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干预运用在PICC置管患者治疗中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探讨

2018-06-2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置管静脉炎延续性

马 莉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北京 102300)

从临床来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较之常规中心静脉导管能够更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现已被临床多个科室所运用。尽管PICC留置效果确切、安全性良好,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静脉炎、导管阻塞等及感染等并发症,若未及时有效的处理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为进一步提升PICC置管治疗的临床价值,本文研究将以我院普外科纳入的70例患者资料展开研究,重点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PICC置管患者资料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周岁;②患者及家属对于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无法坚持研究的患者[2];②精神异常或伴有认知障碍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5.2±4.1)岁;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6.0±4.9)岁。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PICC置管常规护理,包括:①置管完成后24 h对敷贴进行更换;②每周更换敷贴[3]、输液接头,更换时须使用酒精和碘伏进行彻底消毒[4];③向患者介绍关于PICC置管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5],以免不合理躯体活动引起导管脱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为:①建立置管评估制度。对需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并与主治医师探讨患者的病史,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禁忌症[6],评估达标后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于PICC的置管知识、必要性和潜在风险,以建立彼此信任的护患关系,保证患者的依从性。②建立置管档案。置管完成后,护理人员第一时间进行PICC报表的填写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置管日期、置管方式、导管长度及导管的名称和型号等相关内容,并对各项资料进行备案存档。③导管质量控制。由科室制订PICC质量管理监督表,并由护士长带头组织护理人员实施质量监控,内容主要为操作管理和理论知识的考核,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整改。④患者出院期间的延续性护理。首先,由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及家属对于携管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无法完全掌握的患者,通过非专业的语言进行讲解和示范,直至患者和家属完全掌握,并向患者和家属发放PICC维护手册,告知其下次维护时间;其次,告知患者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到院就诊:(1)导管出现折断、脱出、漏气等情况;(2)敷料出现脱落、翘起、潮湿或污染等情况;(3)穿刺处局部出现疼痛、红肿或活动障碍,提示感染、静脉血栓或静脉炎发生[7-8]。⑤随访。告知患者所属科室的电话联系方式,以便患者能够及时咨询相关问题,患者出院后2~3天进行电话随访,根据反馈信息每1~2周进行跟踪随访。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各项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导管留置时间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13.1±43.2)d,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88.5±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92,P=0.0038)。

2.2 并发症率

观察组静脉炎、导管阻塞及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延续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得到系统的卫生保健,PICC置管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需要带管出院,因而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治疗结束期间提供系统的导管护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另一方面,虽然PICC较之常规中心静脉导管在效果和安全性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但依旧有可能出现穿刺失败、血肿、出血,导管留置期间出现感染、血栓、静脉炎、导管堵塞等问题,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有可能导致治疗中断[9-10],因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PICC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其根本用意则在与此,通过预见性和持续性的护理干预,最大程度的延长导管时间并减少并发症,这也是延续性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治疗中的必要性。

本次研究结显示,观察组置管时间为(113.1±43.2)d,远长于对照组的(88.5±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延续性护理在延长PICC导管使用时间上的确切效果;其次,观察组置管期间静脉炎、导管阻塞、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延续性护理体系中,充分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把控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从侧面体现了延续性护理的安全性意义。

通过研究,我们对于延续性护理的具体实施,作以下建议:在PICC置管患者的治疗中,延续性护理直接涉及的工作包括置管资质认定、临床质量追踪、实际护理措施的整改、健康知识宣教、信息记录保存以及随访,以科室为核心建立专业的延续性护理团队,对各类工作进行量化分配,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归纳出最终结论:在PICC置管患者的治疗中,依托科室核心护理质量,成立延续性护理干预小组,能够有效提高导管使用时间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该护理方法可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借鉴和推广。

[1]许 花.浅谈PICC置管前后局部皮肤消毒对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1):129-130.

[2]孙 榕,龚桂芝.PICC置管术后并发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1):539-540.

[3]蔡 华,陈春梅,吴 宏,等.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56-58+69.

[4]王 敏.关于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方法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01):97-99.

[5]张晓磊.延续护理在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D].延边大学,2016.

[6]王万玲,卢美玲,罗 倩.循证护理对减少或预防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30):4247-4251.

[7]曹晓欣,侯香传,关伟丽,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02):169-171.

[8]田爱萍.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30-1231.

[9]周 芳,侯 铭,李 萍.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124-1126.

[10]李彩云,柴长梅,曹庆荣.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05):22-25.

猜你喜欢

置管静脉炎延续性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