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对急诊输液患者用药安全及疾病恢复的影响评价

2018-06-2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针对性输液用药

胡 博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600)

在临床中,较为常用并且优先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静脉输液,此类治疗方法具有起效快、用药快等特点。但是因为急诊输液患者病情严重,大部分患者治疗时间短而且用药复杂。同一种药物有不同的商品名,容易因药名混乱而多而引起差错。另外输液高峰时,有些患者等候时间稍长,易产生烦躁不满情绪,自行加快输液速度,还有患者对医学知识缺乏,不遵守药物过敏试验规定,擅自离开观察区或擅自离院或回家输液,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1];护士工作量大,不能及时观察患者也未能与患者及家属及时交流。所以在给药的过程中很容易引发用药不良事件,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病情造成影响。基于以上原因,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治疗时间。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急诊输液患者用药安全和疾病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2.96±6.14);研究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3.01±5.6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急诊输液室一般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宣传,必要的心理护理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①不断规范输液流程,各岗核查,接单、输液及巡回护士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有无特殊疾病,患者用药情况,交代药物的注意事项。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过敏试验方法,输液目的、各种药名,剂量,方法,用法,不良反应,许多疾病的潜在并发症及用药后的注意事项,输液室各种应急预案。尊重患者权益,治疗前向患者解释说明,征得患者同意。加强治疗风险评估,预期的效益大于风险才进行治疗。治疗前,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和用药史,在开始进行静脉滴注的过程中,将滴注速度控制在20滴/min,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则可以调整滴注速度到正常水平,交代特殊药物及疾病的特殊滴速。告知患者不能自行调节滴速,不能自行离院或回家输液。不能自行拔针及拔针后按压手法。②为患者创建良好的输液环境,确保急诊输液室内空气清新,定期使用消毒剂清洗室内,保证室内干净、整洁、无污染;每隔一周检查一次细菌学;减少陪护人员,降低感染发生率;③心理护理干预: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畅通的医患沟通环境,护士还要提高自身的亲和力。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为患者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及原因,针对急诊患者发病急出现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④加强急诊输液室护士的责任心。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各项操作,特别是在药物准备、输液前护理等多个方面,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⑤健康教育宣传:告知患者用药的正确方法,增强患者用药意识,并告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药物的名称,告知患者在今后治疗过程中,严禁使用此类药物。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专业性认识,了解输液目的、疾病防治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干预可有效开导患者,并帮助其建立信心,提升其依从性。⑥一旦有药物不良反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PDCA,巡查原因及时改正,通知药剂科及医生,关注如果是药品因素告知医生尽量不给其他患者用此药物,告诉其他护士特别注意用此药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时作好应急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和治疗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详细数据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有明显改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可知,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

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后,研究组治疗时间为(8.14±1.59)天,对照组为(13.26±4.26)天,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中,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静脉输液,此类方法能够快速控制患者病情,缩短抢救时间。由于急诊输液病人急、重、多,护理工作复杂繁多,再加之治疗时间短,使得许多纠纷事件和用药不良事件出现,基于以上原因,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提升患者输液治疗满意程度,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加快病情的恢复。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急诊输液中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和治疗时间进行分析,通过规范程序、护理培训、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多种护理方式[2],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及用药方式,提升其用药依从性,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针对急诊输液患者发病紧急而出现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3],护士为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抵抗疾病的信心从而提升此治疗效果。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为20.59%,研究组为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性护理效果要比常规护理效果好,不仅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缩短了治疗时间。

总而言之,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诊输液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够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1]吴良玉.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7,36(8):155-157.

[2]梁 平.人性化护理服务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疾病认知及输液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5):30-31.

[3]肖 辉,林云华,陈 锦.门急诊输液中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J].海峡药学,2017,29(8):262-263.

猜你喜欢

针对性输液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