤-头盖骨-脑构成。使用的模型材料为合成树脂颅骨(其外形、硬度、脆性等与真实颅骨较为接近),选用1 mm厚的牛皮作皮肤,用明胶作脑组织。使用2 mm厚的海绵,将它放在皮肤与颅骨之间模拟颅骨外部皮下组织(外部海绵),将它切割成块状。使用9 mm厚的海绵,将它放在颅骨和脑之间(内部海绵)[2]。在250 mL新鲜牛血液中加入5000U肝素抗凝剂配制实验血液,并加入适量抗生素保存,使用时分别涂抹在内部海绵(2 mL/cm2)及外部海绵(10 mL/cm2)上。

1.2 操作方法

将准备好的颅骨模型放进纸箱内,为避免射击气流对实验产生的影响,两种手枪在距离颅骨模型2.5 m处,垂直颅骨颞部方向各射击4枪。将摄像机(每秒150帧)固定在三脚架上,放在靠近颅骨模型的位置并使用光源斜侧方向配光,记录并观察颅骨碎片飞溅动作。

2 结果及分析

2.1 颅骨模型材质的影响

在预实验中发现,因实验采取的射击距离较近,弹头所具有的动能较大,如果颅骨模型材质密度较大、硬度较高时(例如:塑胶),92式手枪射击后模型容易发生破碎,无法观察到射入口及射出口形态;如果射击在硬度适中(例如:191树脂)的模型上,均呈贯通枪弹创,可以观察到射入口及射出口形态。

2.2 92式手枪射入口、射出口形态特征

92式手枪射击颅骨模型入口形态特征:创口呈圆形,符合垂直射入人体特征,创口直径约7 mm,略小于子弹口径(9 mm),这是由于金属弹头进入有弹性的皮肤组织时,能稍向周围推挤,当弹头穿过后又略回缩,且受伤后的皮肤也略有收缩,因此直径略小一些[3]。牛皮创缘不能完全合拢,创口周边有局部组织缺损,这是由于弹头高热烧伤及破坏作用所致。创口周围2 mm宽度可见微红色冲撞轮,这是由于弹头高速旋转进入牛皮及海绵,首先挤压牛皮,再摩擦表皮,进一步将周围组织挫碎,形成圆形冲撞轮(挫伤轮)。创口孔洞内缘有黑色擦拭圈,是由于子弹进入牛皮时,弹头从枪管内携带出的火药残渣、烟灰、枪油、弹头披甲上附着的与枪管膛线摩擦形成的金属碎屑,它们一起在创口的内边缘上,形成擦拭圈,见图1、图2,深棕色牛皮表面的弹孔擦拭圈依然可见,但冲撞轮不易辨识。

图1 92式手枪射入口1(黄色牛皮)Fig.1 QSZ92’s bullet-entrance wound 1 (cowhide)

图2 92式手枪射入口2(深棕色牛皮)Fig.2 QSZ92’s bullet-entrance wound 2 (dark brown cowhide)

揭下牛皮及浸血海绵,可见颅骨模型呈圆形孔状骨折,孔径约8 mm,而模型内板则出现沿创口周围向颅内碎落,有明显的内板斜面,形成漏斗状创口,并有约2 cm长的放射纹6条,以及以弹孔为圆心的同心圆辐射纹,见图3。

图3 92式手枪射入口2(内侧)Fig.3 QSZ92’s bullet-entrance wound 2 (inside)

根据脑颅骨折原理,当暴力作用的面积小而速度快时,由于颅骨局部承受的压强较大,故具有穿入性,常致洞形骨折,骨片陷入颅腔;若作用点面积较小而速度较缓时,则常引起通过着力点的线状骨折[4]。

92式手枪射出口形态特征:近圆形孔洞直径约3 cm,创口周缘由内向外呈喇叭状层裂,内板孔小,外板损伤大,有明显外板斜面,呈漏斗状,并发现有较长的线条状放射裂纹,见图4。有时由于弹头进入组织后行进状态改变,在射出口与骨板的碰撞作用力面积增大,因此射出口会沿着放射裂纹发生大面积破裂,此时射出口呈现不规则孔状骨折,若将颅骨模型碎落的骨片恢复原位,仍然可见射出口直径约为5 cm,见图5。

弹头通过明胶脑组织,到达枪创管的末端,撞击到较硬的内板,速度有所减弱,作用力由内向外,因此创口直径较大。

图4 92式手枪射出口1Fig.4 QSZ92’s bullet-exit wound 1

图5 92式手枪射出口2Fig.5 QSZ92’s bullet-exit wound 2

2.3 警用转轮手枪射入口、射出口形态特征

警用转轮手枪射击颅骨模型入口形态特征:创口呈近圆形,创口直径6~7mm,略小于子弹口径(9 mm)。牛皮创缘不能完全合拢,创口周边有局部组织缺损,创口周围2 mm宽度可见微红色冲撞轮,创口孔洞内缘有黑色擦拭圈,见图6、图7,深棕色牛皮表面的弹孔擦拭圈依然可见,但冲撞轮不易辨识。

较92式手枪射入口而言,转轮手枪射入口创缘形态略显不规则,接近圆形。92式9 mm手枪弹采用铅钢复合式弹心、全金属披甲的枣核形弹头结构,弹头质量8 g,枪口初速为(360±10) m/s[5],因此,对有生目标的杀伤作用较大。警用转轮手枪9 mm手枪弹为低侵彻杀伤弹,采用铜披甲平头弹头,弹头由弹头壳、塑料芯、铅芯、密封片组成,弹头质量为4.5 g,枪口初速为(220±10) m/s[6]。两者枪口动能有差异,可能是导致警用转轮枪的射入口边缘破损不均匀,形态略显不规则的原因。

揭下牛皮及浸血海绵,可见颅骨模型呈圆形孔状骨折,孔径约8 mm,而模型内板则出现沿创口周围向颅内碎落,有明显的内板斜面,形成漏斗状创口,有少量辐射纹和放射纹。

打开颅骨模型,可见内部浸血海绵向颅内洇散出血,呈连续片状较均匀地分布于颅骨内板表面,并沿弹头经过的路线彼此连贯相接,枪创管的始端可见碎小骨片,见图8。

图6 转轮手枪射入口1(黄色牛皮)Fig.6 Revolver’s bullet-entrance wound 1 (cowhide)

图7 转轮手枪射入口2(深棕色牛皮)Fig.7 Revolver’s bullet-entrance wound 2 (dark brown cowhide)

图8 颅内洇血及碎小骨片Fig.8 Intracranial blood and broken bone fragments

警用转轮手枪射出口形态特征:射出口为近圆形孔洞,创口周缘由内向外呈喇叭状层裂,内板孔小,外板损伤大,呈漏斗状。与92式手枪相比,并未发现有明显的线条状放射裂纹,射出口孔洞直径约1 cm,层裂区宽约0.5~1 cm(见图9、图10)。而92式射出口孔洞直径约2.3 cm,层裂区宽约0.3~0.5 cm,也即转轮手枪形成的射出口孔洞小,层裂区宽,同时也未见有大片崩落破碎的骨片。

图9 转轮手枪射出口1Fig.9 Revolver’s bullet-exit wound 1

图10 转轮手枪射出口2Fig.10 Revolver’s bullet-exit wound 2

枪弹造成的孔状骨折在射入口处产生内板斜面以及在射出口处产生外板斜面,这种颅骨内外板斜面的特征直接指示射入口或射出口位置,所以也作为确定射击方向的依据[4]。本实验的结果验证了这一依据。

2.4 颅骨碎片动态摄像

从录像记录的颅骨模型中弹的瞬间画面(图11、12)中可看出,颅骨碎片飞溅方向与弹头飞行的前进方向一致,能量较大的92式手枪弹所致粉碎骨片的数量多,骨片体积大,骨片飞溅速度快、距离远;警用转轮手枪弹所致粉碎骨片数量少,骨片体积小,骨片飞溅速度较快、距离近[7]。

图11 92式手枪射击颅骨模型摄像Fig.11 Skull model shot with QSZ92 pistol

图12 警用转轮手枪射击颅骨模型摄像Fig.12 Skull model shot with police revolver

3 结论

本实验结果证明,92式手枪和警用转轮手枪射击颅骨产生的射入口比射出口面积小,反映了近距离射击产生的颅骨枪弹创伤典型特征,可以根据枪弹造成的孔状骨折在射入口处产生的内板斜面以及在射出口处产生的外板斜面等具体形态和大小来进一步区分发射枪支是92式还是警用转轮手枪。

实验选用的仿真颅骨模型基本上可以再现枪创特征,摄像结果也可印证子弹能量大小导致的碎片飞溅状况,表明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基本可以满足枪击头颅案件侦查实验的某些需求,服务于利用法医学和枪创弹道学理论技术开展的现场重建。

[1] 任嘉诚,徐华 . 实用法医弹道学[M].北京 :群众出版社,2004:121-142.

[2] RUBIO A, ESPERANÇA P, MARTRILLE L. Backspatter simulation: comparison of a basic sponge and a complex model[J].Journal of Forensic Identif i cation,2014,64(3):285-303.

[3] 陈康颐 .现代法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94-597.

[4] 张圣轩,时凯. 法医骨损伤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261-267.

[5] 杨金耀. 中国低侵彻枪弹家族的新成员—9mm低侵彻杀伤手枪弹[J]. 轻兵器,2005(12):10-11.

[6] 李浩,朱景伟. 警用9毫米转轮手枪弹头弹壳痕迹的检验[J].净月学刊,2013(1):51-57.

[7] 李浩,李楠. 关于国外1例颅骨模型枪击实验的进一步分析[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2):90-92.

猜你喜欢

内板警用牛皮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用好“四种方法”提高警用犬对“吐”指令的服从性
车门内板质量控制研究
汽车顶盖侧横梁内板开卷落料模设计
车门内板冲压成形分析及制件优化
汽车后围内板成形工艺优化
警用执法车辆计量检定测试系统设计
隔山牛皮消、耳叶牛皮消和戟叶牛皮消中四个C21-甾体苷元含量比较研究
01 警用无人机应用热点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