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影响

2018-06-23殷晓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高血压

殷晓萍

(新疆新源县中医医院内科 835800)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的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有偏瘫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在本次的研究中将分析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经相关检查均符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的诊断,且对于本研究知情,排除伴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者及恶性肿瘤患者,使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0.2±4.5)岁,包括基底节出血15例,小脑半球出血8例,丘脑出血5例,其他部位出血2例;实验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0.5±5.0)岁,其中基底节出血16例,小脑半球出血8例,丘脑出血4例,其他部位出血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脱水,降低颅内压,抗凝、溶栓等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情况实施血肿清除术,后期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等脑保护剂以及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改善血液循环,并使用超反射脑磁治疗仪激活神经细胞。

对照组予以神经外科的常规护理,包括为常规健康宣教,为患者及家属实施心理疏导,及时清理患者的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定时为患者翻身,指导患者咳嗽、拍背,防治发生深静脉血栓及吸入性肺炎,并做好环境的护理,适当通风,保持住院环境的干净整洁。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如下:

(1)吞咽功能障碍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吞咽功能障碍,无吞咽功能障碍者保持少吃多餐原则,在餐后给予患者适量温开水,减少食物对食管的刺激,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予以适量的流质饮食,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对于伴有意识障碍的吞咽功能患者则予以留置鼻饲管。

(2)肢体功能护理:在早期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并在患者肩部下方垫至软垫,保持小腿与脚掌处于90°,做好良肢位的摆放。患者可下床后指导其联系走路、上下楼梯。肢体功能有一定的恢复后可进行穿衣、梳洗、进餐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3)语言功能训练:语言功能的训练要保持绝对的耐心,首先指导患者练习单字音节的发音,从字到词,再到短句和长句,循序渐渐的练习,同时可指导患者根据电视或电台练习语言的表达。

1.3 护理评定标准

比较干预后3个月两组的功能恢复情况,使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患者的上下肢功能恢复,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运动功能恢复越好。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分数越高为语言功能恢复越好。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分数越高为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越严重[2]。另外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功能恢复情况

实验组的Fugl-Meyer量表评分呢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 ADL评分对照组 30 58.6±6.0 73.6±5.6 22.4±4.0实验组 30 67.5±6.5 84.2±6.0 18.0±4.5 t 5.511 7.074 5.160 P 0.000 0.000 0.000

2.2 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脑出血后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损伤高峰,并出现脑疝、应激性溃疡、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3],患者在发病早期可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并出现偏瘫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可逐步恢复,对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做好饮食的护理,保证患者的营养所需,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肢体功能的护理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从关节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从坐位到站位再到走,进行逐渐的练习,并通过穿衣、洗漱等锻炼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功能训练中从单字到词语再到句子循序渐进练习,逐渐促进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ADL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王爱凤,王正梅,金 妍,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360-363.

[2]王 琴.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5):746-749.

[3]陈 艳,李春利.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8-10.

猜你喜欢

脑出血康复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