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2018-06-05张志峰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考题创新性教学资源

张志峰

摘要:高中数学作为高中基础而又极具重要性的学科,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极高。优秀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对构建严密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架构体系有良好的助推作用。然而,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在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重点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

前言:

创新思维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高中数学教学阶段,关乎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建立起的数学知识架构来解答各种综合性问题。我国目前高中数学教学逐渐开始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一方面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高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相较其他国家的同龄人并不突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广大高中生形成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应对如今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要求愈来愈高的教学改革目标,成为目前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模式单调乏味

我国目前大多数高中仍在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老师为授课主体,主导上课的教学进度,以“一对多”的方式单向型向学生灌输各种数学理论与解题方法。而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将老师所说的记述下来,而没有一个自我思考与创新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热情消失殆尽,丧失了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这种学生循规蹈矩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被严重压抑,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绝大多数高中的教师以数学理论、解题方法为课堂教学内容,只教授学生如何解题,而不引导学生对解题的过程加以思考,进而探讨新的解题思路。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解题思路固化、不知变通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低等问题。

(三)教育资源匮乏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如今大量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都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到。然而我国高中教育多媒体教学设施、创新式教学平台等还未完全普及,教师较多利用课本与辅导教材这一单一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讲解,教学资源的覆盖度不够高,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与自学过程中产生的想法,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理论等,可能无法得到及时的解答。

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教师转变观念,注重引用问题来促进创新思维

要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在课堂上积极提出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积极启发学生对题目及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

在讲解“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的推导时,可以首先引用一个比较有趣的智者与国王打赌下棋的故事,即“智者与国王打赌,在64格棋盘上从第一格开始到最后一格,放置以2为倍数逐渐递增的数量的小麦粒。简而言之,国王需要在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依次递增,放满64格,如果不满足则智者打赌获胜。国王期初并不放在心上,接受了这个挑战,然而仔细计算下来国王发现,要放置完64格,整个国家的粮食都不够。”引用完这个案例后,可以要求学生计算总共需要多少麦粒。在这样一个创新性的问题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点燃,在课堂上参与度更高,提出的疑问将更多,从而有利于激发创新性的思维。

(二)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多元化教学

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师的授课工具不再局限于教材与辅导书,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更充分的创新性思维教学。创新型教学平台、专业化教学电脑软件等能够将抽象型的概念通过视频、动画等来进一步具体化,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与变通性十分有利。一些比较复杂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专业化软件的绘制,能够更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对整个立体几何架构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思维。

例如,某一道较为抽象的立体几何考题:“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和平面四边形ABEF 所在平面为互相垂直,三角形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B=AE,FA=FE,角AEF为45度”,虽然这道题配备有相关图形,但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仍然难以完全理解其具体构造。教师在讲解这道题时,如果能够通过相关专业性数学绘图软件来制作出正确的立体几何图形,学生将更容易认识、理解图形,这对于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创新思维非常有必要。与此同时,在讲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的相关變化时,教师也可以采用与多媒体动画结合的模式,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动画的观察,来思考函数变化的特征与规律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提升。

(三)灵活改编考题,重视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如今千篇一律的考题,学生已经能够逐渐摸清考题套路,这容易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压制其思维创造性。教师需要对传统题型作出相应改编,加入其它相关知识,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性较强的考题能够检验学生数学思维的变通性,在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日的练习题中增加综合性考题的质与量。

三、结束语

创新思维对于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理应得到更多重视。然而,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资源较为匮乏,由此限制了我国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通过积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采取多提问题的激发性引导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增加对综合性考题的练习等的方式,可以有效锻炼我国高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希望本文的观点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郑德松.凸现数学本质 激发创新思维——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7(02):125-126.

[2]张华.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猜你喜欢

考题创新性教学资源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追踪考题,晒晒考点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一道考题的多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