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几种常见病害症状简易识别与防治

2018-06-24程向荣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识别防治马铃薯

摘 要:简要介绍马铃薯几种常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措施,以提高群众的防治识别能力,对于在日常栽培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技能,特别在病害防治方面做到辨认正确,及时防治、措施得当,以消减病害流行,提升效益意义重大。

关键词:马铃薯;常见病害症状;识别;防治

马铃薯及其马铃薯加工产品,已成为大多数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喜食食物,在我县山区乡镇马铃薯生产已成为群众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和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没有比较正规的马铃薯种子繁殖基地,群众购种、选种困难,马铃薯种子质量纠纷较多,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现就生产中常见的几种病害的识别、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一、常见病害及危害症状识别

1.干腐病:属于真菌病害,种薯带菌可成为主要浸染源,条件适宜时经伤口或芽眼入侵,一般在收获时表现耐病,贮藏期感病性提高,早春播种时达到高峰,发病初期仅局部变褐稍凹陷,扩大后病部出现很多皱褶,呈同心轮纹状,其上有时长出灰白色的绒状颗粒,为病菌子实体。发病薯块皱缩变干,剖开病薯可见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薯内则变为深褐色或灰褐色,终致整个块茎僵缩或干腐,不堪食用,在湿润条件下则转为软腐。

2.黑胫病:属细菌性病害,在病薯上越冬,种薯带菌,主要靠病薯传播,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种薯腐烂在土壤中不能发芽或发芽后不能出苗,幼苗染病一般在株高15-18cm出现症状,植株矮小,节短或叶片上卷,褪绿黄化或根茎部发黑腐烂,萎蔫而死,横切茎,三条主要维管束变成褐色;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维管束呈黑褐色,薯块变黑褐色,湿烂发臭。

3.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从伤口入侵,不能从芽眼浸染,感病薯块切开薯肉可见明显环状轮纹,感病严重的用手挤压有黄色菌液流出,薯皮与薯肉分离,重者皮裂,薯肉腐烂变质,臭不可闻。地上部分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带病植株矮小,枯斑型先从植株基部复叶发病,从下部叶片边缘开始退绿,逐渐向上枯黄,萎蔫型先从植株顶端复叶开始萎蔫,最后整株枯萎,但叶片不脱落。

4.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收获之前及储藏期的块茎高度易感,一般从伤口和自然裂口入侵,初期在块茎表皮出现湿样棕褐色病斑,逐渐整个薯块内部变软腐烂,并流出粘脓状黏液,病残体干燥后呈灰白色渣粉,散发异味,可从其他病斑处侵染,多为复合侵染,在病害症状识别时应注意与干腐病的区别。植株地上部分染病老叶先发病,发病部位出现不规则暗褐色斑纹,湿度过大发病叶片腐烂;茎秆染病大多数从造伤处发病,病程后期茎干髓部腐烂,发臭味,发病部位以上植株变黄枯萎下弯。

5.病毒病: 感病植株田间症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花叶,叶面出现深浅或绿黄相间的花斑,叶片大小正常,重发型叶片生长小,有的变缩皱或畸形,生长表现明显矮化、矮缩;二是卷叶,叶缘向叶面卷曲,重者卷成筒状、叶色变淡、质体变脆,有的叶背呈紫红色;三是条斑,叶面组织上呈现出褐色坏死斑点,严重的连接成条,同时也可出现在叶柄及叶脉和茎秆和块茎上,严重的叶片枯落;四是丛枝,一般比较少见,感病病株茎秆节间变短、腋枝明显增多,有的顶部丛生且生长弱细,叶片小,植株矮化。病毒病传播主要是通过带毒薯种人为传播和蚜虫刺吸传播,带毒植株种性退化,不能做种用。

二、病害防治及措施

1.防治原则:根据病害传播及浸染特点,防治上应突出以“防”为主,实施抗病栽培,苗后早防的防治策略,主要做好种子贮藏、选购及播种前种薯挑选及切块过程中的优选消毒,且要及早处理田间染病病株,消除病害传染源,并辅助做好化学防治,以达到防止或减轻病害流行传播。

2.具体防治措施及做法

(1)种薯选择。根据本地生态气候特点和市场用途,选用已审定推广的高产、抗病、优质的二代以内的无病薯或标准脱毒种薯作种,种植大户尽量避免使用未经试验的新、特品种;对于没有自繁种子的农户,在购种时,应认真填写购种合同,做好种子质量检验,确保种子质量。

(2)种薯贮藏。库内用石灰水喷洒消毒地面和墙壁,并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一般在夜间气温降至零下时,严格挑出伤薯病烂薯,清选入窖,窖贮马铃薯的容量不应超出窖内总容量的三分之二,最好为二分之一,窖藏温度应控制在1℃~3℃,湿度应控制在80%左右,并做到窖内随时通风调节湿度和温度,严防病害在贮藏期传染浸染,确保种子质量,消减病害传染源。

(3)种薯处理。

①种薯切块:播种切种前要充分晾种5-6天,进行晾种,严格挑选不断剔除淘汰病、烂薯,选用健康种薯切块,提倡整薯播种,切刀接触病薯后,必须用70%酒精或5%来苏儿水消毒,防止切种病害人为传染流行。

②种薯处理:切块后的种薯,每100公斤种薯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克+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克+1.5-2公斤滑石粉拌种,或用专用马铃薯种衣剂包衣拌种,小面积可用草木灰拌种后,放在通风处1-2天,待创伤愈合即可播种,防菌杀菌,杜绝播后烂种,防止田间发病。

(4)病害田间防治。

①物理防治:管理部门应加强种薯检疫,组织支持群众建立无菌脱毒种薯繁殖田,在栽培上,提倡采取宽幅地膜(膜宽180cm)膜上打孔适时催芽早播,提高出苗速度,减短病害浸染时间,同时做到合理轮作倒茬 ,前茬以禾谷类、豆类为好,避免连作,做好配方施肥,减少施氮量,增施钾肥等措施;在田间管理上,要做到及时放苗、及早拔除病株、弱株,清除田间病残体,且做好土壤处理 防治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减少造伤防止病害传染。

②化学防治: 对于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在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等药剂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3~0.5L,隔10天1次,連续灌2~3次,叶面喷洒0.1%硫酸铜溶液或氢氧化铜,能显著减轻黑胫病。同时对干腐病等真菌浸染病害,发病前用80%代森锰锌500倍液防治,发病后可用75%的百菌清等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量1500~2250克,加水50升稀释喷施防治,每隔7天喷一次,并做到同类药物交替喷施防治,提高防效;病毒病主要要做好防蚜工作,可用10%吡虫啉1000陪夜连喷4-5次,同时可配以抗病毒1号或2%菌克毒克3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提升防效。

作者简介:程向荣,男,汉族,现年47岁,大专,植物保护专业,农艺师职称,旬邑县种子管理站执法干部,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及农资质量事故纠纷处理,同时积极开展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猜你喜欢

识别防治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定边马铃薯
青岛市中山公园园林树木易混淆品种识别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论犯罪危险人格的识别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