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共同体:职校教师幸福发展的群体方式

2018-06-09占少志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幸福教育

占少志

【关键词】教师阅读共同体;教师专业素养;幸福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8-0078-01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重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关注教师阅读,形成了教师阅读共同体。该群体由热爱教育并怀有教育理想的教师组成,因倡导幸福而完整的教师生活,吸引着同行的注意。

一、共同体,探寻幸福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是教师个体,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教师成长的“内力”,但教师自主发展并非孤立发展,教师团队之间的合作、互助、共享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外力”,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个体与团队在合作互动中构建教师文化的过程。2016年初,6位不同学科、热爱阅读的教师聚集在微格教室,分享丹阳本土教育家丛书《直与青云齐》,成员们初步构建了共同体的雏形:教师成长共同体不仅要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还要关注教师的幸福生活。通过共同体成员间的交流与碰撞,促进思想的产生。在共同体中,每位成员都是学习者,并约定每月必须举办一次主题活动。

二、阅读,共同体行走的方式

共同体发轫于阅读,也成长于阅读,每位成员在阅读、分享中找到内在的力量。学校定期举办读书沙龙,副校长、教务主任都要参加。每次读书沙龙,6至8人一组,每组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会谈,主持人组织大家讨论、交流、分享,让多元观点、深度思维进行碰撞。在所有阅读中,个性阅读小范围交流;共性阅读,特别是教育经典阅读,大范围交流。有了教务处和校长室的参与,阅读活动都能与目前的教育现实对接起来,与班级学情结合起来,与教学偶得结合起来,与教育观察结合起来。共同体成员在阅读中唤起内在的力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教育的“微行动”“微改革”。

三、成事,共同体积聚动能

共同体成员昂扬向上、活力奔放的“生命状态”以及共同体传递的正向的价值观和文化,初步营造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小型“亚生态文化圈”。语文教学活动,大家同课异构,相互研磨。通过听说读写活动接纳学生的天性,用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唤醒学生的内在自觉,帮助他们成就最好的自己。共同體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听先贤声音(养正学堂)、看楷模行为(劳模、行业精英进校园)、问企业宗旨(参访企业)、训职业素养(主题教育)、行社会实践(养正学堂、三创学生)等多元渗透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恩教育、爱国教育、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融入活动,让学生切实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思想观念。同时,让学生带着家长读书,努力让共同体发挥涟漪效应。

国家普通话县域监测,共同体成员全方位“接待”,从地域的选取、学生的录音采集、田间地头的居民录音采集整理到录音上传与比对,共同体成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省语委的表彰。在江苏省有声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共同体成员发挥优势,对接南京师范大学,在方言调查、读取、录音和地方特色资料收集等方面,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素养幸福教育
浅谈“文本细读”之多样化
高职院校升格初期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问题的策略研究
互动性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素养影响效果评价
关于幸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几点认识
专业成长,做快乐教师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海军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