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激学 盘活课堂

2018-06-02温丽琼

教师·中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章从创造意境,以趣激学;寓教于乐,以趣激学;悬念结尾,以趣激学三个方面探讨了构建趣味化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情境激趣;寓教于乐;主动参与;盘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13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8年度开放课题“本真数学教学实践探索与研究”(MSX18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温丽琼(1970—),女,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论。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盘活课堂,那么提高教学质量就摆在了首要位置。那么,如何才能以趣激学,盘活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一、创造意境,以趣激学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求学欲激发出来。”而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小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尽可能结合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搜集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数学材料,开展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导入新课部分,我用课件播放了动物世界举行的一场数学比赛,比较下面三个小数的大小:3.50、3.5000 3.5000000。這一天小鹿、小猴、小猪都来参加这一场比赛,小猴看到后迫不及待地回答:“第三个小数最大,因为它后面的零最多。”小猪看了不紧不慢地回答:“我认为第一个小数最大。”小鹿心思缜密,想了想说:“我认为这三个小数一样大。”接着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三个小数哪个最大?”同学们,各抒己见,我先不告诉他们哪个答案是正确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时学生们激情万丈,有迫切想知道答案的愿望,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激发了,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知识学习中去。

“好的开头是成功一半。”每节课教师都要注意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兴趣,练习课也不例外。例如,在一节百分数应用题练习课上,一上课我就拿出一盒粉笔,从中抽出3支,而后让学生猜一猜盒里还剩下几支。学生答不上来,我说:“如果老师告诉你取出的是这盒粉笔的10%,你能猜出盒里还剩下几支粉笔吗?”学生纷纷抢答,接着我又变化了几个条件:取出的比剩下的少10%,取出的是剩下的70%等,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地投入到练习之中。

二、寓教于乐,以趣激学

1.形式多样, 保持兴趣

小学生不但好奇、图新鲜,而且生性好动、注意力稳定性差、兴趣持久性差。为了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运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开展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即登山比赛。先将全班学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在黑板上展示一座山峰图,让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于左右两边登山,比一比谁最先登上峰顶,并插上自己的小旗。登山规则为:每答对一道题,就登上一段山路作为标志。一开始,学生们就被吸引住了,情绪很高,为了让自己的小组最先登上峰顶,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并积极举手争着回答问题。可见,兴趣能引导学生积极操作某种事物或进行某活动的倾向。又如,我在设计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节课的练习时,根据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练习题应设计得多样有趣:先是基础训练;接着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猪八戒过河游数学城,进行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算式的练习;然后做“小白鸽送信”游戏,选择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编应用题,把应用题的问题写在“信箱”上,发给学生的信纸上写有不同的条件。教师用儿歌讲明游戏的要求:“叮叮当,叮叮当,小小白鸽送信啦,白鸽白鸽细细想,条件送进哪信箱?”,最后出示,让学生根据算式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进行提高性练习。这节课虽然是送教下乡,但学生的兴致始终不减,在欢乐的气氛中完成了练习,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动手操作,增强兴趣

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其在发现中得到自我满足,增强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一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用硬纸剪的16等份的圆。课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启发学生除了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还能否拼成其他图形。有的学生拼成三角形,三角形的底等于圆周长的,高等于圆半径的4倍。因此,三角形的面积=

,从而

得出圆的面积S=πr2。还有的学生拼成了梯

形,梯形的上底等于圆周长的,下底等

于圆周长的,高等于圆的直径,梯形的面积,

同样导出圆面积S=πr2。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得到了一次次成功,兴趣倍增。另外,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让其动手去做,让其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享受。

3.激励评价,发展兴趣

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及所获得的成绩,及时予以公正的评价和鼓励,从而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数学课上的板演题我总是指名学生去批改,对于较复杂的练习题,我鼓励学生代替教师到讲台上把自己的算法讲给同学们听。这样他们讲得很认真,同学们听得更仔细,往往一道题能讲出多种不同的解法。这就形成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广泛的知识信息交流,让学生表现自我,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乐趣,使他们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课堂教学气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学生认知效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独立意识和创造能力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落伍者”,更不能总是打击学生,而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在评价时可以是体态暗示评价:竖起大拇指,对回答问题出色的学生摸摸头表示肯定等;也可以是口头鼓励评价: “好极了!”“我为你自豪!”“真不错!”教师应用博爱的心吸引学生,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悬念结尾,以趣激学

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可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以给学生造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促使学生去思考发现,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临近尾声时我用课件播放了一段引用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行走途中又热又渴,师傅让八戒找个西瓜解渴。不一会儿,八戒大汗淋漓地抱来一个大西瓜。悟空说:“咱们把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四分之一,怎么样?”八戒一听就急了:“什么?我找来的西瓜只能得到四分之一?太少了,不行,我要得八分之一,最少也得六分之一。”悟空一听笑了:“你这贪吃的八戒啊,聪明反被聪明误啊!”悟空的话有道理吗?教师以余味无穷的小故事作为课堂的结尾,既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也为后面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做了铺垫。

总之,快乐课堂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身心健康起着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多种方法营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好展示才能的机会,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薛晓杰.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14(12):76.

[2]赵丽丽.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J].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版),2015(24):91.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浅析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课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