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先行 试点引领构建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体系

2018-06-19刘俊平

中华建设 2018年5期
关键词:装配式标准建筑

本刊记者 刘俊平

改革开放40年来,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是共识。但长期以来,建筑业的能源资源消耗高、技术创新不强、劳动生产率低、建筑品质不高、工程质量安全存在一定隐患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急需大力推动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相比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在提高品质、把控细节、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缩短工期等方面优势明显。装配式建筑代表新一轮建筑业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既是传统建筑业转型与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装配式施工技术越来越多地在住宅领域得到应用,正在掀起中国住宅产业的新变革。

国家对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决心与行动,从历年政策开始: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在顶层框架的要求指引下,2017年国家加速了对装配式建筑建设的推进。例如,在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再次重申“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而2017年3月,住建部又连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三大文件,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

试点示范引领整体推进

2017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认定了30个城市和195家企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示范城市分布在东、中、西部,装配式建筑发展各具特色;产业基地涉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央企,产业类型涵盖设计、生产、施工、装备制造、运行维护、科技研发等全产业链。在试点示范的引领带动下,装配式建筑逐步形成了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关政策文件。其中,北京市在土地出让环节创新招拍挂方式,“控地价、限房价”,由竞买人自主投报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并率先在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项目管理中运用企业承诺加履约保函的市场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成为装配式建筑项目。

上海市将装配式建筑建设要求纳入土地征询和建管信息系统监管,在土地出让、报建、审图、施工许可、验收等环节设置管理节点进行把关,保证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加强预制部品构件监管,开展部品构件生产企业及其产品流向备案登记。

山东省推广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实行建设条件意见书、产业化技术应用审查、住宅小区综合验收3项制度,在土地及项目供应环节、规划和设计环节、竣工综合验收环节严格落实装配式建筑要求。

黑龙江省发布《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已认定为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商品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可上浮20%。依据《意见》,该省以现有装配式建筑体系为基础,逐步建立具有北方寒地特点的装配式建筑部件标准图集、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检测、验收等全过程规范标准。

海南省将2018年定为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年。要求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项目具备条件的全部装配式建造。试点先从政府投资的机关办公、学校、医院、港口、机场等公共建筑项目中,选择具备条件的项目开展。

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方面,被誉为“雄安城建第一标”的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作为国内首个正式大规模使用钢结构的项目,自2017年12月7日正式开工以来,该项目以高速度与高质量的施工跨越整个冬季,缔造了不少人眼中的建设奇迹。由于使用装配式技术,在保证高质量施工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工期。整个工地用钢量1.22万吨,也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浇筑量。目前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已基本建成。“模块化的建筑是提前设计好的,大部分工作都在工厂条件下完成。现场进行拼装、功能管线连接等。”中建三局一公司北方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辜家军表示,工厂预制加工技术的加工精度更高,现场设备吊装也减少了传统建筑垃圾的排放,10多天就安装到可以入住的条件,“平均4天一栋”。向市民服务中心深处走去,沿途目之所及都是钢结构房屋。在北部的企业办公用房,钢结构的建筑体系被大量使用。

在军事设施建设方面,2018年3月30日,中国陆军司令员韩卫国与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共同签署了《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推进陆军军事设施转型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明确,到2025年,民用建筑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陆军军事设施建设,装配式和拆装式营房占新建军事建筑的比例争取达到60%,双方相关单位还签署了《拆装式营房技术研发应用合作协议》。未来十年,装配式和拆装式营房将会在军营普遍推广。

以上种种迹象证明,产业政策密集的落地,各地政府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这条道路上已经作出了较大的努力与准备,其决心不容小觑。当前,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地地方政府对推动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高标准规范体系夯实基础

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必须以标准化为引领,只有推广标准化才可以达到产业规模化,取得预期效益。

为健全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三本装配式建筑技术规范。2017年1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发布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3-2016,三本标准的实施日期都是2017年6月1日。

三本装配式建筑标准编制的技术方向与特点表现在五个方面:

“全建筑”——技术标准编制提倡全装修,内装系统应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建造,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集成化部品,倡导进行装配式装修。

“全协同”——标准编制突出装配式建筑全专业的一体化协同,充分发挥建筑专业的龙头作用,解决了以往一些装配式建筑规范强调结构单专业、专业间的衔接较差及重结构、轻建筑、轻机电设计等问题。

“全环节”——技术标准编制突出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即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协同,并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统筹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实现全过程的协同。装配式建筑按照模数协调,模块化、标准化设计,统一接口,按照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实现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

“全寿命”——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编制提倡主体结构与设备管线分离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全过程”——标准编制特别提出了装配式建筑应有技术策划阶段,在项目前期对技术选型、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可建造性进行评估,并科学合理地确定建造目标与技术实施方案,强调装配式建筑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全专业与全过程的信息管理。

为满足发展需求,住建部发布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并于2018年2月1日起实施。为装配式建筑的平稳健康发展再添助力。《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下文简称《评价标准》)将装配式建筑作为最终产品,根据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打分,把装配式率作为考量标准,不以单一指标进行衡量。《评价标准》对装配式建筑设置了相对合理可行的“准入门槛”,设置了基础性指标,可以较简捷地判断一栋建筑是否是装配式建筑。该标准包含混凝土、钢、木、组合、混合结构的装配式建筑评价。

《评价标准》适用于评价民用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主要针对单体建筑的地上部分进行评价。以控制性指标明确了最低准入门槛,以竖向构件、水平构件、围护墙和分隔墙、全装修等指标,分析建筑单体的装配化程度。有业内人士举例说,目前装配式集成建筑的技术主体标准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是配套系统如智慧化、给排水、照明、配电、工程质量检测等标准仍不完备,抗震、防火、节能、环保、高效重复回收利用等核心指标缺乏量化标准,很容易造成一窝蜂上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乱象。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标准和政策。

不过,就在2018年4月14日,为了控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质量,规范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检测方法,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发布关于征求行业标准《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征求意见稿”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检测进行了详细规定。此次新规范的征求意见稿中,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装配式钢结构检、装配式木结构检测、外围护系统检测、设备与管线系统检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将起到有益作用。而且,这对于装配式结构基础性研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推动装配式剪力墙,钢筋竖向连接、夹心墙板连接件等核心应用更加成熟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征求意见稿”提出,当遇到对施工质量有争议、检验结果存在争议、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需要分析事故原因等6种情况之一时,可以要求对装配式住宅建筑进行第三方检测。

同时,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力度不断加大。“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已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根据科技部网站公布的数据,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共确定科研项目21个,投入中央财政经费4.2亿元人民币。研究内容对于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及木结构建筑均有涉及,研究方向包括了部品制造、智能平台、宜居改造、现场施工等多个细分领域。

据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曾宪新介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及现代木结构技术等都得到了较好地研发和应用,部分单项技术和产品研发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及装修全过程中推广应用,提升了装配式建筑技术水平。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各地落地。装配式建筑的火热发展,为建材产品创造了新市场、新机遇,政策红利下,我国装配式建筑呈“井喷”之势,住宅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相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住宅产业化仍处在初级阶段:技术规范与标准的顶层设计的支撑保障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方式的先进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接受度还处于萌芽状态;装配式建筑发展遇到“人才瓶颈”,符合要求的生产人员、安装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匮乏;防水仍是装配式建筑的短板、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也正困扰着行业发展。因此,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化发展,需要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与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装配式标准建筑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