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观的文化底蕴

2018-06-25张晓峰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传统文化

张晓峰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次提出了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建设美丽中国。代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生态观。这其中涵盖了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汲取了中国古代传统儒家和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至今仍然合理和有益的元素,为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生态文明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210-03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人民生活和民族未来的大计。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彰显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美丽中国的创新发展执政理念。自古以来,农业就是中国立国之本,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国古代伟大的先哲们把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诞生了生态哲学。以儒、道两家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的生态伦理观中的“知畏天命”“取之有度”的节用思想和“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以及道家生态伦理中的“道法自然”“物我同一”“天网恢恢”的思想,不仅是中华五千年生态文明史延续发展的价值基础,更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养分和无穷宝藏。

一、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与十九大生态文明观

中国传统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内涵丰富,其通过对“天”与“人”关系的辨析和论证,得出了儒家式的人本生态伦理。规定君子要“知畏天命”,与自然和谐共处;对待资源要“节用”,取之有度;并且对大自然要怀有乐山乐水的情怀。这些观点与十九大生态文明观的内容高度契合,折射出其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

(一)“知畏天命”的生态敬畏观

儒家創始人孔子通过“天”“命”“知天命”和“畏天命”的概念逐步阐发,奠定了其“敬畏天命”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石。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首先,定义了“天”即自然之天。其次,孔子认为,天生人,人受之与天,固有“天命”,进而规定“天命”即自然(包括天地人)规律。孔子还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认为君子必须具备“知天命”的美德。儒家的生态伦理意识不单单体现在“知天命”,而更重要的则体现在“畏天命”。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3]因此,“知命畏天”是儒家规范君子人格具备的条件之一。

儒家“敬天畏命”生态观的最大意义在于,把“天”和“人”结合起来,并且放到一个生态大系统内来思考,从维护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与生态平衡的角度,体现人生与万物的联系和沟通,提倡人们要敬畏天命,树立高尚品格,更好地顺应自然。同时这样的“天人合一”也是中国人的传统宇宙观。这一观点认为,天地、万物、人类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其中天地是这三者的根源,没有天地,就没有自然万物和人类,正是因为有了天和地,才有世间万物和人类。因此,“敬天畏命”思想与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4]的基本方略高度吻合,人和自然是合为一体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恩赐,只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造福子孙后代。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核。

(二)“取之有度”的生态节用观

儒家生态伦理观还体现在其的“节用”观思想中,孔子曾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5]意思是用鱼竿代替鱼网,用箭射鸟而不破坏鸟窝。反映了儒家观念中反对乱砍乱捕乱杀,并且对自然资源保持一种节用的态度,简单而深刻地揭示了儒家的生态资源节用观。荀子也曾说:“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6]用“节流开源”概括出要保持自然资源持续发展,要节约用度,不可过分消耗自然资源。同时,儒家提倡的“节用”观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行为约束,而是同其“爱人”“惠民”的政治伦理思想紧密相连的道德规范。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气。”[7]认为要治理千乘之国,必须做到谨慎,诚信,节用,仁爱和不违农时。同时,儒家还倡导“仁民而爱物”,朱子云:“物,一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8]。表明了人对物的取用要做到有节有时,讲求掌握一个“度”。人与物(即人与自然)想要达到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度”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儒家这一生态观符合十九大中提到的“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9]的方针,同时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美契合,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智慧的结晶,为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和节约型社会贡献了有效的方案。只有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把握适当的“度”,才符合人类长远的利益发展。

(三)“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观

千百年来,儒者们实践儒家生态伦理的同时,还培养起一种“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通过欣赏和赞美自然风光,来达到开阔眼界、汲取涵养的目的,形成了一种以生态伦理观念为价值取向的审美意识。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0]认为人把自己的性情赋予山水,使山水人格化。如果人能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顽固观念,而重新思考生命,一切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孔子把“乐山乐水”与培育仁人志士联系起来,作为培养儒家理想人格的一项道德规范,进一步证实了儒家对生态伦理的重视,把生态伦理教育完美地融入传统道德教育之中,要求君子做到仁民、爱人、乐水。用自然和人性的共通之处,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并且怀着一个挚爱之心去感悟自然万物,从而达到生命的升华,实现从领悟自然的本性到领悟人的本性的过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1],而对于“绿色”的着墨更是多达15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身怀“乐山乐水”生态情怀,对于绿水青山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确树立“绿水青山”理念的必胜信心,为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

二、道家的生态伦理观与十九大生态文明观

在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文明中,道家的生态哲学思想视角独特且自成一体。其存在着“道法自然”“天网恢恢”“物我同一”的深层次生态学,为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识度,也为十九大生态文明观提供了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

(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

道家哲学的核心是“道”,倡导建构一个“万物将自化”[12]的自然而然的社会。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3]在这里,老子提出的“道”是一种宇宙本源,是永恒的终极实在,具有普适性和规律性;世间万物遵循“道法自然”的共同法则。这里的“自然”与“人为”相对,是指一种排除外部强制力量可以顺其自然的状态:即本性使然。同时,老子认为宇宙“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14],表明人和自然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而这“四大”共同遵循的规律是“自然”,即它们都是定然生成和发展的。这样道家的生态平等观才得以真正确立起来。

道家由此阐明了“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道生万物,众生平等,万物生长皆遵循自然规律并依照自然规律发展。人类应遵循万物的本性去爱护、利用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不应肆意破坏自然界,打破自然界原有的平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5]由此可见,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是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资源开发应遵循的理论依据和价值规律,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底蕴。

(二)“物我同一”的生态价值观

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的“物我同一”生态价值观,囊括了“人与天一”和“物无贵贱”两种生态伦理。庄子向往回归自然,认为“人与天一也”[16]。本质上,“天”与“人”是相互依存、互相交融的;人类作为万物一员,并没有优于其他物种的超常规地位存在,两者在价值上是完全平等的。这样,庄子从“人与天一”自然推出“物无贵贱”。由此可见,道家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是把人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本为一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7]天人和谐意即“物我同一”,亦即“物化”之“天乐”境界。[18]

据此,道家“物我同一”的生态价值观同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不谋而合,折射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角度出发,人类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把自然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加强环境保护,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共荣。

(三)“天网恢恢”的生态整体观

道家创始人老子还提出了一个“天网恢恢”的生态哲学命题,老子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19]他认为自然界原初就是一张“天网”,这张网尽管看似疏散,实则布局严谨,没有匮缺。这张“天网”是维系自然界中的天、地、人的纽带,有着维护宇宙运行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天网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20]老子把“天网”比喻成拉开了弦的弓一样,高低可调,这一点揭示了“天网”运行平衡之道。新旧的系统平衡的不断更迭,使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从而保证了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正是老子生态伦理观的真正归宿。从这一点可以折射出十九大生态文明观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实现生态平衡,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

综上所述,十九大生态观与中国古代生态哲学在认知上和价值上高度契合。儒家的生态伦理观中的“知畏天命”“取之有度”的节用思想和“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以及道家生态伦理中的“道法自然”“物我同一”“天网恢恢”的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生态哲学,可以为其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导,配合其发展出更为深刻、更切近中国文化土壤的生態伦理思想,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输入了重要文化给养。通过探索十九大生态文明观的文化底蕴,不仅有利于构建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同时对于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创新发展的党建生态也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提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2][3]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篇第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 1980:12.

[4][9][11][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5]杨伯峻.论语译注(述而篇第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

[6]黄建军.荀子译注(富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篇第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

[8]朱熹著.四书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0]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篇第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

[12][14]梁海明.老子(三十七章)[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

[13]梁海明.老子(二十五章)[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

[16]方勇.庄子(山木)[M].北京:中华书局,2010:6.

[17]方勇.庄子(齐物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6.

[18]方勇.庄子(天道)[M].北京:中华书局,2010:6.

[19]梁海明.老子(七十三章)[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

[20]梁海明.老子(七十七章)[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传统文化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