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辅导员专业素养的提升

2018-06-06郝晓

科技资讯 2018年3期
关键词:专业素养提升辅导员

郝晓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紧紧围绕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且现代大学生思想复杂,个性极强。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工作,把学生培养成才,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首先得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辅导员专业素养的提高,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 辅导员 专业素养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c)-0214-02

1 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素养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辅导员自身道德素质问题整体存在下滑状态。很多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应聘成功之后,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在平时的工作中只是做了表面的工作,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地挖掘学生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特别是缺少对那些家庭困难或者是家庭破裂学生的关注,使得许多存在问题的学生在大学里虚度岁月,有的甚至因为心理问题中途休学或退学。有些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缺乏学习,没有继续学习专业知识,没有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规定要求自己,对自身的要求极低,只求安稳地工作,从而导致自身道德素质下滑,缺乏责任感。因此,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要具有责任和担当意识,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辅导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按照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因为辅导员做的是人的工作,做的是学生的工作,辅导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也会给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教学环境带来不小的影响。

第二,辅导员队伍整体专业知识偏低,专业能力欠缺。辅导员自身专业什么都有,大部分跟辅导员的专业知识都不挂钩,这就使得辅导员在专业知识和素养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缺少理论的指导,只能根据平时的工作积累经验。虽然工作经验的积累可以使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一点点积累起来,但是在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工作起来就会很吃力,工作就会很零散、不系统。很多同学都会反应,在问辅导员一些专业问题或者是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辅导员很多时候在第一时间不能给予答复,这使很多学生对辅导员失去信心,这也使辅导员丧失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机会。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多方面的业务能力,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和要求,辅导员自身必须接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所带学生所学专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辅导员不断地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2 解决辅导员专业素养提升面临困境的对策

第一,辅导员自身要转变观念。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所承担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多媒体技术充分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使自己的知识素养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二,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辅导员在日常处理学生的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很棘手,有些也是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能急躁,要有耐心和细心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和处理学生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和道德素质,不能因为事情紧急就忙了手脚,以至于口出脏话,对学生讽刺挖苦等,这些不仅给辅导员的形象大打折扣,也会使学生对整个辅导员队伍的素质产生怀疑。

第三,辅导员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辅导员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辅导员在工作的时候,除了转变思想观念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对工作始终保持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继续贯彻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第四,高校应该为辅导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创造一定的条件。高校作为辅导员专业素养提升最直接的地方,应该为辅导员提供更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和机制。高校在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的时候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学校辅导员发展的具体条例,并要对具体条例的细节进行细化,这样不仅可以使辅导员在提升专业素养的时候可以有依据,而且也可以使辅导员工作也可以使辅导员专业素养提升各方面的工作顺利开展,工作更有效率。

第五,教育监督管理机构应该对高校日常的工作加强监督和管理。教育监督管理机构应该为辅导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指导意见,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和考核条例,使辅导员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够有制度和规范的约束。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传统教育的改革,改变单一的考核机制,根据辅导员日常工作表现,着重加强对辅导员团体的表扬和奖励。

3 辅导员应该如何在新时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一,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辅导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很多方面,包括一般文化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一般文化性知识面非常广,既包括智育也包括德育。而且作为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近年来,刑事案件在大学里频繁发生,引起了教育部门及高校的高度重视。作为辅导员,如果具备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使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使学生们在做事之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意识,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能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体性知识就是指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基本知识。辅导员作为学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身兼数职,不仅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充分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正确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条件性的知识是辅导员进行专业活动必备的知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辅导员在掌握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后,不仅可以在学生的学习上给予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心理学知识可以使辅导员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运用心理学理论提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指引他們走出心理困境,避免学生因想不开而产生抑郁和自杀的心理。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工作中,并从日常的工作案例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第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指从业人员在完成专业活动时所需要的能力。对于辅导员来说,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生涯规划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生涯规划能力是指作为辅导员,要从大一开始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个初步的规划,从而使他们在大学的四年学习中可以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不虚度年华。科学研究能力是指辅导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研究,要在科研的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和方法,以便于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创新实践能力是指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不能拘泥于现状,针对学生工作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善于利用学生思维活跃和思想积极的特点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总之,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赵静.浅谈新时期如何更好地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J].才智,2014(36):188.

[2] 朱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探讨与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115-116.

[3] 沈道海.从文化视野看现代高校德育的建设[J].现代教育管理,2009(7):123-125.

猜你喜欢

专业素养提升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