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怎样的数学教学更能适应现在的高考

2018-06-12赵玉星

教育界·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适应力高考改革数学教学

赵玉星

【摘要】在我国高考制度进行改革调整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对当前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增强数学教学活动与当前高考数学教学的适应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简要分析当前数学高考要求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学改革加以研究,力求可以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参照。

【关键词】高考改革;数学教学;适应力

高中数学教师都知道学生反映出来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上课的时候听得懂,但是真正到自己做题时又无从下手。我们当中也有很多数学教师会对学生说,你再多做一些题目,多练练就可以了。其实是不是让我们的学生多做一些题目就可以了呢?我们数学教师心里有底吗?

前段时间我们学校与兄弟学校开展了一次数学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这两节课教学的内容虽一样,但两位教师教学风格各异。在第一节数学课中,教师慢慢地引导学生从旧知识进行推导,一直到推出新的公式为止。推导的过程大约用了25分钟,课堂气氛虽然略显沉闷,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更加深刻与牢固,学习效果很好。在第二节数学课中,教师不推导公式,而是直接给出公式,然后就对照公式做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和练习,虽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不够,学习效果欠佳。通过这两节数学展示课,我对现在的高考形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更倾向于第一节数学课的教学模式。因为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慢慢推导,能够结合自己学过的旧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思考,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内化成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的课堂效果必定会更好。这就是我们通常会遇到的怪现象,即为什么有的教师教的班级平时月考很厉害,但到了高考却考不好,而有的教师教的班级平时月考不是很好,但到了高考却考得很厉害的怪现象的原因所在吧。

一、新时期高考数学教学出现的新变化

基于新高考的变化,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想让本班级的学生取得理想的数学分数,数学教师在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之前,首先要对高考的具体要求变化进行明确,进而确保可以结合要求的变化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我对新时期高考数学教学出现的新变化进行细化解读,发现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高考数学教学关注学生五个方面能力的考查。

其一,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考查。空间想象力方面的教学主要集中在立体几何方面,从近几年我国高中数学高考的基本情况来看,更加关注三视图的考查,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抽象能力的培养。结合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基本情况,空间想象力方面的三视图的考查几乎每年都出现,并且所占分数比重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其二,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往往集中在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方面,在题目的设置上也引导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思维过程的区分。对近几年的高考数学题目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很多高考试题,特别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一定困惑的题目,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都没有实现对题目逻辑关系的有效处理,因此无法明确解题思路,影响解题实际效果。

其三,对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针对这一能力设置的考查题目往往是圆锥曲线和导数的压轴大题、证明定点定值或者求取值范围的问题等,学生如果具备较强的推理论证能力,往往会快速完成推理论证工作,得到正确的结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互动中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其四,对学生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这里的运算能力不仅指根据公式法则进行正确运算,还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例如解析几何中如果能利用好韦达定理,强调整体运用的意识,往往能简化运算。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应该学会及时调整。例如在导数解答题中对代数式进行合理变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五,对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统计案例中,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统计概率问题的考查比较注重联系实际,考生要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

除此之外,高考还要考查学生的两种意识。(1)应用意识:考生应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2)创新意识:从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来看,试题比较灵活,这种灵活,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创新,很多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考生都很清楚,可是形式上一旦新颖了,考生做题的难度就加大了,考生备考时面对一些新信息问题应好好研究。

二、结合高考变化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改革的措施

从高考数学中要考查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和两种意识不难发现,高考是学生能力的考试,是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较量。由此可见,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需要教给学生什么就比较明显了。数学教学中概念的生成、公式的来由应该是让学生掌握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的技巧。因此,我们必须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方法。

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解题活动中,并且将解题思路与大家分享,大胆地讲给其他同学听。遇到存在不同意见的问题,学生要勇于向教师请教,与教师进行辩论,堅持正确的思路,对错误的思路进行纠正,保证整体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适当的引导,确保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思路完成数学学习活动,并且在独立思考和探究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逐步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强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向学生传授合适的数学方法,保证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答题策略,促进学生解题正确率和解题效率的明显提高。结合当前我国高中数学高考的变化,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特殊解题思想,即针对相对简单的题目,如选择题和填空题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题干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计算,像对待大题目一样认真,避免由于马虎导致错误的出现,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而针对较为复杂的数学题型,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将复杂的题目内容划分为多个考点,然后按照不同的考点进行计算和解答,再将不同知识点的解答进行整合分析,实现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处理,在实际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再次,指导学生完成错题笔记。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不管高考题目出现怎样的变化,教师要想保证教学效果,都必须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准备好数学错题笔记,将日常学习活动中的易错题、难题、容易马虎的题或者定型题目都记录到错题笔记中,并在错题笔记中对自己出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后期学生自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照错题笔记进行复习,增强学生复习活动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有效性。同时,学生结合错题笔记对相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也可以提高数学问题分析能力,确保学生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可以把握重点,发现解题规律,进而高效完成解题任务,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明显提高。

最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心态。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学生应该面对的,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发育已经开始趋于成熟,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适应力,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激励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可以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遇到问题时可以耐心地处理,从多角度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真正做到败不馁,胜不骄,在数学学习和探索活动中实现稳步前进;另一方面,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这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训练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保证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摆正学习心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学生出现死读书和死做题的情况,要关注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辅助学生在头脑中完成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学习和探索夯实基础。

只有这样,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才能与学生的成长发育需求相适应,为学生提供相对科学的教学指导,并且高中数学教学才能适应现在的高考,也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高中数学教师已经基本上认识到数学高考改革背景下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调整的必要性,并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探索,希望可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在实际开展各项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新时期要结合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与数学高考的契合度,为学生高考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斌, 熊丙章, 江楠.新课程高考与高中數学教学适应性研究[J].中学数学, 2015(09):26-29.

[2]周永红, 唐录义.怎样提高数学高考复习教学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07):115.

[3]吴隋超.浅谈如何适应高中数学新课标下的大学高等数学教学[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16(04):44-46.

[4]张沫.浅谈如何拯救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缺失[J].教育, 2017(03):265.

猜你喜欢

适应力高考改革数学教学
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制作的适应力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念转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