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8-06-05刘丹李艳玲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

刘丹 李艳玲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学教育愈发注重课堂有效性,教师应摒弃以往以教而教的不负责任教学态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案,积极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究与亲身实践中,巩固数学基础,深化理解数学真谛,享受数学学习过程,从以往沉闷的教学氛围中脱离出来,真正在主观意识带动下,体会到数学的无穷奥妙。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旨在传递数学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摸索实践方向,并在理论与实践的循环往复思考下,逐步塑造自身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提高全面素养,为国家未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储备力量,因此,课堂的有效性应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真正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的基本目标,甚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教学成效。

一、层层设问达到教学有效性

数学的学习过程无非是疑问的提出与疑问的解答,在不断的头脑冲击中,启发学生的思维空间,而数学本身的枯燥性,制约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从内心抵触数学,由此,数学能力每况愈下,课堂质量止步不前,教师应根据数学各系的知识特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规律与实际情况,制定出小学生理解范围之内,同时涵盖面广,启示性强的疑问,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以对基础的字面理解到深化的应用,提高数学素养,建立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例如:北师大版“年、月、日”讲授中,先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是几号?准确的说是哪年哪月哪日?”继而让学生回想:“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还记得上次过的儿童节是哪一天吗?”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脱口而出答案,有的学生毫无头绪、懵懵懂懂,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自由言论时间,让学生将心中困惑表述出来,有的学生性格羞赧,害怕发言,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问与同龄人讨论,既赋予成绩优异的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又能同时帮助基础落后的学生填补知识空缺,教师只需做好从旁辅助,根据学生内部消化的问题,将学生合作总结的问题及答案深化二次讲解,完成知识的时效性传递,例如:A学生分不清年月日,总是混淆概念,B同学告诉A年比月大,月比日大,此时教师根据B的回答,拓展知识面,让学生思考:“一个月有几天?一年有几个月?”再由浅入深的思考:“一年有几天?”、“你现在几岁?是按照年算的、还是月算的?”抛出具有梯度的问题,并引发学生的知识质疑,以设问、引问、追问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启迪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二、创设情境达到教学有效性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的意愿”,根据教育学家的名言指引,小学教师应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尽可能融入新鲜教学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时迸发出教学灵感,牵引学生的神经,吸引学生形成学习的持续性,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拖沓教学进度[1],例如:学到“元、角、分与小数”时,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让学生在虚拟的交易情境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让学生将课桌当做小贩的摊位,课桌上五花八门的文具等当做是商品,互相售卖,A学生想要买一根铅笔,B出价1元5角,C此刻热络的表示:“我1.5元就卖”,那么教师询问A:“你决定买谁的铅笔呢?”A左右为难,教师询问几名学生:“谁的铅笔更便宜?”有聪明的学生脱口而出:“B和C的铅笔一样贵。”其他学生不由自主的回想情节思考:“真的吗?为什么?”,最终得到结论:1元5角等于1.5元,初步认识元角分与小数的概念,并在游戏中,以数学思维和小学生常能接触到的生活场景,切身体验了数字的奇妙转换。再比如:学到“长方体”时,长方体比较立体,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多媒体教室,直观演示长方体的各个面,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脑海中的长方体构思模型,再去深化讲解关于长方体的知识时,引导学生将已成型的长方体模块从大脑中提炼出来,对应题意展开联想,学生很快就能找到问题思路,节省了板书时间,达到知识点的牢固记忆。

三、动手实践达到教学有效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上的知识死板的铺陈开来,学生在翻开数学课本时,面对枯燥的数学字符,先入为主的感觉数学深奥,开始产生“好难”、“看不懂”的心理活动,教师要创设空间活动学生的四肢和大脑,在手操实践中领会数学内涵[2],例如:学到“面积”时,让学生亲自“量一量”、“摆一摆”,准备好数学器具,利用文具盒、地板砖等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将积木带到课堂上来,通过积木的搭建与倒塌,分析面积在增加还是减少?最后课堂小结时,告诉学生我国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使得学生在惊奇、感叹中,体会数字的奇妙,以数学常识升华学生的情感认知。

四、合理评价达到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制力较差,学习缺乏连贯性,在教师的激励后可短暂斗志昂揚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又会萌生消极懈怠的心理,看到其他人在玩总想参与其中,看到其他人学习却触动不大,教师应设立合理的评价制度,无声的鼓舞学生奋进[3],例如:采取加减分制,先给每个学生100分的总成绩,继而根据学生日常表现,积极发言加分、认真完成任务加分、课上打闹减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评后,给予学生奖状或糖果等物质奖励,并与家长分享,肯定学生的努力并树立榜样精神,使得学生持续性进步。

五、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携手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实现小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晓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和运用的实践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4(22):198-199.

[2]龚玉燕.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对小学数学创新课堂的思考[J].教育艺术,2004,9.

[3]陈云梦.小学数学学生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指导策略探析[J].学生之友,2012,05:42.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