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校图书馆图书验收工作

2018-06-07徐春燕

教育界·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徐春燕

【摘要】高校图书馆图书验收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它保障了馆藏图书质量,应引起特别重视。文章結合图书验收的基本工作流程,阐述了图书验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图书验收具体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验收;图书采访

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学校科研教学服务的重任,高校师生的学习、科研资料很大一部分来自图书馆,因此图书馆馆藏图书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验收工作是保证馆藏图书质量的重要一环,高校图书馆对图书验收工作应特别重视。

一、图书验收的含义

图书验收是指采购人员对各种渠道购进的图书进行拆包、核对发货清单及编目数据,并对其物理加工及数据加工进行验收的过程。它为图书采购提供了准确的账目信息,又确保了图书馆藏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方向,是图书馆业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图书验收基本流程

一般来讲,对于到馆的新书,图书馆的验收工作基本流程如下。

(一)手工拆包验收

图书馆采购的新书到馆时,首先要核对供应商提供的发货清单信息,根据书商提供的发货批次等信息核对新书到货的包数。然后对这些新书进行拆包验收,根据发货清单上提供的详细信息,比如对ISBN、题名、价格、种数、册数等项目进行逐一核对,包括每包图书的实际数量和每种图书的价格。对于价格或者数量与发货清单上信息不符合的,要在发货清单上进行标注。最后还要做好新书到馆验收记录。部分新书到馆验收记录如表1所示。

在手工拆包验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对新书进行数量和价格的比对,还要对图书的质量进行检验。如果图书出现质量问题,比如图书缺页、封面污损、装帧不合格或者内容明显不适合图书馆藏书要求的图书要进行退书处理。这些工作最好由供应商安排人员和本馆工作人员一起完成,利于即时处理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采访系统验收

对新到图书进行了手工拆包的初步验收后,为了减少与本馆馆藏重复的情况,也为了验收是否为本馆订单采购的图书,还要将到馆的新书数目数据导入图书集成管理系统,进行采访系统的验收。一般采访系统验收比对时都是使用ISBN号进行,有的还会使用题名等信息进行比对。采访系统比对结果出来后,对于查出来本馆馆藏已有的图书,或者不在本次订单内的图书,要征求采访老师的意见,是留下还是做退书处理。经过采访系统比对后以及征求采访老师意见同意采购的这些图书,就是符合图书馆要求的图书,对于这些图书还要进行加工进行验收。

(三)图书加工验收

目前随着高校图书馆行业社会化分工的发展,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克服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带来的影响,也为了使图书能够尽快进入流通环节,一般由供应商提供图书的加工服务工作。在对图书通过采访验收后,图书馆还要对这些图书的外包加工情况进行验收。图书的加工验收包括对其物理加工和编目数据加工进行验收。

物理加工包括盖章、贴条形码、贴磁条、打财产号等环节。各个图书馆对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规定。比如我馆在物理加工时就有这些要求:在图书题名页贴条形码(为保证条码扫描可靠,条码必须外加覆膜,图书加工时条码项必须用扫描枪录入);在题名页和书口盖馆藏章,题名页馆藏章文字与图书印刷文字方向一致工整,书口馆藏章位于切口上下正中位置,馆藏章文字平行于切口;在条形码下方和101页(不足101页的图书,在图书中间页)右下角打财产登记号(财产登记号与条形码数字相同),财产登记号必须与图书印刷文字平行工整;给图书隐蔽安装长度为16cm可充销磁条。当发现图书的质量问题,如缺页,印刷质量等问题,可向采访老师反映,要求调换。

编目数据验收就是利用计算机在图书集成管理系统上进一步核对图书信息,包括题名、价格、ISBN、分类等信息。目前来讲,大多数图书馆采用CNMARC的格式对各类图书进行分类标引、主题标引、著录等。在编目数据验收的时候就按照CNMARC格式的统一标准对各个字段进行逐一核对。主要针对这几个著录项目进行核对:010国际标准书号项、101作品语种项、200题名与责任说明项、205版本说明项、210出版发行项、215载体形态项、330提要文摘项、410丛编项、801记录来源项、905馆藏信息项等。著录项目要求完整、标准、规范。

物理加工的验收一般是手工验收,编目数据的验收就需要计算机与手工方式相结合。如果经过物理加工或者编目数据加工验收不满足图书馆加工要求的,就要求供应商重新按照图书馆规定进行加工,直到验收合格为止。

通过以上三个程序验收的图书就可以提交到典藏系统,然后移交给流通部上架了,这样就正式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读者能通过流通室借阅这些图书了。

三、图书验收经常出现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在实际图书的验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图书验收时间紧

图书验收是一项细致具体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验收时间不够,将影响图书验收质量。由于图书一般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而且前期准备招标的程序也比较多,等到招标结果出来了,还要选择书目,要花不少时间在招标上。比如我馆最近几年都是上半年招标,下半年验收,每年需验收大约8万册图书。验收时间差不多集中在最后三个月。为了完成采购计划,每次验收时间都非常紧迫,导致验收匆忙,对验收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二)图书不合格

在图书的验收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不合格的图书,这些不合格图书主要是由于内容不合格或者质量不合格引起的。内容不合格的图书,例如针对对象不适合,有时书商配送的图书有少儿类的,而采购馆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对象多是大学师生,因此这类图书不适合高校图书馆读者。而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包括图书封面有污损的、书页缺页的、印刷模糊的、装帧有问题的这类图书。这类图书由于本身的质量问题,影响了图书的阅读,因此要做退书处理。

(三)图书验收人员业务技能需要不断提高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图书验收不仅仅需要手工验收,还要求使用图书管理系统对书目数据、编目数据进行验收。所以要求参与验收的工作人员要有工作责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具备适应工作需要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文献分类学及文献编目学的基本知识。这就要求我们验收人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与时俱进。

四、提高图书验收工作质量的方法

针对图书验收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可采用下面几种方式提高图书验收质量。

(一)多渠道采购图书,合理安排采购时间

在每年图书采购的时候,尽量合理安排采购时间,提前启动招标程序。采购渠道尽量灵活化,不全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购入图书,不然验收工作量集中在一起,时间紧迫,会降低图书验收的工作质量。高校图书馆可采用分批量配送、现采等多种方式购入图书。在公开招标时提前进行招标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图书采购的时间,为图书验收安排合理的时间,才能更好地对图书质量进行把关。

(二)选择符合市场规律折扣的馆配商

在图书采购时,不要一味选择低价竞标馆配商。由于购书渠道的不同,馆配商和各个出版社合作的不同,购书折扣不一,导致在配书时候的图书质量也不同。对于馆配商来说,出版社有最低的折扣底线,而且馆配商还要免费提供图书加工等附加服务,因此馆配商要维持利润空间,折扣就不能低于市场规律下的正常折扣。如果折扣低得离谱,那馆配可能会通过其他非正规渠道采购图书,不能保证图书的质量。所以为了保证图书质量,提高图书验收效率,在图书招标时应选择符合市场规律折扣的馆配商。这就要求图书馆在招标时主动和招标部门沟通,把握主动权,尽量选择利于提高图书馆馆藏质量的馆配商。

(三)提高图书验收人员的专业素质

图书验收需要图书验收人员熟悉学院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建设情况,对读者的阅读需求有一定的了解,有良好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并熟练掌握图书馆的验收要求和工作流程,对不符合馆藏图书要求的图书要准确判定,予以退回。在图书加工的验收中要掌握图书采编知识,能熟练使用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图书验收。因此我们平时应加强馆际交流、学习,多渠道提升图书验收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图书验收高效率、高质量地顺利完成。

五、总结

图书验收是图书馆业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能很好地控制馆藏质量。所以作为图书验收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图书馆科学的图书验收流程,慎重对待图书验收工作,多和業内同行交流学习,不断完善图书验收流程,把好馆藏图书质量关,为高校师生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图书。

【参考文献】

[1]王志英.高校图书馆图书验收工作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23):131-132.

[2]汤春蔓.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验收工作[J].科技视界,2016(14):246.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