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分析风险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

2018-06-04刘芹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颅脑外伤生存质量常规护理

刘芹

【摘 要】目的:明确在颅脑外伤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5.02——2017.02期间本院颅脑外伤患者62例开展此次研究,运用投掷硬币的方法,将62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管理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管理组患者加用风险管理。对干预后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评分开展对比和分析。结果:管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佳,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管理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更佳,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数据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颅脑外伤;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生存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clear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nursing care of craniocerebral trauma. Methods: 2015.02 - 2017.02 in our hospital 62 cases of craniocerebral trauma patients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using the method of throwing a coin, 6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The intervention of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to carry out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Results: the better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management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data comparis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ter management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quality of life data, the result shows that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risk management has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raniocerebral trauma; routin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satisfaction; qualit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7)11-03-0-01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颅脑外伤属于严重疾病的范畴,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颅脑外伤是由于患者的头部受到了外界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导致,颅脑外伤包括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种。常规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相关统计显示,在所有颅脑术后存活患者中,致残率为75%[1]。颅脑外伤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并且为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压力。并且颅脑术的风险比较大,术后并发症比较多。因此,必须要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有研究资料认为,风险管理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2]。为了明确这一结论,本研究选取62例患者。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2——2017.02期间本院颅脑外伤患者62例开展此次研究,62例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且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62例患者均通过CT诊断检查判定为颅脑外伤,均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运用投掷硬币的方法,将62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管理组,常规组31例患者中,18例患者为男性,13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19岁至67岁之間,平均(38.8±4.7)岁;管理组患者中,19例患者为男性,12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20岁至67岁之间,平均(38.9±4.8)岁。排除颅脑感染史患者、严重心肺疾病、颈椎病患者。对管理组与常规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P>0.05,具有很强的可比价值。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用药护理、营养支持等。管理组患者加用风险管理措施,具体步骤包括:第一,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明确,并且总结和分析以往护理经验和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及措施。第二,查询文献资料。风险管理小组成员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资料和文献,并且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明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容易出现的差错。对院外护理纠纷事件进行收集,同时对患者不满意信息进行收集,明确风险点。第三,制定管理计划。定期对患者风险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应急方案,对护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保证有效实施方案。此外,对本科室存在的护理风险信息和情况进行收集,对风险所在进行识别。护理人员发现问题时采取积极的对策,并且及时上报,做好相关记录。第四,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对各班护士工作重点、程序、职责进行明确。第五,采取风险管理措施。结合风险管理计划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制定护理标识牌,将标识牌悬挂于床头固定位置,包括防摔倒标识牌、鼻饲标识牌、药物过敏标识牌、冲洗液标识牌等。并且规范护理仪器和物品的管理,制定仪器操作的程序卡,对监控设备和测量设备进行管理。完善用药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用药管理相关规定。对重点时段管理进行规范,并且规范交接班、节假日、中午、夜间等时间段的护理工作管理。

1.3 观察指标

对干预后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判定,为患者及家属发放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护理态度、护理宣教、巡视、护理水平等。根据满意度调查问卷得分来判定满意度标准,得分为80分以上,判定为非常满意;得分为60至79分,则判定为基本满意;得分在59分及以下,则判定为不满意[3]。对干预后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开展对比和分析,通过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質量进行评估,主要项目包括体力状况、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每一项均以100分为满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好[4]。

1.4 统计学方法

管理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运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分析和统计,并且运用 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运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运用%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通过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和对比。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判定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常规组31例患者中,共计2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其中,12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10例患者表示基本满意,9例患者表示对护理工作不满意,总护理满意度为70.97%;管理组患者中,共计30例患者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其中,18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12例患者表示基本满意,1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6.77%。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常规组患者与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关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管理组患者的体力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并且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总的来说,管理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更佳,常规组患者与管理组患者相关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一种外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颅脑外伤具有病情危急的特点,主要由于患者头部受到间接性或直接性暴力袭击所导致,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比较高[5]。颅脑外伤多采用常规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颅脑手术属于临床中病死率比较高,并且病情凶险的手术。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对患者术前风险和术中风险进行有效规避,还要充分重视患者术后护理,避免术后风险。与其他护理模式不同,风险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和方法,风险管理是指有系统、有组织的对工作人员、患者以及探视者可能有所伤害的潜在风险开展识别和评估,并且采取正确行动。在对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注重观察患者变化,还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监测等。特别是在当前患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这一大环境下,开展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明确护理安全隐患,对护理纠纷发生的规律进行掌握,并且提升质量安全管理的认知以及护理安全管理的水平。此外,良好的医患关系是落实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组员能够结合风险管理具体落实情况,每天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存在问题的环节。风险管理将传统护理工作中重复、无效的工作有效避免,从根本上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以及效率。通过对患者开展风险预测来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患者护理问题和实际需求,具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从根本上降低了颅脑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除此之外,和其他护理模式比较,风险管理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通过风险管理能够对患者症状进行改善,将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降低,并且可以帮助患者、家属、医师树立起风险管理的意识,保证每一项护理工作都更加具有标准化,将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遗漏避免。正因如此,有临床研究认为,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风险管理具有显著的价值[6]。为了明确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效果,本研究选取62例患者作为对象,通过分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法来明确应用风险管理的管理组患者护理效果。

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管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佳,P<0.05;管理组患者的体力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并且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因此,风险管理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应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不断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王晓燕.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65-66.

贾利霞,董李丹,徐笑月等.风险管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2):409-410.

周建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3):279-281.

朱春香.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9):2213-2215.

孙建琴,王欣玲,罗霞等.护理干预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4):631-633.

唐敏.颅脑外伤术后康复期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91-92,95.

猜你喜欢

颅脑外伤生存质量常规护理
颅脑外伤引发的精神障碍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舒适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36例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