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26例护理体会

2018-06-23冯培芳周艳娇赵冰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围术下肢血管

冯培芳,周艳娇,赵冰茹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患者的下肢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者闭塞,进而引起患者急性或慢性缺血,对于该疾病类型的传统方法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近年来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血管腔内治疗已经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首选治疗方法[2],具有创伤性小、可重复实施的特点,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方式有普通球囊扩张术、特殊球囊扩张术、斑块切除术、支架植入术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过程中,围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鉴于此,我院特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就诊的126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63例。A组男39例,女24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51.4±6.3)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1.8±0.4)年;B组男36例,女27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9.7±5.9)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6±0.5)年。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医生根据患者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程度确定穿刺入路和行血管腔内治疗,并根据血管开通状况给予相应治疗[4]。

A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在手术施行过程中加强治疗配合,术后对患者进行细致观察护理。

B组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在A组基础上整体细化,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第一,血管腔内治疗前护理。熟悉患者心理及经济状况,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知识普及疑问讲解,使患者初步了解此疾病常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了解患者的饮食和睡眠,评估患者的既往病史,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保证对患者体征充分掌握,避免患者长期静卧造成局部受压。做好患肢的疼痛和保暖护理,并准备好手术相关药物、器械、工具。

第二,血管腔内治疗中护理。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体位,配合治疗医生传送手术相关器械、工具、药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态表情、患侧肢体皮肤、动脉搏动情况,做好患者吸氧、血压监护及控制,依据患者情况选择止痛用药[5]。

第三,血管腔内治疗后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征、神志表情、疼痛、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如果有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血容量补充和抗凝药物[6],观察手术穿刺部位渗出和导管固定情况[7]。术后给予饮食指导,行床上早期康复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

B组相较于A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一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一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总评分A组 63 21.3±2.5 28.6±2.9 23.4±2.7 73.3±7.1 B组 63 29.5±2.3 36.4±2.8 30.6±2.5 96.5±6.8 t- 5.066 4.847 4.762 9.832 P - <0.05 <0.05 <0.05 <0.05

2.2 护理满意度

B组相较于A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不良并发症情况

B组相较于A组,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住院时间

B组相较于A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表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s,d)

表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s,d)

组别 n 住院时间A组 63 14.6±2.8 B组 63 10.3±2.1 t-13.642 P-<0.05

3 讨 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得下肢动脉狭窄或者闭塞,进而引起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生活习惯的改变和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有医学数据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合并存在对于患者的危险性更大[8]。在临床早期阶段无明显症状,而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严重时出现静息痛、肢体溃疡导致伤残或致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9]。

血管腔内治疗作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新方法,通过微创治疗,具有创伤性小、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适合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由于血管腔内治疗对护理有新要求,所以,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围术期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首先需要做好术前护理工作。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协助完成患者各项常规及特殊检查。加强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给予患者治疗的信心,减少和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在术前2~3天对患者床上大小便进行适应训练,防止患者在术后制动情况下适应性不足而导致尿储留和便秘;选定备皮范围和确定穿刺位置,进行碘过敏试验,防止行手术过程中出现过敏性反应;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准备,护理人员必须要积极配合手术工作,予以患者更多的关心,分散患者注意力,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保证输液通道和尿管通畅。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如果出现低血糖反应或者血压升高应该立刻停止手术操作,给予患者葡萄糖液补充,并进行降压处理,特别是要针对患者的既往病史和机体状态做好应急处理方案。最后需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指导患者移动体位和进行康复训练,术后24 h下床活动增强肌肉力量,适当摄入高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特别是对于穿刺点护理,可以包扎沙袋对患者穿刺点进行压迫,对穿刺点进行检查是否有渗血或者移位。如果出现血肿需要依据血肿的大小给予透明质酸酶血肿内注射或者作倒“8”字型绷带紧扎,治疗无效的话则行手术将血肿进行切除;如果患者远端动脉分支出现栓塞,需要注意观察行手术肢体的颜色、温度、脉搏、触觉、肿胀情况,将患者双下肢的术后和术前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存在异常的话则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行血管超声检查,栓塞严重的话需要采取抗凝方法,甚至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再灌注损伤的话,需要考虑在严重缺血突然恢复供血造成血管的损伤,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消炎和扩张血管治疗。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予以全面的护理,从对患者科学的心理支持、精确的护理配合到患者的不良并发症的防控,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护理更为科学和更为规范[10]。在上述研究结果中发现,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相较于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更高,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减少(P<0.05)。

综上所述,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应用于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1]李 萌,孙秀琳.经肱动脉入路行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08:83-84.

[2]包俊敏.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腔内治疗策略的新思考[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2017,2:81-83.

[3]毛慧萍,张卫中,徐美文.连续照顾性家庭访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02:175-177.

[4]严 锦,王瑞兰,王继涛,等.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肝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流程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16:32-34.

[5]丁海霞,梁素娟.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中围术期护理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4:713+716.

[6]骆曦图,杨澄宇,刘正军.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2:2440-2442.

[7]段陶丽,刘洪珍,王桂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5,22:2162-2164.

[8]于晓霞,胡 鹏,向 慧,等.聚焦解决模式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23:2887-2889.

[9]徐永娟,马玉容.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92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16:78-80.

[10]曹 蕾,葛幼文,蔡 颖,等.杂交手术治疗TASC 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01:51-52.

猜你喜欢

围术下肢血管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血管里的河流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