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训练策略提升“语用”品质

2018-06-26李生辖

新教师 2018年4期
关键词:我为人人品析凡卡

李生辖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界的共识。但是,在具体的“语用”训练实践中,问题却不少:有的忽视学习规律,品析操之过急;有的训练导向盲目,文本价值缺失;有的缺乏方法引领,运用能力低下……因此,优化训练策略,提升“语用”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品析策略:变“急火”为“文火”

品析,即以文本语言为依托,通过朗读、鉴赏等方式,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在品析中感悟,在咬文嚼字和联系上下文语境中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正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往往过于心急,使用的是“急火快炒”,结果“出锅”的“菜肴”并不理想。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个句子时,先用课件出示这个句子,指名学生说“这一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说出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教师接着问:“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种境界?”学生答:“耐人寻味。”教师追问:“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学生说了几个句子,如“街上有一个广告,我看了很是耐人寻味”等。以上品析效果并不好,“语用”是关注了,但对于词语内涵的理解明显因“心急”而肤浅。品词析句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不能用“急火”,而应用“文火”慢“焖”,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慢慢渗透,那样才会“入味”。另一位教师教学这篇课文时,先在课件上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然后问:“这个句子很好懂,谁来说说它的表面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引导:“你们说得有点味道了,但这样还不够,请联系课文语段,说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德国人眼里是怎样做到的?”学生读文,对养花奇特的德国人进行讨论。教师跟着点评:“德国人养花真有味道!”接着继续启发:“除了养花,德国人可能在哪些方面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学生豁然开朗,很快有了说法:“德国人在资助、卫生等其他方面也可能会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及时点评:“是啊,简单的八个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居然被我们品出这么多的韵味,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学生齐答:“耐人寻味!”教师板书,学生读该词后再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教师要求学生尽量拉长声调,读得“有味道”一些。这位教师的教学不急不躁,注重语句内涵的挖掘,通过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深层探究,学生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越品读越有韵味。这样“文火”教学,学生的品析能力渐次提高,语感逐步增强。

二、补白策略:变“负补”为“正补”

补白,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对课文没有直白表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与说明。它有利于链接文本,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和心理距离,深入文章内核,透彻理解文章的内涵。但是,补白如果不依附文本价值,就会陷入“负补”的窘境。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句:“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有两个省略号意味深长,一位教师引导学生这样补白:“这是一篇反映旧社会黑暗的文章,这是一封永远无法送达的信,尽管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但注定他的命运是悲惨的,请对最后一个省略号进行补充——当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做礼拜结束后回来时,凡卡的梦又会变成怎样的残酷现实?”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挨打”段落,把凡卡在梦中怎样被打醒、打哭、流血直至被打死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瞠目。这样的补白,虽然是关心了凡卡的命运,也进行了“语用”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却是让学生再一次领略冷酷无情和残暴,有传播负能量之嫌,可谓“负补”。文本内容的补白,要围绕文本价值的核心,传播必要的正能量,变“负补”为“正补”。假如上面的教学,教师能在补白前关注文本价值,不指引学生往“悲惨”里说,而是往“甜蜜”里引,效果就不一样了。教师的导语可以换成:“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请补充一下,凡卡在梦里会与爷爷出现哪些温馨的场面?”学生就会结合“美丽乡村、守夜、砍圣诞树”等段落的写法,写出若干有趣、乡村味浓的生活小片段。如:“凡卡回到乡下,一跨进家门,爷爷就呼唤着他的小名,高兴地把他搂在怀里。忽然,一只老鼠从桌底下窜出来,沿着墙根儿跑。爷爷和凡卡同时叫起来:‘捉老鼠!捉老鼠!”这样的补白,不但丰富了文本“苦”中有“趣”的生活情境,而且让学生感知了以“趣”衬“悲”的表达方法。这样的“语用”训练,传播了正能量,是补白中的“正补”。

三、延展策略:变“打滑”为“滑翔”

延展,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教学任务基本达成后对已学知识有意识的巩固和提升。好的延展训练,既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但是,延展训练如果缺乏方法指导,学生的思维和言语能力就容易“原地打滑”,“语用”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的“负荆请罪”这部分内容后,出示了一道延展训练题:“负荆请罪”这件事传开了,人们可能会怎么说?请写一写。有的学生写:“人们赞颂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宽大胸怀,也称赞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由于学生没有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只进行浅白的“口语式”写话,导致思維和言语水平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打滑”,没有品质性提高和根本性的“起飞”。延展训练要力避“原地打滑”,应在习得文本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创新。在上个例子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感受人物形象”这一单元训练重点,对好作品与差作品进行有效的比较品评,学生就会有所顿悟,言语质量就会显著提高。如一个学生这样写:“秦王眼睛一闭,仰天长叹道:‘没想到廉颇会负荆请罪啊!现在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强强联合,国力大增,我们暂时不能轻举妄动,否则会吃不了兜着走啊!”这位学生的叙述既有“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等课文语言的引用,更有自己“强强联合、吃不了兜着走”等的创意表达。同时,对秦王是怎么说话的还加上“眼睛一闭,仰天长叹”等人物逼真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这些表述既简洁凝练,又结合单元训练重点,体现了人物形象,其言语领悟和运用水平明显比前一例胜上一筹。这样的延展进行了“仿用”和“创生”训练,不仅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让学生习得语言表达技巧,是延展训练的“真飞翔”,其“语用”品质有明显的“质”的跃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

猜你喜欢

我为人人品析凡卡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油站红哥张志祥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