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堤加固中生态混凝土护坡的运用

2018-06-21钟霖

珠江水运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钟霖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河堤加固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不断进行优化,当前形势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河堤加固施工中,生态混凝土护坡不仅有效的提升了河堤加固的稳固性,其应用模式更加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优化河堤周围生态环境,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生态混凝土护坡的类型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效果做出探究。

关键词: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施工技术

1.引言

河堤加固作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加固效果直接关系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实情况与农业生产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经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水利资源需求较高,河堤加固能够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河堤加固过程中使用生态混凝土能够有效的优化其周围生态环境,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生态混凝土护坡综述

生态混凝土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混凝土研究相关机构提出的,生态混凝土护坡和传统的混凝土护坡具有明显差别,其应用理念是生产加工不要掺入砂石,目的在于提升河堤周围的生态环境。生态混凝土护坡的制作是通过相关的设备对原材料进行筛选,运用现代化加工技术制作空隙较多的护坡。生态混凝土的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单球组合砌块、十六球连体砌块以及圆孔型砌块三种,生态混凝土的组成结构和传统混凝土也存在一定的区别,由于其结构中存在数量较多的联通空隙或是单独的细孔,水和空气能够有效的通过空隙流动,并且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特性,不会受水流冲击变形,在护坡施工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能够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有效的降低环境负荷,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生态混凝土类型和施工技术分析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态混凝土的生产制造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当前形势下,生态混凝土护坡种类较多,施工技术相对成熟,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了重大的积极影响。笔者在经过相应调查研究后对生态混凝土的类型及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3.1现浇生态混凝土

现浇生态混凝土的应用对河堤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施工环境较为平整,不能存在陡坡。在施工过程中对河堤施工现场的空间要求较大,在施工完成后需要根据气象条件进行相应的养护工作。现浇生态混凝土为保持其结构稳定性,结构之间的联通空隙体积较小,因此,河堤加固在采用现浇混凝土后不适合进行大型植物的移植,只能通过铺设人工草皮等形式进行绿化。

现浇生态混凝的施工技术一般分为三个流程,第一,浇筑砼格梗,具体施工流程是在对生态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后,组装相应的支护模,对生态混凝土进行前期养护,为浇筑工作做好准备;第二,进行营养土工布铺设,在铺设过程中为避免人工操作造成的工布撕裂等问题,应当选择较为平坦,异物较少的施工环境进行,并保持铺设范围内的干燥性,防止水分影响现浇生态混凝土的凝结效,在铺设完成后需要采取相应的遮光处理,避免紫外线造成混凝土老化问题,遮光处理完成后进行缝合;第三,进行现浇生态混凝土浇筑操作,其操作流程与普通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同。在浇筑完成后可以进行相关的草籽播撒,并且在覆土前可以喷洒一定的草籽生长营养液,以便其能够快速生长,起到生态保护作用。

3.2预制构件生态混凝土

预制构件生态混凝土和现浇生态混凝土相比优势较为明显,该混凝土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能够根据预先制定的施工方案,通过模具进行生态混凝土砌块制作,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在生产制作完成后不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养护,可以放置于阴凉通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护。预制构件生态混凝土不需要进行现场浇筑,在加工生产地点进行自然养护完成后能够进行大批量运输至河堤加固施工现场,其便捷性较强。

预制构件生态混凝土护坡主要分为三阶段施工流程,第一阶段,进行生态混凝土砌块浇筑,预制构件生态混凝土的制作材料选用粗集料,由于这些粗集料在凝结后不容易形成连通空隙,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制作原材料上进行水泥浆体涂抹,以水泥浆体作为粘结剂,提升其结构稳定性和增加连通空隙;第二阶段,将土工布进行均匀平整的铺开,铺设操作方法和现浇生态混凝土土工布铺设方式基本相同;第三阶段;将预置的生态混凝土砌块进行放置,在放置前需要相关的测量人员对实际施工参数进行测量,保证砌块放置的准确性,再对砌块进行放置。正式放置前需要采用水平仪器进行测平,对凹凸处进行有效的平整处理,为避免生态混凝土砌块受到损害,应当小心移动,然后,使用皮锤进行敲打使生态混凝土处于同一水平线,在生态混凝土空隙间进行灌注泥浆,确保泥浆饱和并且没有大量溢出,对生态砌块混凝土进行自然放置养护后,选择适宜的草籽进行播撒,优化生态环境。

3.3生态混凝土护的应用方式探究

面对一些地区河堤塌落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其加固方式的探究,生态混凝土护坡的支护性能较为优越。笔者通过对一些生态混凝土护坡的实际应用调查发展,部分地区水利工程的装抗性相对较差,当处于雨季条件下,水流速度较快,会对水利工程的护坡造成严重的冲击,致使原有的护坡出现凹凸不平和开裂的情况,裂缝间隙较大,对水利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基于这种状况,在开展河堤加固施工前,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先对既有护坡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对后续施工环节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4.协调框架梁由于稳定柱

在水利工程河堤加固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可以讲既有的稳定柱与生态混凝土支护协调,形成有效的剪力结构,使两种结构共同受力,切实提升生态混凝土护坡的支护效果。根据生态混凝土的特性,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在生态混凝土中添加相应的优化材料,例如适量的钢筋或丝网,提升生态混凝土护坡的受力能力,切实提升水利工程河堤加固施工的质量。当稳定柱和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力,能够承受较大的重力荷载,切实提升了河堤的加固效果。

4.1混凝土填充

在施工人员进行河堤顶部路面的裂缝进行处理时,需要预置好混凝土输送设备,利用传输设备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多塌落程度的控制,灌浆顺序依照裂缝由大到小的施施工顺序。在灌浆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加强对混凝土输送管的固定,保证混凝土灌注的均匀并且不会产生溢出问题。

4.2以生态混凝土护坡进行河堤加固的效果分析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发展,当河堤加固采用生态混凝土护坡后,在保障其坚固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实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该加固方法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并且能够有效的优化生态环境,使河堤生态系统更为丰富,通过相应的人工绿化操作,能够为动植物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既达到了河堤加固的预期效果,也增强了河堤周围的物种多样性。

5.结语

现阶段来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发展建设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问题起到了缓解作用,并且有效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质量。河堤加固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形势下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预防水土流失、防洪抗涝、协调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等方面来说发挥了巨大作用,生态混凝土护坡的应用使得河堤加固效果明显增强,可以切实避免河堤出现坍塌问题,更主要的是对河堤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绿化,切实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思宇.不同形式的护坡在南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7): 142-144.

[2]杨玉宝,潘毅,徐振山,等.现浇型生态混凝土护岸抗水力冲刷性能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7,48(11):122-127.

[3]吳正光,许珊珊,王二飞,等.用于道路径流污染处治的生态型组合护坡及施工方法,CN106869143A[P].2017.

[4]吴训虎.长袋植生带生态护坡复绿技术在陡峭石质高边坡处理上的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2017(24).

[5]詹国良,沈云泽,刘冠升,等.一种灌木种植型生态混凝土构件及其制备方法,CN106522164A[P]. 2017.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