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此教学 有趣有效

2018-06-08范玉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愉快轻松有趣

范玉兰

【摘要】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特别想听你的课,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让快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旋律。

【关键词】教学艺术 轻松 愉快 有趣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68-02

从教二十年来,我总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生,总是想办法让数学课堂变得轻松、愉快、有趣……

偶得一:它们都是“铁哥们”

在数学教学中,都觉得数学计算是枯燥无味的,学生学起来积极性不高。新教材把单纯的计算和解决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教学,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计算教学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在此基础上,我认为,作为教师也应该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添点调味剂。我在教学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时,让学生25×4=100和125×8=1000牢牢地記在心中,这样在做题过程中速度快、效率高。但是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25×24、125×56这样的题目,有一部分学生却用乘法分配率来做,让本来简单的题目变得复杂了。为此,我引导学生观察25和数字几是“铁哥们”,你可以想4×( )得24,或24是4乘几得到的;125和数字几是“铁哥们”,你得想8×( )56得56是8乘几得到的。“铁哥们”一词刚说出来,学生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比单纯的讲练效果要好得多。

偶得二:和小数点一起“跳舞”

小数点移动是小数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动画片《西游记》中“孙悟空棒打妖怪”情景剧,同时出示4幅图片设置悬念,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小数点的移动”。但是,要板书课题时,我板书的是“和小数点一起“跳舞”,学生看到这个课题更是兴奋,接着就有学生问:“老师,怎么和小数点跳舞啊?”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看已经调足了学生的胃口,马上引出本课的例题。探究规律过程中,我出示了歌谣,并告诉学生‘和小数点一起跳舞“的乐曲:小数点移动要记牢,右移扩大,左移缩小,移动一(二、三……)位是10倍(100倍、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歌谣好记,但实际操作起来,学生理解的还是不够好。为此,我又在黑板上进行了演示:例如40.4,向左移动三位,从零开始小数点每移动一位就在那一位的下面画个小小的半圆弧,一个小的半圆弧就是移动了一位。有一个调皮的学生笑着说:老师,我知道了,就是我和小数点往左跳三步,再点上小数点。其他学生笑了,我也笑了,学生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他学会了。一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会了知识。

偶得三:记住这些“犯罪分子”

记得五年级上册数学学完第二单元“质数、合数、奇数、偶数”这些概念后,学生要明白把自然数可以重新分类,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判断题:“自然数中了除了奇数就是偶数”,“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等这样的题,学生总是混淆不清,因为这些判断题只所以错是就是一个数字在捣乱,譬如:“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这个判断题中把自然数中的“1”要除外,这句话就对了,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1”就是导致这句话错误的“犯罪分子”。同样在“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这个判断题中把偶数中的“2”要除外,这句话就对了,因为“偶数中只有2不是合数”。所以“2”就是导致这句话错误的“犯罪分子”。所以学生只需要把导致每句话错误的“犯罪分子”牢牢记住,这样的题就不会出错了。我问学生能不能记住这些“犯罪分子”,学生很高兴的回答:“我们不光要记住它们,还要打击它们。”学生们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容易混淆的概念学起来易如反掌,有趣有效。

偶得四:借东西要还。

在学习多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学生经常出现退位后,在第二次再减时,不管退位点,导致计算错误。譬如:学习124-78,个位上4减8不够减,这时,就得向邻居十位上借,借一当十来用,这样个位上就变为14减8得6,个位上的减法做完了。再做十位上的2减7,还是不够减,怎么办?学生也知道再向邻居百位上借,借一仍当十来用,可是2刚才借给个位怎么办?要不要还?我就问学生:“你们平时借小朋友的东西要不要还,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当然要还,要不还,小朋友们就再不愿意借了。”我趁势就说:“那么我们就先把借来得这‘1个还掉,还剩11个。”百位上再用11减7得4。我继续问:“百位上借得‘1个要不要还?”学生坚定的回答:“要还”。所以百位上的“1”个还掉后就是0,最高位上的0就不用写了,最后得数为46。经过这样教学,学生明白,数学道理同生活的道理是一样的,自己不够时可以问邻居借,但一定要做到有借有还才是硬道理。这样学习数学,学生不仅知道算法,还知道了算理,得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虽然这些只是课堂中的“小花絮“,但让我感触颇深: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特别想听你的课,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让快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旋律。

猜你喜欢

愉快轻松有趣
“愉快”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