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里弄:是房也是家

2018-06-19王元胤

中华建设 2018年5期
关键词:里弄私密性导则

王元胤

格雷戈里·布拉肯(Gregory Bracken)的这本《上海里弄房》是针对上海里弄建筑的学术著作,该书篇幅不长,不过写作严谨、系统且规范,还大量援引了各家观点。当然,普通读者并不用担心阅读的时候会有过多术语或理论的障碍,它是一本不错的了解上海里弄房的读本,尤其是在西方学术视角下提供了一些对里弄建筑的独特洞见。

研究者既然把“里弄房”作为研究对象,对“里弄房”及其相关概念做一些澄清就显得格外必要,对读者理解这类建筑也颇有益。作者在第一章中便做了不错的工作,对里弄房相关的术语,如里、弄、堂、里弄、弄堂、石库门等做了恰当的界定。我想,即便是常年使用这些语汇的上海人也未必能将它们分得一清二楚,比如,在上海人口语中的里弄房子和石库门基本是划等号的,而严格意义上的“石库门”只能算是里弄建筑的类型之一(此外还有花园里弄、公寓里弄等)。另外,作者在第一章中还提到了“家”,“城市和公共空间”等概念,这些概念也是作者研究里弄建筑的重要切入点。

接下来,作者用一整章来回顾上海的历史,令人有些惊喜的是,本章的书写颇为精彩。从上海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小市镇,讲到她化身成一座令世人“着魔”的半殖民都市,之后又因战乱和政权更替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比之往日的辉煌)直至今日又逐渐走上正轨。上海如何从一个代表堕落的名字变成引起众人幻想和惊呼的浪漫都市?布拉肯选取了一系列关键的历史片断和数据,仅用了20多页就描摹出了一座城市的特质。在章节末,作者将焦点投向作为“家”的里弄房——在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后,它们如何面对当前的各方压力。如此费心地将上海的历史做一概览,更要紧的用意在于,里弄建筑的命运和这座城市的历史无法分割,要对里弄房有所认识并唤起人们对其价值的重视,都不能脱离上海这座城市复杂的历史背景。

再者,布拉肯引入了“递进的私密性”这个概念(出自吴讷孙先生,Chinese and Indian Architecture,1968)。这一概念很好地揭示了传统四合院院房之间层层递进的私密性,怎样在上海弄堂之中得到延续和继承——形成从道路到总弄,到支弄,最终到里弄房(分别对应完全公共—半公共性—半私密性—私密性)的空间特征。

此外,里弄房之所以会诞生,或者说会成为一种独特的民居类型,和当时的城市发展需求密不可分,这也是作者在第四章中试图阐明的。可以明确的是,19世纪中叶以后大量人口涌入上海及其租界,让租界对一种新型民居的要求显得迫切而实际,里弄房的出现是商业的投机,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布局和对空间的利用,是充满实用性考虑的。里弄建筑并不是在今天才令人觉得局促逼仄,在当时也很可能就已是这样。

我想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中国式的“家”的概念,里弄的围合不仅仅符合所谓“递进的私密性”,如同作者所意识到的,其中还有传统的“礼”对人际和家庭关系的一套要求和规范。“礼”始终要求服从权威和个人自律,从这个角度讲,作者引入福柯关于空间和权力关系的理论是恰当的。他把里弄居民中相互监视和由此构成的权力关系视作一种公共空间必要的良性要素,并借用福柯所言,称里弄房为“良性的圆形监狱”。或许这正是里弄空间在传统的家长建制下,面对现代城都市文明的开放所结合出的独特环境。它对内部是规训的、自我组织的,对外则是有限度的开放/递进的私密,至少作者认为里弄建筑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被称之为公共空间,孩子们在这样的弄堂里玩耍,大大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里弄房的真正怀念者可能只是对这些生活空间带有个人情感的居住者或原居住者们。仅仅靠一些人的怀旧是不可能拯救里弄房的,作者通过全书的论述和探索,就是想让人了解到里弄建筑和它所构成空间的独特之处,希望在这种了解之后,里弄房的保护和利用可以不再像新天地那样,仅仅只存留下一个空壳。

《北京西城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

作者: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规划西城分局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6.00元

投标供应商为了中标获取利益,各个供应商之间彼此达成协议: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藉以形成垄断报价;或者相互陪标,轮流中标,串通一气,操纵中标结果。由于高校科研设备的专业性及一些科研项目的特殊要求,能够做到的供应商本来就比较少,更加增加了串标围标的几率。另外,一些供应商虚假应标,在投标文件中承诺实现招标文件中的所有需求,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者一些在投标文件中承诺的功能在实际实施时无法兑现,严重损害采购人的利益,最终采购人只能解除合同重新采购,而中标供应商一般就是被没收履约保证金,使用部门的科研进度被耽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内容简介】

本《导则》是为保障街区整理科学推进而制定的技术性文件和指导性文件,是城市设计领域的新探索,是特大型城市核心区品质提升的新手段。本《导则》借鉴了其他国家首都如华盛顿、堪培拉、伦敦、巴黎等城市的街道设计导则经验,同时结合西城区规划管理与街道建设实施的具体情况,编制了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设计导则分为总则和分则两大部分。总则以宜人、绿色、智慧、文化、艺术和景观六个部分形成城市街道设计理念的价值导向,用于指导具体的建设工作;分则是从风貌分区、功能分类和街道空间分单元的多层次,对街道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指引。

《住宅精细化设计》

作者:周燕珉 等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针对住宅设计要点的长期研究的总结。书中就住宅精细化设计过程中的方法、意义和建议等问题,围绕我国住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入户调研的意义及方法、住户需求描述、针对需求的设计建议、住宅户型设计、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板式住宅户型设计要点、住宅细部设计、住宅厨房设计、住宅卫生间设计、住宅楼梯间设计、住宅窗的设计、老年人居住中的人体功效学、老年住宅中的装修设计要点、老年住宅设计新动向等问题展开研究。

《养老地产开发与运营模式解析》

作者:余源鹏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论述了养老地产的开发运营模式。本书是一本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内容全面,有关养老地产开发运营盈利模式的参考书,实操性强,内容简明易懂,案例丰富,是养老地产开发运营从业人士的书籍,是全国养老地产项目投资、开发和运营企业领导决策人士的实用参考用书,特别适合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项目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士以及养老地产项目投资开发决策人员、养老地产项目开发运营策划人员等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猜你喜欢

里弄私密性导则
开发建设导则于城市开发建设实践——以桃浦智创城为例
上海里弄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述评(1980—2021年)*
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分类情况简析
多元与包容
——上海里弄居住功能更新方式探索
多元与包容
办公展示两不误的书桌
城市大型公园设计导则初探
学校教育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
关于征集《城市智慧卡二维码应用技术要求》导则 参编单位的通知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