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探究

2018-06-07巴青松李桂萍

教育界·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创新

巴青松 李桂萍

【摘要】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是发挥高校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重要阵地。在研究生党员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学习形式和实践形式已不能满足当代研究生党员的现实需求。通过综合运用互联网平台,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能够改变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传统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工作;互联网+;创新

【基金项目】淮北师范大学学位和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2016jyxm08);淮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5600971)。

研究生党建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最高层次教育。当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党员人数不断增加,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显现。做好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对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培养,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性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能够切实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党建工作的优化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党建工作空间的拓展、形式的丰富以及效率的提升等产生極其重要的影响。

一、“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生学习、生活的现状

高校研究生是具备高知识、高学历的特殊群体,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进取精神,善于独立思考社会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高校研究生群体是互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主体之一,他们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微博、微信、手机APP等软件工具实现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替传递。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应的知识已成为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习惯。

二、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研究生自身的特点给研究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生的年龄、生源背景、专业等与本科生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复杂性。同时,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至3年。学生分散在各自的实验室,在各自的导师指导下开展各自的研究工作,很难沿用本科生班级建制的形式来开展集体活动。一些单位将研究生的党务管理纳入本科生中,还有的安排研究生参加教职工的活动,然而两者的活动形式和内容都不适合研究生的特点,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研究生参加党务活动的热情。

(二)研究生思想的多样化使得研究生党建工作复杂化

一些研究生对党的基本理论问题认识模糊,价值观念注重实用,择业观念偏于功利;部分研究生存在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热情,甚至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隔离开来;还有少数研究生在科研中思想浮躁,急功近利,对社会问题缺乏全局观,容易以偏概全,愤世嫉俗;一些学生将入党作为达到个人目的的跳板,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容易产生迷茫与困惑。

(三)网络的发展给研究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

网络以高效、快捷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信息,同时也改变了部分研究生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从互联网上下载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材料、转正申请书等党员材料,极个别研究生甚至购买学位论文,导致学术道德沦丧。

(四)党员流动频繁

通常情况下,研究生在完成一年左右的课程学习后,就要开展课题研究。然而,有部分研究生的导师是校外的兼职教师,这些研究生就要离开学校,到校外导师那里开展课题研究;还有部分研究生由于要到外单位开展合作研究或者学习技术,他们要到其他实验室工作,中途离开学校。这些研究生有的要离校三五个月或者一年两年不等,有的直到毕业答辩才回学校,这样就给研究生党员管理造成很多困难。

三、“互联网+”为研究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平台

目前,研究生党务活动和管理比较缺乏有效性,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频次比较少,流动党员管理比较困难。然而,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互联网的快速应用为研究生党建工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互联网上有大量不断涌现且不断更新的资料可供研究生党员学习。利用互联网来搭建一个党建系统,利用微信朋友圈、移动点到、社交论坛等方式来加强党员之间的联动工作,可以随时随地实现支部活动、民主生活会在线交流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移动支付、移动办公的功能实现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党费收缴、党员信息统计等各种工作。

四、“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创新

(一)把研究生党员放在“线上”,党支部挂在“网上”,党组织建在“云上”

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党员沟通交流,凝聚党员力量,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是“互联网+”时代最主要的受众群体之一,也是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力量。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快捷,盘活党支部的“规定动作”,创新党支部的“自选动作”。通过QQ、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建立党员的网络信息,创建党支部QQ群和微信群。把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通过新媒体的形式让每个党员第一时间接收,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汇报。在互联网上组织党员开展评论交流,能够及时掌握党员心理动态,提高研究生党性修养。因此,“互联网+”时代可以实现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网络化,学习交流论坛化,通信联系便捷化。

(二)建立党员网络信息库,健全党员组织评价体系

2014年6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明确提出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进一步严格和规范了党员发展、审批、信息库建立等工作。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建立党员网络信息数据库,实行全国联网,真正把党员放在“线上”,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党员网络管理系统。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等一系列程序,建立网上申报、考核、审批管理制度。完善党员的个人信息,实现“线上”交流,建立党支部“线上”会议制度、“线上”签到、“线上”提交思想汇报等,建立党员组织评价跟踪体系。真正做到党员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三)创新“自选动作”,构筑党支部“网络之家”

研究生是一个活跃、开放的群体,是新时代新事物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互联网+”时代,信息虚拟性、快捷性、全天候、高效率、低成本的特征深深地吸引了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要牢牢抓住研究生独有的特点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研究生党建工作要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出实验室,走进生活,走进网络,更重要的是走进每个党员的心中,更好地实现党员教育内容网络化,党支部建设多维化,做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建立党支部的“网络之家”,及时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引导教育。

(四)加強组织领导,完善“网上党支部”的监督管理体系

“互联网+”时代,还要进一步加强“网上党支部”的监督管理,做到建立与管理并重。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领导,强化网络骨干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专兼职网络骨干人员,做到党的理论宣传和自身建设相结合。制定网络党支部管理办法,建立网络党支部的管理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把党支部网络管理落到实处,严格管理制度,党员定期签到,定期参与组织生活,定期提交思想汇报。建立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周报、月报、年报制度,进行收集归档;定期参与党员民主评议、考核;党费收缴、民主评议、评价考核做到网上公开,接受监督。

五、结语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目前,“互联网+”已经从过去新奇的概念变成了研究生生活中的工具和手段。微博、微信、QQ等各种新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各种新技术,促进了研究生党建工作与这些新平台、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必须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利用新媒体手段,体现时代性和先进性。我们既要做到党支部“规定动作”不折不扣,又要做到“自选动作”丰富多彩。在“互联网+”时代,创新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党支部的建设在“互联网+”时代的面貌将焕然一新。因此,我们以互动、开放、服务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研究生党员发展宗旨,提高高校研究生党建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强舸,左超.青年亚文化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5):32-36.

[2]刘毅.“互联网+”基层党建探析[J].领导科学,2016(35):15-17.

[3]张伟莉,杨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微公益现状与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5):65-67.

[4]蔡芹.“互联网+”为党建工作注入创新活力[J].人民论坛,2017(01):106-107.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创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