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经济转型的“四位一体”路径模式构建

2018-06-15徐书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河南省经济

徐书宜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近年来,在全国经济转型的浪潮下,河南省牢牢围绕发展主线,在中原崛起的目标指引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节能减耗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经济外向度持续深化,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但同时,由于受到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性矛盾、经济开放不均衡、改革相对滞后等问题也依然突出。因此,河南省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不是单一的,一定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以及一个完善的体系。本文构建了“四位一体”的路径选择模式。

一、资源节约和环保

河南省的资源环境状况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制约。因此,必须坚持走资源节约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有效强化全民资源节约意识,利用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和互动活动,增强百姓的节约意识,树立全民节约的社会风尚。其次,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着重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减排重点工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管和预警体制,对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流域和环境进行重点治理。最后,要把集约型生产形成系统工程。利用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准确规划和处理资源开发、资源利用、再生资源应用和社会消费等各个环节,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图1 资源节约和环保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首先,要进一步巩固农业生产地位,发展规模经济农业。一方面要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另一方面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根据河南省南北、东西不同地貌特征建设农业基地,利用培育龙头企业、完善土地流转和农村生产合作组织等方式,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其次,要推动工业向精深发展,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的的基础上逐渐向低碳型经济转变。通过发展深加工,培育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工业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最后,加快服务业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动文化、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促进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

2015年,全省有色、钢铁、化工、非金属、煤炭、电力、石油加工及炼焦等周期性特征特别明显的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仍然高达50%左右,河南省依靠原材料的产业主导地位仍然维持。因此,需要加快传统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首先,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低碳生产。其次,由于传统产业的生产企业多以国企为主,要大力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生产运作效率。一方面,要加强科研投入,另一方面,要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努力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经营,使传统企业能够从各个方面适应市场化竞争和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潮流。

(三)大力推动成长性与新兴性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市场需求不足,工业增速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能源原材料工业增速普遍下降,但是增速高的新兴产业又因为基础薄弱,难以为工业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河南省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一批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产业。根据对各行业成长性、附加值、竞争力和资源消耗的测算,最终识别出的河南省成长性行业有食品类、纺织服装类、纸制品类、工艺美术品类、医药类、新型建材类、金属制品类、成长性装备类(物料搬运设备制造、黑色金属铸造、印刷日化用品生产设备制造、照明器具设备制造和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和汽车制造类。重点发展的新兴性产业有日用化工类、生物医药类、新兴装备类(金属工具制造、金属制日用品制造、化工及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和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航空航天类、电子信息类和循环经济类。

(四)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

2015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0.4%。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131.55亿元,增长11.2%。同时,在区域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加速发展,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效果明显。因此,要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区的优势引导工业产业升级,首先要综合政策、土地、资金等要素,引导产业集聚区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持,推进产业向高、新方向发展。其次,要加强产业集聚区内的创新发展,引导科技人才入驻,并加快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核心技术,研发新产品。最后要在区域内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形成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三、消费、投资、出口协同发展

(一)扩大内需,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

河南省必须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一是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收入增长推动消费增长。一方面要稳定和扩大就业,促使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让百姓有钱消费愿意消费;另一方面要加大社会养老、基本医疗、住房、失业等保险的范围和力度,使居民消除后顾之忧敢消费。二是要出台激励政策,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拓展幼儿生活教育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同时,要积极解决信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快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研发不同种类的消费信贷产品,鼓励居民利用信贷进行消费。三是要加快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引导城镇消费。

(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河南省必须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规模效益。首先,确保农业投资增加。河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投资政策应向农业倾斜。利用金融和财税等相关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往农业方面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机械化水平。其次,以投资结构调整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加大对高新技术、科教文卫、养老医疗等行业的投资力度。

(三)深化开放,扩大出口规模

一是要充分发挥传统产品的出口优势,深挖传统产品市场,同时开拓新兴市场,促进产品的多元化和市场的多元化。二是提高出口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扩大新型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三是利用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浪潮,鼓励企业融入跨国集团或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链条,依托知名品牌优势带动相关产品和原料的出口。

四、培育和完善企业体系

(一)培育龙头的规模以上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这些大型企业是河南省各产业的示范者,是经济发展引领者,对经济转型起着举足轻重的领导者的作用。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381.37亿元。其中,利润前三位的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713.54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444.11亿元、食品制造业利润254.32亿元。可见,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依靠传统的农业、矿业和金属业,高科技行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中的规模以上企业尚不能形成气候,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弱。因此,政府要扶持各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建立进一步做好现代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使这些龙头企业做转型发展的先锋队,带动整个行业的两性竞争和转型升级。同时,积极走出去,培育河南省能在国际市场上扬名立万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带动出口的进一步扩大,提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二)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政府和金融部门联合起来深化改革。首先,加强财税方面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推动中小微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负压力。其次,完善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适度放松中小金融服务机构的设立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有序参与;允许银行适度提高信贷比例,拓展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和力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最后,扶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创新能力。

五、加快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

(一)实施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激励政策

河南省应制定鼓励创新的财税、金融等一系列配套的扶持政策。财政税收方面,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对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的资金投入,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科技创新和研发领域;完善企业研发投入的税前扣除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尤其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扶持力度。金融政策方面,需研发更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产品,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用担保制度,消除其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

(二)加快推进人力资本开发

河南省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动力。首先,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投资多元化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扩大劳动力受教育的机会和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尽快改革户籍和人事代理等管理制度,促进高素质人口的合理流动,利用各种补贴、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其次,建立体现知识和才能价值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人才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岗位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进一步积累。最后,要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利用给予其配偶及子女在入学和工作上的一些特殊优惠,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1]陈静.河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武敏敏.山西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3]李晓红.山西经济转型路径探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2.

[4]郑丹,王青,顾晓微.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术探讨,2009(9):55-60.

[5]李荣华,张敏敏.河南省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1(5):21-24.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河南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