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车站地下过街通道布置形式研究

2018-06-27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过街环岛进站

张 旭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建院,710043,西安//工程师)

为响应城市规划及城市道路规划的要求,方便市民出行,地铁地下车站大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地下过街通道。

1 地铁车站地下过街通道布置形式

1.1 设置要求

(1) 应结合规划条件的设置。根据客流分布和道路规划情况,车站过街通道一般应设置在道路宽40 m以上、周边用地已实现规划且客流密度较大的区域。西安的城市主干道规划宽度一般为40~60 m,其两侧多规划为商业金融及居住用地。可见,建在西安城市主干道的地铁车站应尽量设置地下过街通道。

(2) 应结合站位条件的设置。地铁车站一般跨路口设置或位于路口一侧。过街通道应结合车站站位、道路现状及规划等情况设置。可直接连接2个出入口通道,从而形成过街通道。当站位远离路口时,可不设置过街通道,但车站出入口应分布在道路两侧,并形成站内过街。

1.2 地下过街通道的布置形式

1.2.1 站内过街通道

(1)非付费区内加设过街通道(见图1)。在非付费区内设置活动栏杆,将进站客流与过街人流分开。通道宽度不小于1.8 m,即可满足过街客流通行。此改造形式适用于已运营车站。以已运营的西安地铁1、2号线车站为例,原来乘客需通过车站安检机才能从非付费区过街,使过街客流与进站客流交叉影响,极不便利;在非付费区通道内增设栏杆后,过街客流和进站客流分流。这样,过街客流既不需通过安检,也不会与进出站客流交叉。这样改造对运营无影响,且功能分区明确,但减小了进站客流走行通道的宽度。改造应考虑车站规模。由于西安地铁1、2号线车站设计标准较低,车站宽度较小,故改造时应保证进站通道宽度不影响正常进站客流的通过。

图1 非付费区内加设过街通道

(2)加宽车站宽度,增加过街通道(见图2)。加宽通道,将原通道仅作为进站通道,将加宽部分做为站内过街通道。这种形式较为灵活,可根据客流量计算通道加宽量,既不影响车站非付费区通道宽度,其进站客流与过街客流也无交叉。由于破除既有侧墙的风险较大,对运营影响也较大,故仅有车站主体尚施工的车站才具备改造条件。加宽改造应注意避让或搬迁车站周边的既有管线。

图2 加宽车站设置过街通道

1.2.2 站外过街通道

(1)在地铁出入口之间设置过街通道(见图3)。该形式适用于跨路口设置,且在十字路口4个象限均设置出入口的车站。具体在平行于车站主体方向设置过街通道,将2个象限的出入口相连。与站内过街模式相比,该过街通道可缩短过街距离,减小内部改造的影响,使过街通道与进出站客流完全独立分开。此过街通道应结合规划条件设置。如规划道路宽度较小,周边客流密度较小,可不设置。

图3 出入口间设置过街通道

(2)环形过街通道(见图4)。该形式适用于在路口一侧设置的车站。具体为在靠近路口一侧的2个象限出入口通道上做连接通道,在路口另一侧的2个象限仅设置过街出入口,并将连接通道连通,形成环形过街通道。西安地铁3号线太白南路站就采用了此种过街通道模式。该车站位于已建成区,周边规划建设基本完成,居住及商业客流密度大,车流量及人行过街流量较大,具备设置过街通道的必要性。改造后,其4个象限的出入口完全贯通,乘客过街非常便利。

图4 环形过街通道

1.3 特殊车站站位过街通道

(1)站位位于环岛处的过街通道。设置于环岛中的车站,非常有必要设置过街通道。环岛四周车流量较大,故行人若在地面过街则非常不便。如结合地铁设置过街通道,则可极大方便行人过街并保证其安全。环岛处车站设置过街通道的模式一般采取放射性形式,环岛四周各个地块均应考虑过街,但应根据周边规划及客流密度增减出入口个数。以西安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站为例(见图5),车站位于环岛下方,且在环岛内设置了4个出入口。环岛周围有4个街区,缺少地面过街措施,现利用车站出入口兼设过街通道以连接4个地块,并将过街出入口设置为T型口,则不仅可兼顾道路各个方向的客流,而且全面提升了行政中心片区的过街服务水平。

图5 行政中心站过街通道

(2)地铁出入口与市政地下盘道相接(见图6)。

当车站设置在既有地下过街盘道一侧时,可将既有过街盘道与地铁出入口相接以便行人过街。西安地铁2号线钟楼站就是利用既有市政过街通道实现过街的成功案例。钟楼站位于西安城市中心——钟楼下方,地下已有市政过街盘道。地下盘道的8个出入口可到达各个方向的地面,并有2个出入口与商业体相连。车站通过增加通道与地下盘道相连,并适当改造了既有盘道出入口,使地铁出入站客流可通过地下盘道过街。此做法利用既有设施,相应改造工程量较小。在实施时应注意保证既有市政设施在改造时的结构安全性,并减小对地下盘道正常通行的影响。

图6 钟楼站出入口与既有地下盘道相接示意图

2 车站地下过街通道设置时需注意的问题

2.1 车站不适宜设置过街通道的情况

(1)如车站站位所处地段的道路规划宽度仅为20~30 m,且周边客流密度较小,则不宜设置过街通道。

(2)如道路下方管线埋深很大,难以搬迁且难以避让,则不宜设置地下过街通道。

(3)车站附近既有人行天桥过街功能完善相当完善时,也可不增设地下过街通道。

2.2 地下过街通道应避让管线

城市主干道下方常有较为密集的地下管线,故过街通道应设置台阶或坡道以避让管线。过街通道避让管线时,应综合考虑需下沉高度及通道长度来确定具体方案。当设置台阶局部下沉避让管线时,台阶虽占用通道长度较小,但乘客走行不便,舒适感差;当设置坡道避让管线时,需考虑起坡点位置与管线标高关系。为保证人行舒适度,坡道坡度应为1%~5%。

2.3 结合城市市民出行特点考虑过街通道及配套设施

由于新建城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大多并不完善,其居住人口较少,且多为到厂区及开发区的通勤客流,故地铁过街通道应结合公交站点设置,并应在过街出入口周围布设公共自行车停车位。临近地铁车站的区域也可不设置过街通道。

2.4 特殊地形地貌处的过街通道

西安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地貌较为平坦,其城市道路顺直,便于设置过街通道。

对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地城市(如重庆市),道路上下坡较多,其地铁车站修建存在较大风险。车站多为埋深较大的暗挖站,其出入口与通道高差较大。为提升市民服务出行的便捷性,设置过街通道十分必要性。通道多设置在行人过街不便的车站,一般为暗挖通道,并设置上下行扶梯。重庆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长度大多在100 m以上。设置过街通道还解决了超长通道的安全疏散问题。

3 地铁过街通道与车站运营管理的关系

3.1 车站运营与过街通道分区管理

西安地铁运营时间为6:00—23:00。而过街通道作为市政辅助设施,应考虑全天昼夜开放。这具有一定安全隐患。

(1)对于在站厅设置的过街通道,为保证过街通道在车站结束运营后的正常使用,应在过街与非付费区相连处设置分隔措施。一般采取活动型分隔栏杆(应加高并有固定措施)或安装防盗卷帘。在安装分隔栏杆或防盗卷帘时,还应加设值班室及监控设备。

(2)与地下盘道相接的过街通道,应在其与地下盘道相接位置安装防盗卷帘,以分隔通道与车站运营区域。

3.2 地铁过街通道内的空间利用

地铁过街通道一般较长,可在通道内设置便民服务设施或加设公共卫生间,以提高地下设施社会效益及服务水平;也可在通道内设广告灯箱;还可结合周边地块规划预留接口,为远期规划预留结合条件。

4 结语

地铁车站的地下过街通道,能有效提升市政设施服务水平,是顺应城市建设发展趋势、适应城市规划发展要求的。本文论述了地下过街通道的常用设置模式和特殊条件下的设置情况,分析了设置过街通道时需考虑的问题,为其他地铁车站过街通道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1] 许原骑, 庄迎春, 孙单智.中小城市地下过街通道系统规划设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2):231.

[2] 王睿,杨大伟,张玉.西安市地下交通规划利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10):144.

猜你喜欢

过街环岛进站
行走环岛高速,感受开放的魅力
涡轮环岛破解双车道环岛交织冲突难题
有愧于雪的纯洁(外一首)
进站口上下行载频切换时引起ATP制动问题分析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地心游记(四)一位向导
市政道路过街管施工的质量控制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列车进站警示功能接口电路的分析
行人穿越人行横道临界间隙研究*
骑车环岛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