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农村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2018-06-13王峰

戏剧之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

王峰

【摘 要】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新形势下美术课堂教学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但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农村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概括,同时进行了相对应的解决途径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农村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169-02

一、何谓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概念来自于教育部2014年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确定“先行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1]

具体到美术学科,尹少淳先生在2016年出版发行的著作《尹少淳谈美术教育》中有一个章节的篇幅具体论述《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并进一步图解这五大核心素养方面的关系。(参见图1、图2)[2]

通過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首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并不是针对专业美术人才培养,而是面向全体国民。具体到高中美术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其次,美术核心素养注重的并非绘画专业能力的培养,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综合能力的体现。第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并非割裂的,而是一个整体。在教学环节中可能指向不同,但综合体现在教学行为中。

二、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与农村高中美术课堂现状的矛盾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教学实施中需要教师做好大量前期工作,例如在具体课题的选择、课堂环节设计、问题的实际性和切入点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实需求。而对于农村高中美术教师来讲,问题更为突出:

(一)图像来源的单一性。美术是视觉艺术,关于“图像识读”中的图像来源,正常来讲展览原作、画册、网络图片等等,均是有效来源。而观看原作则是最佳来源,亲临现场面对真迹原作,观者的亲身感受是第一位的,也是语言无法描述的震撼与感动。对于城区学校,进美术馆、博物馆相对方便,而对于郊区县的农村高中学生来讲太难了。学校组织难度太大,不易实施;自行前往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养成习惯。笔者曾在所任教年级调研,进过美术馆的人数不到十分之一。对学生来讲更多的图像资料来自于网络,而网络图片首先是清晰度不够,其次就是色调的偏差,导致学生对图像解读存在误区和盲区。

(二)局限教室的单调化。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课堂不止于教室,教学也不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对综合性运用学科知识的需求促使课堂的社会化和广泛性。例如对于宫殿建筑的讲解,不如走进故宫更真实。对于各类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不如进入博物馆或美术馆亲自感受作品的美更顺畅自然。笔者曾在美术馆见到学校老师带领学生参观连环画展,学生直接接触到连环画书,以及各类画作原稿,这种亲身体验是任何间接描述无法比拟的。农村高中学生接触机会更少,真正能把鉴赏课堂搬到美术馆的还是太少,新形势下的美术课堂呼吁社会性的大课堂。

(三)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性。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包含美术专业知识,更包含相关文学、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最终落实到文化理解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学生对于已有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这个“综合运用”不局限于单一的美术学科知识,而是在一定范围内,融会贯通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作品分析。例如在学习古希腊美术时,古希腊艺术起源与希腊的地理环境、敬神仪式、政治体制与文化传统有相当深刻的联系,因此作品分析不能局限于作品本身分析,而在于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相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最终进行综合分析。

三、关于矛盾解决途径的一些探索

针对于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现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与诸位同仁探讨,以便于更好地促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一)任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前提下的教学,对教师要求更高。课前准备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其中首先就是制作好课前预习单。这一点是向兄弟区县学习,设计好课前预习单,针对具体课题,提前了解学生想知道的知识,清楚教学的重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知道搜集哪方面的材料,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数。其次,美术教师要搜集高清大图的相关图片,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图像识读,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清晰、真实的作品图片对于美术作品解读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在假期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参观。第三,运用好互联网资源。各大美术馆、博物馆都有网站以及网上美术馆,引导学生关注相关信息,养成看展(线上线下)的习惯。美育的过程是漫长的,要充分意识到美育的潜移默化性。

(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利用。社会大课堂的利用,一方面在学校活动。高中生有参观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与学校学生管理机构进行沟通,使社会实践与美术参观相结合。美术教师要参与进去,引导学生学会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在各种假期旅游中关注旅游地的美术资源。如当地的美术馆或找寻当地的民间美术或手工艺品。这些都是社会大课堂的体现。

(三)综合探究性艺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推进。校内的美术课堂教学可以摸索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贯穿性、综合性大艺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大艺术课堂不仅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更可以和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学科结合。大艺术课堂的贯通不仅体现在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层面中,在美术表现、创意实践中同样可以实施,这种模式更受学生好评。我校曾将美术、舞蹈课程相结合,让学生体验根据音乐节奏舞动身体,并在舞动的同时通过画笔或手直接在地面画布上进行随意涂、画,课堂效果较好。通过综合探究性艺术课堂教学,学生深刻理解了大师,如波洛克那样创作的过程,这样的体验对于学生来讲是宝贵的创作经验,也是有效了解美术创作方式多样化的便捷途径。同时,这种综合性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会继续进行。

四、小结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新形势下高中美术课改指明了方向,但对于具体实施和操作,则需要经过课堂教学的实际锤炼。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更需要教师立足于学情,认识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特点,尤其是教学环节设计中更应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引导。进而促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精准落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M].2014.

[2]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63-167.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
学案导学模式在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浅谈农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如何打造农村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