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018-06-16王红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中生主体意识

王红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评价标准发生了重要变化,教学内容更加倾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教学评价则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部分学校和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影响到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实践活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参与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主体意识现状

1.主体意识。

主体与客体相对,主要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行为人,是客体存在意义的决定者。现代教育理论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主体意识则主要是在个人实践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来的能力、地位和基本特性。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来进行主体意识的培养,不断挖掘学生潜能。

2.高中生主体意识。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发育末期,已经初步形成良好的认知体系,已经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督促,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理念。高中生主体意识主要是指高中生在教师引导下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高中生的自主性主要是指高中生具备独立的自主意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态度。高中生的能动性则指高中生能够根据自我社会经验和自我需求來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差距,并积极建构自我认知体系。高中生的创造性主要是指高中生以强烈的求知欲望来获取生存能力,以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高中生主体意识培养现状。

很多学校和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且会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是课堂实践活动的主体,并尝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社会需求和学生身心特征角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足,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但部分教师对课标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最终导致学生人格塑造受到影响,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二、如何培养高中政治学科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校、教师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以推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1.学校要突出课程功能,创新评价模式。

学校的教育方针直接决定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有效性,所以,学校应该落实新课改教育理念,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

首先,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功能。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方面,思想政治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应该重视思想政治学科的地位,强化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学习兴趣,不断整合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学校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督促教师从学生自我发展出发,重视学生的个性成长,不断开发学生潜能。

其次,学校应该创新传统评价模式。学校除关注学生的成绩外,还应将学生阶段性发展纳入其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另外,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时,一方面要考核教师对思想政治学科基本理论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要考核教师运用理论进行教学实践的基本能力。

2.教师要转变理念,完成自我角色转变。

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只有教师创新教育理念,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才能够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需求,切实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首先,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为课堂实践的主体”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自主探究问题,自我建构知识。

其次,教师应该不断转变自我角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共享式”课堂中获得满足。另外,教师应该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课堂中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实践的机会,课后则创新沟通交流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任务,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猜你喜欢

高中生主体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