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综合症的心理护理对策

2018-06-2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综合症监护病房

缪 立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4)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具有特殊性,和普通病房患者比较,其病情严重,身心应激强烈,ICU综合症发生率高,需给予相关护理[1-2]。本研究分析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综合症的心理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心理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65~85岁,平均(72.13±2.61)岁;对照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65~84岁,平均(72.34±2.1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心理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1)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前护理。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之前,先通过访视,告知患者重症监护病房环境、护理流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监护仪器的使用和导管留置必要性、术后康复知识等,和患者、家属建立良好关系 ,减轻患者不良心理。(2)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护理。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需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疏导。第一,对于不活动、少言寡语、睡眠质量低下、容易激怒的患者需多给予鼓励和加强沟通,如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使其放心休息;说明导管留置的目的,使其更好配合术后护理。介绍康复良好的案例,增强患者信心。第二,对手术效果不佳且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可出现极大身心痛苦,需注意给予积极暗示,报喜不报忧,并通过亲切的护理服务拉近护患距离,减轻其不安感。第三,对于孤独感严重的患者需告知患者虽然无家人陪护,但护士会一直陪伴协助其进食和洗漱,以减轻其思想和心理顾虑,使其安心接受治疗。对于术后生理机能破坏严重可能致残的患者,需给予支持、同情和鼓励,使其勇敢接受事实。第四,对于依赖心理强烈的患者,需做好解释工作,使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并自行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五,可通过加强和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性格特点,以便更好进行针对性护理。(3)人文关怀。因重症监护病房无家属陪护,患者心理脆弱,需给予患者充分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尽可能降低仪器设备运作声音,以减轻患者恐惧感,减轻对患者休息的影响。另外,需多关怀患者,保持微笑,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树立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ICU综合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分值越高说明不良心理越严重)。

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在患者出院前调查,其总分100分,85~100分满意,70~85分比较满意,低于70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家属满意度相比较

心理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家属满意度相比较[n(%)]

2.2 干预前后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相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相比较(±s,分)

注:每组前后比较,#P<0.05;两组组间比较,*P<0.05

组别 n 时期 焦虑心理 抑郁心理心理组 42 干预前 68.38±0.25 68.13±0.56干预后 32.23±0.32#* 32.42±0.11#*对照组 42 干预前 68.32±0.21 68.12±0.71干预后 44.12±0.69# 45.56±0.25#

2.3 两组ICU综合症发生率相比较

心理组ICU综合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ICU综合症发生率相比较[n(%)]

3 讨 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具有特殊性,受疾病本身、重症监护病房各种特殊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陌生环境的影响、家人无法陪同等的影响,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出现各种身心应激而加重病情[3-4]。其中,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症发生率高,需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ICU综合症的发生,以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后。在心理护理开展过程需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给予针对性干预,并注意保持微笑,给予关注的目光,以减轻患者不良心理[5-6]。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心理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显示,心理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组ICU综合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策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少ICU综合症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1]林伟华,洪援助.重症监护室患者尼古丁戒断综合症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6,29(14):204-205.

[2]张 晶,梁泽平,商 璀,等.ICU患者PICS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34):223-224.

[3]张亚光,陈凤朱,罗 艳,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7-78.

[4]王 然.营养序贯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6):173-176.

[5]齐俊青.关于NSICU患者心理护理的探讨[C].//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546-548.

[6]陈海艳.ICU综合症的护理[C].//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563-564.

猜你喜欢

综合症监护病房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换病房
病房
梦游综合症
妊娠贫血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护理探讨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神奇的太阳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